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果不其然,菲律宾总统突然宣布了。从 9 月 1 日起,菲律宾所有大米进口要按下 60 天的暂停键。
菲律宾政府最近突然下令禁止大米进口六十天,从9月1日开始,除了香米这种不太常见的米,其他大米都进不来了。
国内米价一直在涨,但工资条没动静,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政府觉得必须出手了,想通过禁令来稳定市场,清点家底,把价格稳下来。
禁令还没生效,八月份的马尼拉港口就乱成了一锅粥,大家都疯狂囤货。
据说,到8月28号,海上还漂着大概41.9万吨进不来大米。
政府的初衷是好的,想让米价降下来,结果呢?
马尼拉超市里,老百姓天天吃的籼米,价格涨了一两个比索。
这点钱对很多人不算什么,但对那些一天生活费只有几十比索的穷人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
要知道,全球粮食市场本来就已经够紧张的,印度限制出口,泰国和越南因为天气不好减产。
菲律宾这么一个大买家突然“退群”,无疑是火上浇油,让其他缺粮的国家也人心惶惶,说不定就跟着提前抢购,把水搅得更浑。
今天你这么不讲规矩,明天谁还敢跟你做生意?等到禁令解除,被压抑的需求肯定要报复性反弹,到时候人家坐地起价,最终买单的还是菲律宾自己。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农业部的报告预测,到2025-26年度,全球大米期末库存反而会增加到1.76亿吨,一边是眼前的供应紧张,一边是未来的数据过剩。
这六十天的禁令,政府不是没想过办法,规划的预算一个比一个吓人:2025年农业预算要翻倍,一万两千亿比索砸向灌溉,还有九百三十亿比索用来建仓库。
现实是,每年台风一来,大片的稻田就被毁了,那些没完工的水利设施根本就是摆设。
农民辛辛苦苦收上来的稻谷,因为没有现代化的仓库,一到雨季就发霉变质,白白浪费。
更要命的是,国家粮食局自己的储备量才39.7万吨,连全国一个月的消耗量都顶不住。
去年为了降物价搞减税,今年为了保农民又搞禁运,政策来回摇摆,让所有人都无所适从。
真正的粮食安全,它需要的是对水利、仓储、物流这些基础建设实打实的持续投入,是一个稳定、可预期的市场体系。#MCN微头条伙伴计划#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