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l张飞
编辑l张飞
“胖东来”“胖都来”傻傻分不清楚!
乍一看是正品,却发现“奥利奥变成了粤利粤”“雪碧变成雷碧”,李逵变成了李鬼!
五一期间浙江一家大型商场声称耗资巨额,不少知名明星为其开业送上祝福语,同时录制VCR。
开业当天轮番滚动播放。
的确引来大家的关注只不过是在名字上。
原来这家商场名为“胖都来”,不细看还以为是河南的胖东来来到浙江开的分店。
细看却发现天壤之别。
这场由名字引发的风波也迅速在网络上刮起一阵旋风,引来无数人关注。
“胖都来”碰瓷“胖东来”更是被推上舆论风口浪尖。
好在官方直接下场自5月10日起胖都来官方账号直接被禁封一个月之久。
不少人为之拍手称赞,毕竟纵容这股歪风邪气就等于破坏市场秩序,因此新华社等官媒也直接下场发声抵制商业碰瓷现象。
按照胖都来老板的说法自己从未想过抄袭,只是因为这是自己的商场,所以也按照自己的形象来命名。
比如自己身材较胖,因此商场第一个字为“胖”;
又因为自己姓“都”因此商场第二个字取名为“都”;
同时又希望顾客从四面八方而来,因此第三个字取名为“来”。
也就是我们看到的“胖都来”。
作为商场老板他不可能不知道商场界的天花板是“胖东来”,可“胖都来”老板依旧用“李逵变成李鬼”的方式来引导消费者。
其居心大家很清楚。
明显就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胖都来老板解释的很有道理,可细看之下不过强词夺理。
尤其是等顾客真的进入“胖都来“就发现真的很可怕!
“叶波大润发” PK大润发;
“新天地购物中心” PK上海新天地;
简直让人哭笑不得。
至于是“无心撞名”还是“故意蹭流量”明眼人都能看出来。
或许从胖都来商场的身上也看到了什么是一开业就充满质疑和争议。
原本这家商场算是浙江比较常见的一处商业综合体商场并未引起众人的关注。
但五一期间改名的行为着实让这家商场火了一把!
当然“黑红“罢了。
商场里的商户纷纷不知所措,顾客更是“黑人问号脸”。
突如其来的开业仪式或者说“更名大典”沸沸扬扬,到处是明星的祝福条福。
知名演员叶璇更是顶着大太阳为其站台庆祝“胖都来”开业大吉。
这明显的算盘珠子都打到了正主“胖东来”的脸上。
正如大家所想胖东来也丝毫不惯着,直接一封律师函送到胖都来老板的桌面。
说不碰瓷,恐怕也没人相信。
很快录制祝福VCR视频的明星们纷纷在社交平台开始道歉,大致内容为“受朋友所托,根本不知道实情”。
那所谓的明星祝福条幅直接被撤走。
即便如此网友们的态度依旧十分激烈,要求胖都来给出合理解释!
这明晃晃的行为就是在欺诈消费者。
我们很清楚胖都来这种行为无非就是为了吸引眼球引导消费,既然用这种方式copy人家,是否也应贯彻到底呢?
有没有看到胖东来的顶级服务呢?
员工的福利、对消费者的透明,对所有产品的负责,胖都来做到了吗?
多少人驱车自外地赶来河南胖东来购物,只为买的放心用的舒心!
曾经我们也看到不少网友留言希望胖东来的老板于东来能够在全国各地开设连锁分店,只可惜这点遭到拒绝。
到如今为止胖东来只在两个城市开了店:一处位于许昌;另一处位于新乡。
但胖东来却做到“行业内的天花板”。
多少人因为无法亲临胖东来而感到遗憾。
“胖都来”或许就是用这种“从众心理”开启了自己碰瓷之路。
相信最开始大家看到这个名字都以为是真正的胖东来,只可惜并非如同大家所想。
这也是大家感到愤怒的原因。
只要有能力随时都可以开办商场,但不可以用这种哗众取宠的方式欺骗消费者或用混淆视听的方式来引导消费者。
因此胖东来和胖都来的“局势环境”天壤之别。
比如你以为胖都来新开业人流络绎不绝,实际上路边到处都是小摊位,套圈儿、卖零食等等。
诺大商场真正开门营业的店铺寥寥无几。
周围环境更是杂乱不堪,各种纸盒、废品随处堆积。
单从环境看“胖都来”到底学到了胖东来的哪一点呢?
胖东来之所以成为大家心中的天花板,就是因为做到了各方面的顶级。
可惜这一点胖都来丝毫不知。
一味的只认为“名字相似”就可以吸引无数的顾客。
从不少明星发布道歉声明来看,或许这些人“真的不知情”,细看这些祝福视频明星嘴中称呼的或许是“胖东来”。
实在是因为这两个名字太过于接近,导致傻傻分不清楚。
比如赵亮在录制祝福视频中为什么特意要用河南话“送祝福”呢?
再比如马仑作为演员台词功底自然夯实,我们明显可以看出他的嘴型是“祝福胖东来”!
这又引出另一条话语“胖都来是否打着另一种宣传语引导或欺骗明星?”
不过这也仅仅是一种猜测。
毕竟三德子赵亮也有前车之鉴,例如他所售卖的鸡肉产品你以为是“德子土鸡”实际上却是“德子土,鸡”!
典型的商业碰瓷。
也正是因此即便赵亮一直说“鸡肉产品”没问题,却遭到封号的原因。
很简单如果产品没有问题,大大方方售卖即可,何必利用这种方式“吸取流量”呢?
经此一遭消费者也纷纷出现抵制赵亮出售的鸡肉产品。
这场商业碰瓷波及到的影响实在广,凡是涉及到明星即便未露面也依旧遭到网友们的指责。
胖都来老板再也坐不住了!
尤其是封号处罚后,都建明终于低头,发布内容征集“商场新称呼”。
只可惜消费者不会再为其买单。
货真价实的商品,实实在在做生意,不愁没有消费者,用这种“碰瓷”的办法蹭流量,即便有消费者前来,到最后收到的只能是一片骂声。
或许最开始都建明这种行为不过是“捏软柿子”。
比胖东来商场做得更大企业有的是,可是你看他敢碰瓷“腾讯”“阿里”吗?
只能说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商业信任是双方的,如果企业自己都无法做到用信任赢得顾客,那么到最后等待的只有一个结局“破产清算宣布倒闭”!
更何况现在胖都来还有正主胖东来的一纸诉状。
法律的审判不仅仅是还消费者公道,更是给胖东来的正名。
近些年来各种商业碰瓷手段数不胜数,可这背后导致的却是市场鱼龙混杂,企业和消费者任崩塌。
很简单,你以为花2万元买了个正品奢侈品包包拿回家却发现同样的价钱买了个劣质A货。
谁能接受,谁又愿意为其买单?
到最后影响的只有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毕竟谁也不想买个盗版或A货。
我们能够理解像胖都来这种碰瓷行为,无非是希望“弯道超车”用别人积累的企业形象“割韭菜”短期内收割利益。
盗用他人成果。
或许在他本人看来“没什么”但长久下来如果不加以制止有样学样,整个社会市场秩序会变成怎样的破败不堪!
“打击盗版,抵制抄袭”成了近些年不少商家的口头禅。
他们深谙这种行为会造成怎样的影响和困扰,甚至导致整个企业陷入困境。
纵容这种投机取巧的行为就是在纵容市场秩序混乱。
无论是对商家还是对消费者而言都是一种伤害。
消费者上当受骗后抵制相关此类产品,真正的商家出售的产品“无人问津”,逐利者在其中获利。
为了保护市场秩序,也为了能够促进良好健康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的关系,有关部门及官方媒体快速下场。
胖都来最后的结局已经注定。
经过此事后相信胖都来“一朝回到解放前”不仅没有达到理想的收益还迎来法律的制裁和审判。
只可惜,现在不是以前。
用这种方式博眼球最终迎来的只有对自己的反噬。
倒不如从一开始做好自己的企业,从服务品质到产品质量,从内部员工到合理合规纠察一切到位,真正从根本上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创建属于自己的品牌,扎扎实实搞事业。
又何必用“胖都来”“淘宝来”“阿里来”这种抄袭名字赢得流量呢?
信息来源:
人民网 北京日报 新华社 21世纪经济报道 东南早报
人民网
北京日报
新华社
21世纪经济报道
东南早报
【免责声明】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