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波兰总理图斯克终于松口,宣布将于25日凌晨重新开放与白俄罗斯的边境口岸。消息一出,物流圈和中欧班列相关企业一片欢呼,毕竟这条通道已经停了整整11天,300多列货运列车滞留边境,损失难以估算。
不过图斯克可能没意识到,就在他宣布“妥协”的前一天,中国的北极航线已经悄然启航。宁波舟山港,一艘装满“新三样”出口产品的货轮驶向欧洲,绕开了传统的欧亚通道,也绕过了波兰。
这场中欧班列的“断流风波”,看似已经告一段落,其实才刚刚开始。波兰为什么突然在11天后松口?中方的替代路线是临时抱佛脚,还是早有预谋?
9月12日,波兰政府突然宣布关闭所有与白俄罗斯接壤的口岸,理由是俄罗斯和白俄罗斯联合军演引发安全担忧。这个决定直接让90%的中欧班列陷入停摆,波兰马拉舍维奇口岸成为一个巨大的瓶颈。
这不是一次偶然的安保措施,而是一场有备而来的地缘试探。波兰一方面向北约和美国表忠心,另一方面拿中欧班列当筹码,企图对中国施压,逼迫中方在俄乌问题上表态。
更巧的是,就在口岸宣布关闭的前三天,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刚刚访问波兰。中波双方还在会上承诺要保障中欧贸易通道畅通。协议签了,承诺说了,结果王毅外长前脚刚离开,波兰就反手一招“关门大吉”。这种操作,摆明了是想在中欧之间玩双面棋。
波兰这一关,影响的不只是中国。德国、法国、荷兰等国的企业也被牵连,零部件延误、订单延期,整个欧洲的产业链都被“卡了脖子”。
欧盟供应链监测中心甚至发出警告,称这一事件可能影响总额高达250亿欧元的中欧贸易。而波兰本国的马拉舍维奇物流中心也陷入停滞,工人放假、仓库堆满、货车排长龙。这一刀砍下去,不光伤了别人,也伤了自己。
最尴尬的是,波兰农业部长同时还在对外宣传,中国恢复进口波兰禽类产品。嘴上说要对抗中国,转头又盼着中国市场,这种“两面派”姿态在国际舞台上早已被看穿。
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在这个节骨眼上站了出来。他在9月22日会见中方高层时表示,波兰是为了第三方利益才关闭口岸,这不是经济举措,而是政治动作。他还强调,中国在需要的时候,白俄罗斯永远靠得住。
这番话不是空话。白俄罗斯早就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坚定参与者,中白工业园“巨石”项目就是典型例子。这次风波里,白俄罗斯不仅没有跟风波兰,还主动提出要协助中国畅通货运,甚至愿意配合开辟新通道。
正当各方还在纠结波兰是否会松口时,中国的替代方案已经上线。9月22日,中国宣布全球首条中欧北极快航正式启航。“伊斯坦布尔桥”号货轮从宁波出发,走北极东北航道,直达英国弗利克斯托港。
全程只需要18天,比传统马六甲-苏伊士路线缩短了近一半时间。这条航线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早在2015年就已立项。过去几年,中俄共同推进“冰上丝绸之路”,从破冰船到港口设施,再到北斗导航系统,早就完成了布局。
俄罗斯的“北极航道”号破冰船、中国的大连港、青岛港的改造升级,都是为这一天准备的。这次首航的货物不只是服装、日用品,还有储能柜、动力电池等高附加值产品。这些都是对运输时效要求极高的“硬通货”。如果没有强大后勤体系,根本无法支撑。
波兰想靠封锁口岸给中国制造麻烦,没想到反而成了中国加速推进北极航线的“助推器”。过去波兰靠中欧班列一年能挣上亿欧元的物流、仓储和转运收入。如今北极快航一开通,这些货物就有了新去处。
业内数据显示,到2030年,波兰因物流转运减少,相关收入将呈下降趋势。这笔账,波兰自己也算得清楚。图斯克之所以在23日宣布开放口岸,除了外界压力,更是察觉到形势变了。
一方面,欧洲企业受不了了。德国车厂零件缺货,法国奢侈品延迟发货,荷兰港口货物积压,波兰再不松口,将面临集体声讨。
另一方面,中国手里已经不只有一张牌。除了北极快航,中方还加快建设“中间走廊”和“南线替代通道”。哈萨克斯坦-里海-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土耳其的中间走廊,以及中吉乌铁路对接伊朗、伊拉克、土耳其的南线,也在推进中。
中欧班列的陆路通道,不再是只有波兰一个选择。而图斯克在宣布开放的同时,还加了一句:如果以后有必要,可能还会再次关闭口岸。
这句话透露出一个意思,波兰还想保留“随时卡脖子”的权力,把中欧班列当成谈判工具,以便未来继续拿捏局势。但中国不是第一次遇到这种阴招,也不是第一次准备后手。
2024年,中国北极航线货运增长40%。中欧班列虽然重要,但海运依然是中欧贸易的主力。真正考验的,是灵活调配能力和战略韧性。11天的试探,波兰并没有讨到便宜,反倒让中国展示了完整的应急体系。
而且这次事件也让更多欧洲国家意识到,如果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最后吃亏的可能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波兰的“强硬姿态”,在这场博弈中逐渐变成了“自我孤立”。
中方的冷静应对,北极航线的及时开通,以及白俄罗斯的坚定支持,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反制体系。不仅让中欧班列重新“动起来”,还让中国在全球供应链的主动权更加稳固。从波兰妄图封锁,到中国另辟蹊径,再到图斯克宣布松口,这11天的较量,其实早就定了胜负。
波兰想要主导局势,却低估了中国的底气,更没想到中国还有后手。波兰高调封锁中欧班列通道,试图借势施压,结果却被中国用一条北极航线化解危机。这场11天的“硬刚”,不但没撼动中国,反倒加速了中国多元物流布局的落地。波兰想当“搅局者”,结果却被现实打了脸。
信息来源:
【1】两周后,波兰给中国打开通道了
2025-09-24 08:32·观察者网
【2】卢卡申科:波兰这么做,对中国不友好
2025-09-23 10:44·观察者网
【3】中国正式开通北极航道新航线
2025-09-23 21:10·参考消息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