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刚刚结束了访美行程,这是他今年第三次与特朗普会面,主题是促成加沙停火和伊朗和谈等中东议题。晚宴上,内塔尼亚胡向不久前刚下令空袭伊朗核设施的特朗普递交了自己亲手写的诺贝尔和平奖提名信函,这场会面双方谈了什么,是齐心协力促和平,还是一场貌合神离的“外交秀”呢?
Part.1
当地时间7月7日凌晨,随着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专机降落在华盛顿特区附近的安德鲁斯空军基地,一场备受国际关注的美以元首会晤拉开帷幕。此次内塔尼亚胡访美,被外界视为上个月美以联手打击伊朗核设施后的“胜利之旅”,76岁的他希望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政治支持,因为在2026年,以色列将迎来大选。
也就是在抵达华盛顿几个小时后,内塔尼亚胡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在华盛顿的清晨。准备与我们的朋友特朗普会面,配图是他本人坐在一处花园内,身着休闲运动装,翘着腿,神情自若地边喝咖啡边看文件,内塔尼亚胡似乎希望以一种轻松的姿态告诉外界,见面的人既是美国总统,也是自己最亲密的朋友和伙伴。
7月7日晚,特朗普在白宫为内塔尼亚胡夫妇以及随行人员举行了欢迎晚宴,国务卿鲁比奥、国防部长赫格塞思等人也参与了宴会。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教授 牛新春:
特朗普曾宣称可速决三大国际热点,但现实呈现战略收缩:俄乌问题实质搁置,伊核谈判自4月12日破裂后演变为军事施压,原定和平目标悉数落空。当前其和平政绩唯一寄托点转向加沙停火。
值得一提的是,在特朗普发表完致辞后,内塔尼亚胡也发表了讲话,在发言中他向特朗普送上了一份“厚礼”,他称,“特朗普正在一个又一个国家和地区缔造和平,所以总统先生,我想向您呈上我致诺贝尔奖委员会的信函,这封信提名您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您当之无愧,您应该获得它。”
特朗普在接过信函后,迅速浏览了内容,并对内塔尼亚胡给自己的提名表示了感谢。
众所周知,特朗普重返白宫,开启美国总统第二任期后,不断在全球乱局中试图扮演“和平缔造者”的角色,无论是俄乌冲突,还是中东战火或是非洲动荡,他都力求通过各种打压胁迫、威逼利诱的手段平息事态。特朗普寄希望于在自己新的任期,能够迅速展现美国的全球影响力,塑造自己“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形象。
而他之所以如此热衷于介入全球纷争中,背后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完成自己多年的夙愿——成为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奖者,内塔尼亚胡在晚宴上的举动显然是投其所好。
但颇为讽刺的是,就在不久前,美国刚刚向伊朗的福尔多、纳坦兹和伊斯法罕三大核设施投下了14枚GBU-57巨型钻地弹。在宴会现场,针对美方向伊朗发起的打击,特朗普做出了解释。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教授 牛新春:
在特朗普与内塔尼亚胡的叙事框架下,军事打击伊朗被视为中东和平进程的关键转折点:通过削弱伊朗核威胁,促使其放弃核计划;同时切断哈马斯主要外部支持,大幅提升加沙停火可能性;而地区局势缓和又将为美以推动沙特建交创造条件。这一逻辑链将军事行动包装为推动和平的催化剂。
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 艾那·唐根:
内塔尼亚胡提名特朗普诺贝尔和平奖只是一个无法带来任何实质成果的人在进行政治作秀,他只能讨好特朗普的虚荣心。
Part.2
本次美以元首会晤,外界最为关注的焦点是持续了一年多的哈以冲突能否在美国的游说下实现停火。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教授 牛新春:
特朗普的核心考量在于重塑政治资本,而内塔尼亚胡则面临以色列明年大选前的现实压力——国内民意已转向要求加沙停火,即便放弃彻底消灭哈马斯也要优先解救人质。这种政策转向本质是迎合选民诉求的选举策略。
尽管在出访前,内塔尼亚胡表示相信特朗普一定能推动加沙停火进程,但是,在特朗普的招待晚宴上,当面对记者抛出关于“重新安置”巴勒斯坦人等相关敏感问题时,特朗普却几次推脱,将“锅”甩给了对面的内塔尼亚胡。
内塔尼亚胡也很巧妙地回避了问题,而是将话题转移到了为加沙的巴勒斯坦人勾勒出一个“更好的未来”话题上。
国际关系学院美国问题专家 孙冰岩:
特朗普与内塔尼亚胡虽维持表面礼节,但特朗普对以方的深层不满已渗透于外交细节之中。美国坚持谈判路径,以色列则倾向军事手段;在处理双边关系及中东事务时,以色列始终漠视道德与国际形象,甚至对美方立场也采取实用主义态度。
根据原定计划,两位元首在共进晚餐后就不会再次会面,但是,7月8日晚间,特朗普与内塔尼亚胡却再次在白宫举行会谈,本次会谈时间约90分钟,内容则是围绕着加沙停火的谈判。
事实上,哈以冲突爆发后,以色列和哈马斯曾于2023年11月和2025年1月两次停火,但今年3月,以色列单方面恢复了军事行动。7月6日,在内塔尼亚胡启程赴美之际,以色列就加沙问题派出谈判小组前往卡塔尔与哈马斯谈判,新的加沙停火提案细节也被曝光。据知情人士介绍,最新停火计划为期60天,哈马斯将释放10名人质,并交出18具人质遗体,以军则撤至沿以色列和埃及边境的缓冲区,允许人道援助物资进入加沙,并释放被关押的巴勒斯坦囚犯。
美以元首之间这场看似氛围轻松的会面,背后实际上是回避问题,各说各话,这一点和场外的以色列与哈马斯之间的谈判如出一辙。
当地时间7日凌晨,在多哈举行的哈以停火谈判结束,持续三个半小时的谈判中,以色列和哈马斯双方代表没有会面,而是由卡塔尔和埃及官员作为中间人转达各方诉求,此次间接谈判未能达成一致、取得进展。根据美国中东特使威特科夫的说法,双方解决了“四个剩余问题中的三个”,而根据相关人士透露,以色列代表团未能获得足够授权,无权与哈马斯达成相关协议。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教授 牛新春:
内塔尼亚胡坚持“彻底消灭哈马斯”为停战前提,而哈马斯则以“全面停火”作为释放被扣押人员的必要条件,到现在为止,最核心的难点还是这一个。
国际关系学院美国问题专家 孙冰岩:
美以在加沙和平路径上存在战略分歧:以色列要求和平必须建立在己方安全部队控制之下,但特朗普若采纳该条件与哈马斯谈判,协议将难以达成。尽管双方均呼吁和平,但在具体实现方式上存在细节性分歧。
讽刺的是,就在美以元首会面与哈以卡塔尔谈判进行前,7月3日,以色列空军再次对加沙地带约100个武装目标发动了大规模空袭,空袭目标包括火箭发射器、军事建筑、武器库等。与此同时,以色列国防军多个师的地面部队继续在加沙城、加沙北部、汗尤尼斯和拉法赫等地实施打击行动。
国际关系学院美国问题专家 孙冰岩:
以色列向美国表明,美国的意愿不是决定性的。在哈以协议上,若不符合以色列期望,以色列会单边行动迫使哈马斯同意。近期军事行动显示美以在和平谈判上分歧持续,美国希望快速达成协议,但以色列坚持按自己条件行事,拥有足够筹码,不需让步,美国施压无效。
Part.3
本次特朗普与内塔尼亚胡的会面,除了讨论加沙停火之外,伊朗问题同样是外界关注的焦点。一方面,在获得特朗普对伊朗核设施打击的全力支持后,内塔尼亚胡对其最重要的盟友心存感激;但另一方面,内塔尼亚胡心里也很清楚,伊朗仍保留了部分核能力,而眼下,特朗普主张与伊朗直接重启谈判的想法与以色列的利益明显存在冲突。在本次会面中,特朗普的表态更是为内塔尼亚胡的内心蒙上了一层阴影。
美国总统 特朗普:
我希望看到伊朗以和平的方式重建自己,而不是像它们那样到处说“美国去死”、“美利坚去死”、“以色列去死”。它们有石油,有伟大的人,聪明的人。我有很多住在纽约的伊朗朋友,他们是很棒的人。
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 艾那·唐根:
这就是特朗普所推崇的“疯子战术”:没人知道我在想什么,没人知道我接下来会干什么,这就是我的谈判方式。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教授 牛新春:
以色列为了解决伊朗的核问题,愿意付出更大的代价,冒更大的风险,但美国不愿意。美国和以色列在这个问题上是有“温差”的。
特朗普一边对伊朗发动空袭,一边试图与伊朗继续谈判显然有着自己的考量,如果伊朗决定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全球多达四成的海运石油将面临中断,这将严重冲击美国与世界经济。因此,特朗普一方面必须继续坚持对以色列支持的立场,另一方面,也需要稳定中东局势,避免油价失控和中东区域的全面升温。
在接下来是打还是谈并不明朗之际,消失了20多天的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突然亮相,7月5日,他参加了当地宗教节日阿舒拉节的纪念活动。画面显示,哈梅内伊走进德黑兰的一座清真寺并就坐,现场人群高呼口号,他则挥手致意并点头回应。
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 艾那·唐根:
“轰炸换和平”的策略没有可持续性,根本不可行。它所造成的后果是让伊朗以及许多其他国家更加坚定地认为:它们必须拥有核武器。原因很简单,美国可以随时单方面轰炸它们、入侵它们。
Part.4
本次会谈,在针对伊朗的问题上,内塔尼亚胡的一个关键诉求是要求美国为其“大开绿灯”。一位以色列官员称,内塔尼亚胡的目标则是,如果在伊朗核设施检测到可疑活动,或者有证据表明伊朗仍在进行铀浓缩、建造和修复新的核设施,以军不用再知会美国,可以随时动手。
国际关系学院美国问题专家 孙冰岩:
特朗普在处理这一问题时表现出极大的谨慎。虽然短期内美国或许能够为他提供支持,但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下去,伊朗可能会采取更为全面的军事升级策略,将美国更深地卷入中东事务。这显然是特朗普极不愿意面对的局面。目前看来,特朗普在这一问题上并未显示出任何让步。
除了中东动荡的问题,内塔尼亚胡访美的另一个目标是关税问题。在当天的晚宴上,特朗普再次阐述了对贸易伙伴增加高额关税的态度,并表示最终截止日期为8月1日。尽管美以双方于1985年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但特朗普仍在内塔尼亚胡4月访美期间定下了对以色列征收17%关税的决定。眼见7月9日的过渡期结束,内塔尼亚胡希望游说特朗普将以色列的关税进行豁免或优惠。
国际关系学院美国问题专家 孙冰岩:
美以在中东的安全合作是一方面,而贸易关系则是另一回事。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并未区分盟友与非盟友,他所采取的策略始终围绕着美国的商业利益。因此,特朗普不会因为与内塔尼亚胡的会晤,在关税问题上给予以色列特殊待遇,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本次访美,内塔尼亚胡也有着对自己未来的盘算。自2023年中东动乱以来,以色列特拉维夫、海法等多地接连遭袭,国内经济受到重创,港口、科技园区瘫痪,货币大幅贬值,以色列富豪与技术人才持续撤离,资本外流与社会不安情绪上升。内塔尼亚胡政府面临着巨大的执政压力,他亟需通过外交手段寻找新的“胜利叙事”,提升自己的政治地位。
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 艾那·唐根:
内塔尼亚胡在以色列国内其实并不受欢迎。眼下因为伊朗局势,他的支持率短暂回升了一些,但这种势头不会持久。内塔尼亚胡仍站在刀锋边缘,依靠战乱来延续他的政治生命。
如今,在以色列国内内塔尼亚胡的政治态势正在不断恶化,这位“以战养政”的以色列总理如果不是本次出访,很可能正站在腐败案审判听证会的被告席上。目前,他面临受贿、欺诈和违背公众信任3项指控,成为以色列首位接受司法审理的在任总理,如果罪名成立,他将面临牢狱之灾。除了司法审判外,国内大规模抗议,右翼势力的掣肘也让内塔尼亚胡如困兽犹斗,他需要通过战争手段在政治上完成“续命”。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上个月底,特朗普亲自给内塔尼亚胡撑腰。他在社交媒体上要求以色列方面撤销对内塔尼亚胡的腐败案指控,并称这是“政治迫害”。他还在贴文中呼吁,放过比比(内塔尼亚胡),他有大事要做!
国际关系学院美国问题专家 孙冰岩:
如果内塔尼亚胡希望特朗普在政治上为他提供保护和支持,那么他应当在加沙停火协议,乃至伊朗问题以及整个中东局势的战略层面,向特朗普作出一定的让步。
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 艾那·唐根:
这两人目前显然存在利益冲突。内塔尼亚胡可能更占上风,他很懂得如何“操纵”特朗普,这不是所谓重要经济伙伴的问题,这是美方所谓的以色列是他们在中东的桥头堡,是一种地缘控制逻辑。
制片人:何冀宁
编导:张萌
编辑:王津捷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