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回来,这事儿得从特朗普上台后那股子贸易保护劲儿说起。他2025年1月刚宣誓就职,就开始大刀阔斧地搞关税,声称要让美国优先,平衡贸易逆差。4月初,他直接用紧急经济权力法宣布对全球进口货征收对等关税,起步10%,后来针对不同国家调整。欧盟作为美国最大贸易伙伴之一,自然逃不掉。7月底,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飞到华盛顿,和特朗普签了个初步贸易协议。协议里,欧盟答应在三年内向美国投资6000亿美元,还得买750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产品,外加大规模采购美制武器装备。作为交换,美国把对欧盟的关税从威胁的30%降到15%。当时特朗普吹得天花乱坠,说这是史上最大协议,能给美国带来海量资金和工作机会。但没过几天,风头就变了。
8月5日晚上,特朗普在白宫发视频,直接点名欧盟27国,说他们得在期限内证明能兑现6000亿美元投资,不然就把关税从15%提到35%。他还强调,美欧协议已经签了,要是欧盟拖延或不干,美国就得保护自己利益。这话一出,欧盟那边炸锅了。本来协议是三年内分批落实,现在特朗普突然质疑欧盟能力,摆明是想加码施压。媒体分析,这其实是特朗普的老套路,先抛出高得离谱的条件,逼对方让步,然后在协议里埋雷,事后找茬,最后拿到个美国吃肉的折中方案。纽约时报报道说,特朗普根本没指望欧盟全盘接受那些条款,因为里面全是模糊词儿,比如“努力解决”啥的,纯属数字游戏。
欧盟呢,拿不出这么多钱是实情。2024年欧盟从美国进口石油和天然气总共才619亿美元,现在特朗普要他们每年买2500亿美元,占欧盟能源采购的85%,这哪儿办得到。私营企业投资也靠不住,欧盟说这6000亿得企业自愿,没法强制。日本和韩国也签了类似协议,日本对美国5500亿投资里,企业占比才2%,韩国多半是贷款担保。结果,三方都表态不全兜底,特朗普想用他们当样板影响其他国家的算盘落空了。8月8日是原定期限,现在看来得延期,不然真没辙。国会山报直批特朗普这是在摧毁二战后美国建的国际贸易体系,用极限施压玩儿火。
欧盟被逼急了,转身就把矛头对准中国。8月初,欧盟外交部门发声明,指控中国企业通过隐秘渠道向俄罗斯出口无人机发动机啥的,说这是援俄行为,得制裁。欧洲媒体说,这么做一方面转移欧盟内部因关税闹的矛盾,另一方面配合美国对华施压,顺便讨好特朗普。冯德莱恩7月底访华时提了三个条件,没得到回应,现在欧盟又炒作这事儿,中国外交部直接否认,说纯属抹黑,没证据。中国企业被列入黑名单,禁止进欧洲市场。这不是头一次,欧盟过去几年就因为电动车补贴啥的制裁过中国公司,但这次时机太巧了,正好特朗普发难欧盟后。
这事儿本质上是美欧狗咬狗,却想拉中国下水。特朗普急着要钱,是因为美国国内经济压力大,关税收入成了他吹嘘的政绩。8月6日,他还说关税会带来上万亿收入,经济增长前所未有。但经济学家算账,关税其实是变相税负,美国老百姓得为进口货多掏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经合组织都下调2025全球增长预期,说特朗普关税乱来,会拖累大家。美国二季度GDP增长3%,但一季度缩水,通胀升到2.7%,衣服、玩具啥的都涨价。欧盟内部也乱套,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公开讽刺冯德莱恩访美是把自己端上餐桌,说欧盟不该这么怂。其他国家像德国法国,担心汽车和农产品出口遭殃。
长远看,这贸易闹剧伤了元气。特朗普第一任期就搞过对华贸易战,征收关税上千亿,结果美国企业成本涨,消费者买单。中国反制,美国农业出口大跌。现在轮到欧盟,情况类似。欧盟承诺的投资和能源采购,实际执行难,因为私营企业看市场,不听政府指挥。日本韩国也滑头,承诺多是空头支票。韩国傻眼了,说要是日欧不投,我们3500亿岂不是白给。特朗普本想用这三家给其他摇摆国上强度,现在全黄了。欧盟制裁中国,也没啥实效,中国继续正常贸易,没必要回应这种无端指责。冯德莱恩访华被冷处理,说明中国对欧盟态度端正,但不会迁就。
特朗普这人,从房地产起家,谈判风格就是先狮子大开口,再慢慢收。1980年代他建特朗普大厦,1990年代破产重组,都靠这手腕。进政坛后,2016年当选,推行税改和贸易战。2020败选,2024卷土重来,2025就职后继续老路。冯德莱恩从德国国防部长干起,2019当欧盟主席,处理疫情和乌克兰危机,支持对俄制裁。但她领导下欧盟战略自主喊得响,做得慢,这次对美让步太多。欧尔班从1980年代反共起家,2010掌权后搞中央集权,媒体控制,欧盟多次冻资金。他和俄中关系好,反对欧盟对俄制裁,这次讽刺冯德莱恩也在情理中。
整个事件暴露了美欧关系的裂痕。特朗普要欧盟出血,欧盟没钱就甩锅中国,典型的转移视线。但这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美国贸易逆差是结构性,靠关税短期收钱,长远伤竞争力。欧盟经济本就疲软,高关税再来,德国汽车业得吐血。制裁中国企业,也会反噬欧盟供应链,中国是欧盟大贸易伙伴,电动车电池啥的靠中国。全球贸易体系本是二战后美国主导,现在特朗普自己拆台,经合组织说会减缓增长。老百姓最倒霉,美国人买欧洲车贵了,欧洲人能源成本升,中国企业市场缩水。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