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所谓“对等关税”即将落地,外贸美线前景如何?

“2025年前两月美国从亚洲的进口非常接近历史最高水平,其中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长滩港的表现非常亮眼,是该码头一百多年历史上第二高的。”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美线航运业资深人士罗杰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3月具体统计数字尚未出炉,但从“体感”上来讲,在各类关税消息纷纷出炉后,出货量受到影响。

罗杰对记者表示,此次同以往不同,由于关税过于不确定,大家都在观望,“譬如今天刚准备发货,明天再加20%关税且立即生效怎么办?这次加关税不像2018年时,会提前给货主几个月的时间,那个时候货主可以抢货,抢到了就算赢。”

“如果货已经发出来,追加关税再生效,谁来承担额外关税成了最大的难题。”罗杰对记者解释道。

特朗普加关税能拯救美国制造业吗

特朗普关税因素

根据长滩港和洛杉矶港的官方数据,2024年,洛杉矶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超1030万标准箱,同比增长近20%,是史上第二好的年份,同时,该港也连续25年蝉联西半球最繁忙集装箱港口。同年,长滩港完成960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0.3%,创下历史最佳纪录。

进入2025年1月后,洛杉矶港的货运量创下其117年历史新高。根据美国全国零售商联合会(NRF)最新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其追踪的美国各大港口今年前两个月共处理了430万标准箱的货物,远高于去年同期的391万标准箱。

长滩港发布的声明则显示:“2月,长滩港的贸易量连续第九个月增长,原因是零售商在部分进口产品和材料预计将被征收关税之前继续进货。”今年2月,长滩港码头工人和码头运营商共运输了 76.5万标准箱,同比增长 13.4%。进口增长11.8%,出口增长2.9%。在2025年的前两个月中,该港口共运输了171.8万标准箱,比2024年同期增长了27.4%。

罗杰对记者解释,2025年年初的货量能比2024年同比增长如此之高,考虑到2024年初货量已经比2023年高出不少的事实,今年开局还不错,具体来说,从美国卸货港增长趋势来看,西岸仍然是赢家,反而东岸码头货量上升不明显,几乎都是个位数增长,有的甚至还有负增长。

为何西岸货量增长更快?“有可能因为担心关税,提前出货发到美西航程更短,减小被突然加征关税的可能性。后来宣布的额外关税计划佐证了这一做法的有效性:关税豁免期除了看开船日,还要看到港日,中间时间也就一个月,到美西绰绰有余,到美东就够呛。”他对记者解释道。

各方观望

进入三月之后,从“体感”上说,罗杰感到货量走势一般,因为在关税责任拉扯中,买卖双方将面临更大不确定性。一个本能的反应是将出货量维持在低量。

他对记者表示,首先,虽然关税的责任按照贸易条款来划分,不过,议价能力强的买家会先找供应商降价,在这方面近期已经可以看到许多新闻报道,“在买卖双方的拉扯持续一段时间的时候,期间出货量肯定受影响。”其次,目前已经宣布的关税并不是终点,各方都在观望4月2日要宣布的“对等关税”。这到底要涉及多少国家和地区,是否全部会在当天宣布?这些都是未知数。罗杰对记者解释道,这些对货主都很重要,因为这些都涉及货物的开船日和到港日。

罗杰认为,从亚洲到美国的这条美线来看,预计4月2日时会涉及与美国有贸易顺差并对美国商品征收高额关税的不少亚洲国家,此外美欧贸易也面临类似情况。

随后,货主要跟供应商重新去谈判,而这是不是最后一次加税,各方也不确定。罗杰说,他个人预测可能今年上半年美线货量不会太好,因为只要特朗普政府方面还没有“折腾完”,大家就在观望。在面对关税时,“美国进口商肯定先找供应商谈谈。”他补充道。

据央视新闻在3月28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计划在未来几天公布新的关税,他表示对与其他国家达成关税协议持一定开放态度,但他暗示任何协议都将在4月2日关税措施生效后达成。

特朗普在前往佛罗里达的“空军一号”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被问及是否愿意与英国等国家讨论达成降低对美关税协议的问题时表示,“如果我们能从这笔交易中得到一些东西,这是有可能的——但你知道,我们已经被利用了40年,甚至更久。这种事情不会再发生了。但是,是的,我当然愿意接受。”

当被问及这是否会在4月2日加征关税宣布之前发生时,他说:“不会。很可能稍后。”特朗普还重申了宣布药品关税的计划,但他拒绝透露这些关税的具体税率。

罗杰对记者判断道,在1-2月之后,未来货量可能会开始走下坡路,“反观去年3-6月的货量,几乎是逐月递增,一直到7-8月达到峰值。今年的走向肯定不一样了。”至于在库存方面,考虑到2024年美国零售商的进货情况,目前美国的库存是够用的,此外可以看到美国的1月和2月的零售情况低于预期,消费者信心指数也在下降。

近期,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未经通胀调整的2月零售采购金额仅增长0.2%。1月数据被下调至下降1.2%,为2021年7月以来的最大降幅。

该数据涵盖的13个类别中,有7个类别销售额出现下降,其中机动车销售表现不佳,原本预计该品类能从1月的疲软态势中反弹。汽油、电子产品和服装的销售额也有所下滑。餐厅和酒吧的消费支出降幅达到一年来最大。

“现在我们也在观望3月的消费数据。”罗杰对记者表示,“1月数据不好,其解释为因为天气糟糕存在雪灾想买东西买不到;2月仅增长0.2%,比原本预期要差,目前唯有继续观察3月数据出炉时还有何借口。”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