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晒菜正当时,这些“叶酸冠军”晒干后更金贵,你晒过吗?

夏天的菜市场像打翻了调色盘,绿的黄瓜、白的冬瓜、黄的南瓜,还有一筐筐水灵灵的花菜、黄花菜、莴笋。老辈人总说“夏天太阳毒,晒菜最得法”,把新鲜蔬菜晒成干菜,既能存到来年冬天,还能让营养更浓缩——尤其是那些本身就被称作“叶酸冠军”的蔬菜,晒干后叶酸含量不降反增,成了餐桌上的“营养小金库”。可问题来了:同样是晒菜,为啥有人晒的干菜发黑发霉,有人晒的却金黄透亮?今天就来聊聊这些“叶酸冠军”的晒菜秘诀,以及晒干后咋吃才香!

这菜晒干后,营养价值翻倍,堪称天然的“叶酸冠军”,别不识货

晒菜老手艺,藏着哪些营养密码?

说到“叶酸冠军”,最常被念叨的有三种:花菜、黄花菜和莴笋。花菜属于十字花科,新鲜时每100克就含不少叶酸,晒干后水分蒸发,营养密度直接翻倍,尤其适合孕妇、贫血的人吃;黄花菜又叫“忘忧草”,新鲜时花瓣金黄,晒干后像小金子,每100克干品叶酸含量能达到800多微克,比新鲜的还高,中医说它能安神解郁,我妈总说“晚上睡不香,喝碗黄花菜汤就踏实”;莴笋更接地气,春天便宜时2块钱一斤,叶子脆嫩茎秆水灵,晒干后纤维更柔韧,叶酸、钾元素全锁在里面,冬天炖肉放几片,汤里都是春天的鲜。

这菜晒干后,营养价值翻倍,堪称天然的“叶酸冠军”,别不识货

手把手教你晒出好干菜:从选料到储存的关键步骤

晒花菜得挑“紧”的——花球结实、颜色乳白,表面没黑斑的。我上周去菜市场,菜农特意说:“晒菜别要散开的,水分多,晒不透容易霉。”黄花菜要选半开的花苞,全开的花瓣薄,晒出来容易碎;莴笋最好选茎秆粗、叶子少的,这样晒出的干菜肉厚有嚼劲。

这菜晒干后,营养价值翻倍,堪称天然的“叶酸冠军”,别不识货

花菜得掰成小朵,泡盐水10分钟——菜虫最爱藏在花缝里,盐水一泡全跑出来。泡完冲洗干净,水开后加勺盐、滴两滴油,花菜焯1分钟就捞,这样晒出来颜色更亮。黄花菜鲜的有毒性,必须焯水5分钟,把秋水仙碱去掉再晒;莴笋要削掉外皮,切薄片或长条,焯水30秒就行,时间长了会软趴趴。

这菜晒干后,营养价值翻倍,堪称天然的“叶酸冠军”,别不识货

竹筛比塑料布好——透气不捂汗。花菜小朵要铺得松松的,别摞着,我奶奶总说“太阳得晒到每一片”。大晴天晒2-3天,中午温度高时翻个面,晒到用手一折“咔”一声脆响,就差不多了。黄花菜晒的时候会从黄变深黄,摸起来干硬不粘手;莴笋片晒到半透明,像薄纸片似的,收起来才不返潮。

晒干的菜要等完全凉透再装袋,密封罐比塑料袋好——防潮。我家去年晒的花菜干,装玻璃罐里放阴凉柜,到现在还是香的。记得在罐子里放包食品干燥剂,梅雨季也不怕。

晒干菜的N种吃法:从家常小炒到餐桌硬菜

花菜干提前泡软,挤干水。猪里脊切片,用生抽、淀粉腌10分钟。锅热倒油,肉片滑散变色,加蒜末、干辣椒爆香,再下花菜干猛火炒,喷点料酒,加勺蚝油,最后撒把青蒜苗——这时候香味“轰”一下就窜出来,配米饭能多吃一碗。我老公每次吃这道菜,都说“比新鲜花菜还香,有股太阳的味道”。

干黄花菜泡软,去掉硬根。排骨焯水去血沫,和姜片、葱段一起炖半小时,再放黄花菜、红枣,炖到排骨脱骨,撒把盐——汤是金黄的,喝一口鲜得眉毛都要掉。我婆婆有段时间总失眠,喝了半个月这汤,说“夜里能睡踏实觉了”。

莴笋干提前泡1小时,切小段。腊肉切片,不用额外放油,锅热直接下腊肉,煸出油脂,再放莴笋干、青红辣椒,加点花椒粉——腊肉的咸香裹着莴笋干的柔韧,辣得过瘾,配粥配饭都绝。去年冬天我做这道菜,邻居闻到香味都来问做法。

晒菜,晒的是季节的温度,更是岁月的温情

小时候总觉得晒菜麻烦:大中午蹲在院子里翻菜,热得直擦汗。现在自己成家了,才明白奶奶说的“夏天晒的是阳光,冬天吃的是念想”——腊月里天寒地冻,从罐子里抓把花菜干,泡软了炒肉,那股香味一飘,仿佛又回到了夏天的午后,奶奶坐在竹椅上翻晒菜,身边还放着半块西瓜,凉丝丝的甜。

夏天晒菜正当时,你最想晒哪一味?

现在正是7月,阳光足、雨水少,正是晒菜的好时候。我今年打算再晒点黄花菜,去年晒的早吃完了。你呢?是想晒花菜干留着冬天炒肉,还是晒莴笋干配腊肉?或者小时候跟着长辈晒过啥特别的干菜?评论区聊聊,说不定能解锁新的晒菜配方!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