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发动机热效率到底谁更高的事儿,很多人在评论区又杠上了......

5月28日,在比亚迪技术及新车发布会上,王传福放出了几组数据:46.06%、2.9L、2100km。

其中,46.06%的发动机热效率,发布会冠之“全球最高”。

凡事带了“最”,就会招来挑战。第二天,吉利放出了一张证书,如下:

46.1%,比46.06%多了0.04%。

这事还没完,比亚迪又甩出一张证书,如下:

好家伙!46.5%!

剧情发展到这一步,评论区开始热闹,翻了一下微博,网友们的发言众说纷纭,有站队的,有调侃的,有质疑的,也有话很难听的......这里就不截屏了。

质疑没问题。认证是技术活儿,是什么认证手段?是单机还是量产机?这个最高热效率在什么工况下才能体现出来......

这都很适合技术控们去深挖、探讨。

如果不懂,那大家其实都是围观——再怎么看不惯,那也是围观。

既然是围观,就要保持一点距离。“XX被打脸了!””XX记录仅保持一天”......平头老百姓,和两家没啥利益瓜葛的,去拱这种火,大可不必。

百年之间,发动机最高热效率在从不到20%提至40%以上,已经接近极限,越往上突破越难。吉利和比亚迪都挺厉害,反正都是中国企业,这样不挺好么?

所谓“比学赶超”,学校老师都这么教的嘛!

抛开PK证书的事情不谈,不知道大家如何看待,新能源如火如荼的时代,中国车企还在卷“发动机热效率”。

意思是,燃油车销量在中国走衰,但,发动机......咱是甩不掉的?

按照乘联会统计的阶段数据(5月13日-19日),国内新能源乘用车上险量16.8万辆,渗透率达50.2%,首次超过燃油车。

这次发布会上,王传福也表示,新能源汽车将成为主流,,燃油车将成为非主流。这话一放出来,不仅成了车圈热点,也成了社会热点。有博主还发起了投票。

其实大家都清楚,只要把增程/插混车型的贡献算上,发动机依然重要。“中国每卖出2辆插混,就有1辆是比亚迪。全球每卖出4辆插混,就有3辆是中国品牌。”“世界最先进的插混技术都在中国!全球插混已经进入中国时刻!”

可能很多网友们坐不住了,既然干不掉发动机,吹哪门子的新能源呢?

我的感受是:在半固态电池、固态电池真正实现商业化量产之前,可油可电的插混/增程汽车被认定为“过渡品”,这个过渡阶段到底多久?谁也说不清楚。但不管怎么样,中国品牌也得先把市场“夺”回来。

上世纪80年代,汽车工业就被国家列为支柱产业,当时的想法是“以市场换技术”,大量引进合资企业进入中国,结果如何?不太好换。

尤其是被寄予厚望的几个国字号集团车企,十几年来已经习惯了合资利润奶牛的供养,自主创新的进展不甚理想(除了长安)。

好在中国是一个体量大、层次多的市场,总有缝隙留给微小力量萌芽。

所以,倒是小草房技术出身的尹同跃、靠电池起家的王传福、因为“轮子+沙发”被嘲笑的李书福——这帮人兜兜转转,敲敲打打,终于把中国品牌整出了名气,还走向了国际舞台。

憋着一股劲儿干成的事情,谁能没点情绪?

在中国这样的经济体制之下,几个民营企业家,在国家支柱产业里,摸爬滚打,活成了支柱,腰杆硬了,听他们吹吹牛,也还好吧!

当然,舆论没有一边倒,是一件大好事。

说明现在的消费者已经很难被煽情了,更不会随便为情怀买单。中国老百姓买东西,从众之心难免,但其实谈不上多大的品牌忠实度。

任何车企,都不可能凭借虚拟实力在中国市场赚钱。

比亚迪有比亚迪的福气,吉利有属于自己的吉时。

因为更早在插混领域占领用户心智、又有规模优势,目前的比亚迪拿到了主流消费区间的话语权,在世界产业链也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把眼光放远点,现在上了规模的自主车企几乎都是纯电/混动/氢能.....全线布局,国家政策导向也没说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像国轩高科、宁德时代、广汽、上汽、蔚来等等企业正在不断摸索固态电池的降本之法。

这或许是中国工业最让外国人忌惮的:愿意从上到下,调动一切力量,忍耐很久,多路径尝试,只为干成一件事。这一件事可能争议很大,甚至牺牲一代人的安稳,但一旦闯过这关,就是后几代人的红利。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河东、河西都是咱的人,不好么?

一不小心,就扯高了,回到眼前,聊点现实的。

比亚迪这波中级车9.98万起,跟还是不跟?

对于一些根基薄弱的企业来说,跟,是找死,是白死。

那不跟,是不是等死?

在找死和等死的过程中,合资品牌燃油车确实将加速萎缩。

没什么宏观的分析,站在消费者角度,只聊感受。

一二线城市的朋友应该感触明显:逛商场的时候,自主品牌和新势力疯狂占位,哪里显眼哪里揽客;逛汽车城的时候,自主品牌的4S店越修越豪华,接待的人个个都像打了鸡血。但是一些合资品牌的部分店面已经改头换面,销售顾问暮气沉沉......

舆论层面唱衰合资燃油车,有摧枯拉朽的力量么?不一定。毕竟,还有很多消费者依然信任且需要燃油车;在低线城市或者乡镇地区,燃油车依然比电动车有优势,大家清醒得很。

但合资车企如果不抓紧时间好好梳理一下价格和渠道,优化服务体系,中国剩下50%的市场,真的很难保。

还有一点很现实。

某些海外品牌有全球贸易撑着,可以策略性放弃中国市场这块难啃的骨头,去别处挣更容易的钱。但是如果一家中国合资车企效益不行,会影响地方经济、影响就业,这又是另一码事。

现在是开水煮青蛙,就看哪家合资车企可以先跳出来,剩者为王。

造车,追求规模效益,不可能“小富即安”,这是最残忍的。

如今的中国车企,挨个脱下谦卑矜持的长袍,换上铠甲,随时干架。

技术要够,脸皮要厚,都没法吧!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