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冬雪多不多,就看秋分”,今日秋分,怎么看?今冬雨雪多吗?
8072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秋分,一个平凡而又特别的节气。古书《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记载:“秋分者,阴阳相伴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另外,古时候还有“春祭日,秋祭月”的说法,“祭月”指的是中秋祭月,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中秋祭月的习俗源于秋分。
在民间,流传着通过秋分节气的天气表现,来预测当年冬季冷暖、雨雪多少的农谚。
换句话说,想要提前了解当年冬天的雨雪多不多?冷不冷?通过秋分的天气就可以提前预知。
那么有朋友会问了,今天就是秋分节气了,今年冬天冷不冷?雨雪多不多?
本篇内容,小帮手就结合具体农谚,详细和大家说说这个问题,看完后就有答案了。
从字面意思来看,如果秋分节气刮了西北风,或预示着冬天会下更多的雨和雪,也就是雨雪天气较多。
秋分刮西北风,意味着冬季风(冷空气)的势力相比常年来说,会稍微偏强一些,并且南下时间也会提前。
而冷空气提前活跃,也为冬季雨雪增多埋下了伏笔。一方面,冷空气提前南下的话,会让冬季期间,整体冷空气活动频率高,导致降雨降雪多。
另一方面,冷空气与南方暖湿气流的交汇会更频繁,二者交汇的情况下,容易形成降水,进而导致冷空气势力增强,与暖湿气流交汇时,越容易出现雨雪天气。
从字面意思分析,如果秋分节气比较冷(降温来得早),到了当年冬天后,气温也会更加寒冷。
这里的“冷得早”是相较于常年平均情况,最低气温降至较低水平,能明显感受到凉意提前到来。
“冬得牢”是低温天气的表现形式,意味着冬季不仅气温低,低温状态也会持续较久,不易出现明显回暖,甚至可能伴随冰冻、严寒等极端低温天气。
正常情况下,秋分节气期间,冷空气南下频率较低,气温下降较为平缓,并不会短时间内就感受到寒冷。
一旦冷得过早的话,当地气候有所变化,冷空气提前到来,或预示整个冬季雨雪多,气温低。
这句农谚的字面意思也很好解释,如果秋分当天有雾的话,或预示当年冬天降雪较多,气温相对更冷一些。
秋分期间出现的雾,并非短暂消散的晨雾,持续时间长,难以在短时间内散去,可能从清晨持续至午后甚至更久。
“冬至雪不断”指的是到了当年冬至前后,降雪天气比较频繁,“不断”并非指降雪无间歇,而是强调降雪频次高、降雪过程多。
雾的形成需要两个关键条件:一是充足的水汽,二是稳定的大气环流。
至于“雾不散”的原因,一方面,秋分节气时,大气中已积累了充足的水汽,不会随雾的短暂出现而耗尽;
另一方面,此时大气环流相对比较稳定,进入冬季后,如果北方冷空气南下,二者交汇便会形成降雪。
总结上述3句农谚的意义,到了秋分节气时,如果当地刮了西北风,或者气温明显降低,以及当天起雾的话,都预兆当年冬天雨雪天气多,气温较低。
相反,如果秋分当天没有出现上述天气表现,或预示当年雨雪天气少,冬天相对比较暖和一些。
今天就是秋分节气了,我们这里没有起雾、没有刮西北风,只是下雨了,你们那里呢?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