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乌战打到第1319天。顿巴斯寒风刺骨,零下气温里,俄军暂缓了大规模进攻。

不是泄劲儿,是得攒着兵力准备秋末那波攻势。

可沃尔昌斯克的乌军却悄悄玩出了新花样:学越战时北越游击队的法子,在残垣断壁间挖满地道,把小城变成地下迷宫。俄军硬攻一个月,至今没啃下这块硬地。

乌军地道战杀疯了!沃尔昌斯克变地下迷宫,俄军强攻一个月啃不动

沃尔昌斯克地下藏“迷宫”,俄军撞了墙

10月的顿巴斯,风刮在脸上跟小刀子似的,谢韦尔斯克的气温都跌到零下了。

俄军本来想在秋天冲一把,结果这两周没大动作,不是不想打,是在憋着劲准备最后那波秋季攻势。

可就在他们攒力气的时候,乌军在沃尔昌斯克搞出了新花样。

这沃尔昌斯克是座小城,战前仅2万多人,去年俄军打哈尔科夫的时候,这儿就成了战场,一年多下来基本被打成了废墟。

乌军以前在这儿靠几栋高楼守着,可现在高楼没剩几根完整的柱子了,咋办?

人家学聪明了,越战的时候北越游击队挖地道,乌军现在也照葫芦画瓢,在自己阵地底下修了密密麻麻的地道。

你想啊,作战在里面,补给也在里面,俄军以前用炮火“洗地”、无人机炸,现在没用了,地道藏得深,你炸地面根本伤不着人。

想清掉乌军?要么派地面部队钻地道拼刺刀,要么用重炮轰,但那样伤亡太大。

乌军地道战杀疯了!沃尔昌斯克变地下迷宫,俄军强攻一个月啃不动

俄军本来就怕高战损,这地下迷宫一搞,直接变成了“啃不动的硬骨头”。你说奇不奇怪?当年越南人用地道对付美军,现在乌军反过来用地道对付俄军了。

俄军三路试探,乌军的“生死线”绷得紧

不过俄军也不是吃素的,一边攒劲,一边在三个地方搞试探:

第一个是谢韦尔斯克,这地方是乌军顿巴斯大本营的“东大门”,斯拉维扬斯克-克拉马托尔斯克城市群的屏障。

以前索列达尔、巴赫穆特、谢韦尔斯克这三座城,从南到北挡着乌军的大本营,现在前两个都丢了,谢韦尔斯克成了最后一个“守门员”。

俄军最近派小股部队摸进了主城的北部,占了顿涅茨克大街和游击队员大街的几栋高楼。

为啥?其实就是想试探:一是切断乌军的补给线,逼他们自己撤;二是防着乌军突然从这儿冲出来反扑,乌军总司令爱打“不计战损的反攻”,俄军怕被包饺子,先占点地儿压压惊。

第二个是波克罗夫斯克,俄军在这儿的西部城区又往前拱了拱,占了乌克兰保卫者大街的部分阵地。但这儿更邪乎,双方抢的是北部多布罗波列的突出部。

这是俄军夏天“一夜十四公里”突破后的地盘,两边都没修什么永久工事,阵地一天能易手好几回,跟“拉锯战”似的。

为啥这么拼?因为波克罗夫斯克是乌军的“腰眼”,要是丢了,防线说不定就从中间垮了,直接进入“战略大决战”。

第三个没明说,但其实藏在背后,俄军想赶在冬天彻底到来前,把秋季攻势的高潮打了。

可乌军呢?靠地道和意志死扛,连俄军空袭克拉马托尔斯克的热电站都不怕,反正这个冬天,顿巴斯大本营要没电用了,那就黑着灯熬呗。

乌军地道战杀疯了!沃尔昌斯克变地下迷宫,俄军强攻一个月啃不动

结语

说到底,这场仗打到第1319天,早不是拼谁的炮弹多了,是拼“谁能熬”。俄军怕高战损,不敢硬冲地道。

乌军靠地道和一股子气,死守着自己的阵地。可冬天要来了,顿巴斯的乌军得在没电的夜里熬,俄军也得在零下十几度的阵地上熬。

其实咱看着这些在地下爬、在废墟里守的人,都盼着能有消停的那天,再能熬的人,也想回家吃口热饭,抱抱孩子。

你说这仗啥时候能结束?没人知道,但有一点很清楚:熬到最后的人,才能看见和平的光。希望这冬天,少点炮火,多点暖。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