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中国的邻居,大家可能第一时间想到日本、韩国,或者东南亚的越南、泰国这些地方。但往西边看,中亚那五个“斯坦”国家,估计很多人脑子里就是一片空白。
其中乌兹别克斯坦,这个中亚人口最多的国家,名字听起来挺陌生,但它的现状和问题却挺值得一说。人口多得吓人,经济却一团糟,社会问题还层出不穷,乌兹别克斯坦咋就“越混越差”了?
1991年苏联解体,乌兹别克斯坦独立,卡里莫夫顺势成了首任总统,从此开启了长达27年的统治。他管得严,反对派基本没活路,1990年代初,塔什干街头只要有人敢聚众闹事,警察立马出动抓人。
1999年2月16日,塔什干接连发生汽车炸弹袭击,死了十几个人,卡里莫夫差点被炸到,之后他下狠手清剿,抓了几千人,监狱里塞得满满当当。媒体也被他捏得死死的,报纸上全是歌功颂德,批评政府的文章根本见不到光。
卡里莫夫还想让家族接着掌权,重点培养了他大女儿古尔娜拉。她早年靠着爹的地位,在商界和娱乐圈混得风生水起,2010年代初还经常在国际场合抛头露面,搞慈善、办音乐会,风头很劲。
但2013年,安全部门突然爆出她贪腐的料,涉及洗钱和非法生意,瑞士银行账户都被冻结了。她在撒马尔罕的豪宅被抄,2014年后被软禁,彻底退出公众视野,卡里莫夫的接班计划也泡了汤。
宗教方面,卡里莫夫管得更狠。乌兹别克斯坦是穆斯林国家,但他怕极端主义,关闭了一堆独立清真寺,宗教领袖都被盯着,谁敢搞小动作,立马被抓。
2005年安集延骚乱,民众抗议政府腐败,卡里莫夫直接派军队镇压,死了几百人,国际社会一片哗然。
他还喜欢跟大国玩平衡,忽而跟俄罗斯亲近,忽而跟美国眉来眼去,2000年代初,美国在乌兹别克斯坦设军事基地,他收了不少援助,但2005年安集延事件后,美国批评他,他一气之下把美军基地关了。
卡里莫夫的经济政策也延续了苏联那一套,国家控制大头,农业和矿业是重点,但工业几乎没啥发展。塔什干的工厂用的是苏联老设备,效率低得吓人。
他在位期间,乌兹别克斯坦虽然表面稳定,但经济问题越攒越多,贫困率高得离谱,年轻人找不到工作,很多人只能跑去俄罗斯打黑工。卡里莫夫2016年9月2日因为脑溢血去世,享年78岁,留下了一堆烂摊子。
乌兹别克斯坦现在人口有3564万(2022年数据),是中亚第一大国,过去20年涨了1000多万,相当于凭空多了一个塔吉克斯坦。这人口增速在资源有限的地方,简直就是个定时炸弹。
费尔干纳河谷是乌兹别克斯坦的粮仓,土地肥沃,灌溉系统发达,种小麦和棉花特别合适。
苏联时期,这里的棉花产量占全苏三分之二,号称“白金”,现在还是世界第二大棉花出口国,粮食产量也不低,10%的国土是农田,粮食价格比欧美便宜多了。
但问题来了,乌兹别克斯坦的经济结构太单一,农业、采矿和畜牧业占了大头,轻工业和重工业基本没戏。62%的日用品得靠进口,从牙刷到电视机,全是从中国、土耳其或者俄罗斯运来的。
这直接推高了物价,普通人日子过得紧巴巴。2022年,贫困率高达62%,失业率13.2%,年轻人找不到工作,只能去俄罗斯或者土耳其打工,干些建筑工或者清洁工的活儿。
更扎心的是医疗,11.6%的新生儿活不到一岁,21.4%的孩子活不过五岁,乡村医院设备老旧,医生护士也缺。
政府为了压人口增长,干了件挺争议的事——强制绝育。2010年代初,安集延和费尔干纳的一些乡村,医院接到命令,对生育过多的女性实施绝育手术。
这事儿在当地引发了不少怨气,但政府压得紧,没人敢公开闹。人口多还跟宗教文化有关,伊斯兰教鼓励多生孩子,农村家庭动不动五六个娃,政府养不起,只能进口粮食,全球粮价一波动,乌兹别克斯坦就跟着遭殃。
再说黑手党,这是个老大难问题。苏联时期,乌兹别克斯坦因为挨着阿富汗,边境管理松,成了犯罪团伙的窝点。
现在的黑手党更猖狂,他们从阿富汗买大麻,运到俄罗斯,再卖到欧洲,搞出一条“犯罪丝绸之路”。
这些家伙不光卖毒品,还通过行贿混进政府,有些人摇身一变成了“合法商人”甚至官员。塔什干和撒马尔罕的高档酒店,经常能看到他们开着豪车出入,旁边还跟着保镖。
恐怖主义也是个麻烦。费尔干纳河谷有些偏远地方,极端组织会偷偷传单,拉年轻人入伙。1999年塔什干爆炸案后,政府打击力度加大,抓了一堆人,但问题没根除。
有意思的是,黑手党居然在这事儿上帮了政府忙。他们不想让恐怖分子搅乱自己的生意,所以一旦发现极端组织渗透,立马出手压制。
这不是啥“盗亦有道”,纯粹是利益驱动。政府也乐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黑手党比恐怖分子好对付,至少不会直接挑战政权。
这些问题加一块,乌兹别克斯坦的日子过得真不轻松。人口多、产业少、贫困率高,再加上黑手党和恐怖主义的阴影,普通人生活压力大,年轻人看不到希望,很多人宁愿背井离乡去打工,也不愿在家熬。
卡里莫夫2016年9月2日去世后,乌兹别克斯坦进入新阶段。接班的是沙夫卡特·米尔济约耶夫,他在卡里莫夫手下当了13年总理,2016年12月14日正式当上总统。
他上台后,喊着要改革,确实干了点实事。比如放开外汇管制,2017年乌兹别克货币索姆直接贬值50%,市场上交易活跃了不少。
他还改善了跟邻国的关系,2018年3月,中亚五国领导人在塔什干开了峰会,谈边界和水资源问题,这是多年来的头一回。
经济上,米尔济约耶夫想吸引外资,塔什干建了不少新楼,机场也多了外国商人的身影,矿产和能源项目开始有点起色。
2023年,贫困率降到50%左右,比卡里莫夫时期好点,但还是高得吓人。农业还是老样子,棉花和小麦产量高,但工业没啥长进,工厂里还是苏联的老机器,效率低得让人头疼。年轻人出国打工的潮流没变,俄罗斯的建筑工地,乌兹别克工人占了一大半。
黑手党和腐败问题也没啥大改观。2020年代初,政府抓了几个贪官,查了些黑手党窝点,但根子没动。毒品交易还在继续,边境地区照样走私猖獗。
恐怖主义威胁有所减少,但费尔干纳河谷还是有极端组织的影子,政府只能靠高压维稳。教育和医疗也没跟上,乡村学校课本破旧,医院缺药少人,普通人看病还得跑大城市。
米尔济约耶夫的改革有点像隔靴搔痒,表面热闹,深层问题没解决。乌兹别克斯坦人口多,资源有限,经济结构不改,日子还是难过。
2023年,世界银行数据显示,乌兹别克斯坦人均GDP才2500美元,跟邻国比差了一大截。普通人生活还是紧巴巴,市场上的物价没怎么降,年轻人还是想着往外跑。
结语:
乌兹别克斯坦的未来不好说。米尔济约耶夫想把国家带出困境,但卡里莫夫留下的烂摊子太大,人口压力、单一经济、腐败和犯罪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搞定的。这个中亚人口第一大国,表面看热热闹闹,底下却是一堆麻烦。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