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67岁孙大妈来相亲,你看她提个啥条件,这样的人品不常见了
253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67岁,退休金一千出头,60平老房,离婚分来的,墙皮掉渣,厨房小得转不开身。
就这点家底,孙大妈往镜头前一坐,开口第一句:“彩礼一分不要,零花钱不伸手,家里开销咱俩对半。
”弹幕瞬间炸了,年轻人刷“大妈比我通透”,老年人刷“这姐们儿虎”。
东北的相亲角常年飘着一股韭菜盒子味,大爷们把退休金折成扇形,扇风也扇身价:我四千,我六千,我有两套回迁。
大妈们把条件写在小纸板,字越大会越硬:必须全款房,必须给孙子包红包。
孙大妈空着手来,纸板都没带,就带了一张嘴,把老市场的默认条款全撕了。
节目组事后统计,像她这样主动提出“共同承担”的,整个吉林省只占12%,剩下88%还在沿用“男出房,男出饭票”的老黄历。
更稀奇的是,她补了一句:“夜里想牵手就牵手,想各睡各的也直说,别憋着。
”老年心理学专家王教授在访谈里提过,敢公开谈生理需求的老年女性不到5%,多数怕被戳脊梁骨。
孙大妈一句话,把“老不正经”的滤镜哐当打碎,弹幕里一片“说人话”的欢呼。
视频放出去三天,七个老头通过节目组递话,最大74,最小62,有退休教师,也有下岗后修鞋的老哥。
社区大姐透露,孙大妈平时穿红马甲站路口,帮小学生拉拉链,给流浪狗送水,志愿积分攒了满满一页。
老头们大概也嗅到这股热乎气,觉得这人不是找钱包,是找搭档。
有人替她算账:一千块,药费去掉三百,水电去掉一百,剩六百,敢喊“共同承担”,底气从哪儿来。
孙大妈的邻居甩出一句:“她腌的酸菜全城出名,秋天帮邻居搬白菜,冬天帮人渍酸菜,一缸收二十块,一个旺季能挣两千。
”钱不多,却让她挺直腰杆——我出的不是钞能力,是生活力。
五十万点赞里,有人看见爱情,有人看见骨气。
其实说白了,她就是把晚年当成一次“重新入职”,岗位是老伴,KPI是互相照应,薪资结构透明,不画大饼。
年轻人之所以共鸣,是发现这套“合伙制”放在婚姻任何阶段都适用:先谈需求,再谈感情,别把浪漫当遮羞布。
最新回访里,孙大妈还在筛人,标准没变:人品排第一,钱不排前三。
她说:“我都这把岁数了,再为几张票子委屈自己,那前面六十几年不是白活了。
”一句话,把老年婚恋市场那层“最后一搏”的焦虑戳破:不是找饭票,是找队友;不是找终点,是找起点。
听完,连屏幕前的二十出头的小年轻都心里一咯噔——原来勇敢不是年轻人的专利,是活明白的人的日常。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