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湖北大山里面的三线厂,工厂迁出倍感荒凉,停而不废堪称奇迹
3496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三线建设为中国在上世纪中后期开展的一场工业迁移行动,起始于1964年,结束于1980年。在这仅16年的时段里,于中西部山区投入超2000亿资金,400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以及解放军官兵等,建成1100多座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等,国营3611机械厂便是其中之一。
在大量三线厂当中,国营3611机械厂算得上是比较幸运的。从建厂开始到现在已经过去50多年,至今仍有职工坚守岗位,只不过人数大幅减少。该厂坐落于十堰市丹江口浪河镇的土门沟,此地处于丹江口市西南方向的城郊地带,离城区并不远,距离不到40公里,驾车不到1个小时就能到达。
过去在土门沟建设了不少三线厂,包含3611、3602和3607在内一共有6个三线厂,它们被合称为“五厂一院”。其中3611规模最小,归总后军需生产管理部管辖,主要制造油料器材,其全称为国营长城油料机械厂,军工编号是3611,在1968年动工修建,1970年建成并投入生产。
相较而言,国营3611机械厂虽是土门沟规模最小的三线厂,不过其规模也不算小。厂区和生活区相互连接,坐落在山沟的平地上。其中,员工宿舍、学校、医院、俱乐部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尤其是生产区域,长期有JF军持枪站岗,显得威风且戒备森严,未经允许,禁止靠近,颇具神秘感。
伴随国际与国内形势趋于缓和,国营3611机械厂所获军品订单数量下降,其神秘的色彩也慢慢褪去。为求生存,该厂不得不从生产军品转向生产民品。到1989年,该厂还被迫迁至襄樊,分成了襄樊总厂和丹江分厂两个厂区。老厂区的员工数量从最开始的数千人急剧减少到几百人,这让原本拥挤的厂区变得空旷起来。多年之后,厂区尽显荒凉之态。
国营3611机械厂的老厂区十分幸运,不知因何缘故,在搬迁之际,有部分职工留了下来,组建了丹江分厂。到如今,已经过去三十多年,生活区里仍住着百余名老厂工人。虽说这些主要是退休工人,不再从事生产活动,但他们的存在意味着老厂区依旧存续。相较于其他搬迁的三线厂而言,这着实称得上是个奇迹。
三线厂属于特定时代的产物。自上世纪80年代起,社会形势有所变化,很多三线厂要么进行整合,要么实施搬迁,老厂区被弃置于大山之中,着实令人感到可惜。值得庆幸的是,国营3611机械厂尽管搬离了深山沟,但厂区并未荒废,仍有老职工在坚守岗位,这实在是难能可贵,不禁让人肃然起敬,你觉得呢?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