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驾临洛阳那天,百官跟随,宫女列队,中原之地顿时风声四动,传来一条让不少人都啼笑皆非的消息。
皇帝此行,不为政事,只为了寻人——一位早就传进宫廷的美貌少女。
而这位少女,还不是别人,正是早年开国功臣武士彟之女。
她的名字叫武照,也就是后世赫赫有名的武则天。
那时,她十四岁,已过法定婚龄。虽说年纪不大,但仪态沉稳,举止雅致,眉眼之间隐藏着不容忽视的精气神。
武士彟早已去世,她母亲杨氏携子女迁回长安。有人敬她们是功臣之后,但也有人趁势生事,冷言冷语不断。
在这样的夹缝中,武则天悄然成长。
直到这次东巡,李世民终于将这段传闻中的“绝色”收入眼帘。
她踏入宫的一刻,扬起头看向眼前那座恢宏的大殿,双眸笃定如初。
没有犹豫,没有退缩。
母亲哭成泪人,她却一脸坦然:“见君王未必不是福,女儿不该哭。”她说的每个字,像极了未来那个可独掌乾坤的女帝。
李世民一见武则天,确实满意。
虽然才十四岁的年纪,但那股目光直视的从容,让人不得不侧目。
他原本想着,那夜既已收人入宫,便是良辰佳期,宫中也早已替他备好寝居。
谁知夜色还未来得及酝酿,一起意外却狠狠打乱了计划。
根据《新唐书》记载,那一晚,津梁殿中突起狂风,天幕一声轰鸣,惊雷从天而落,准确无比地劈中了李世民与武则天所住之屋。
房梁当场断裂,木屑纷飞。
那情形突如其来,宫人尖叫奔逃,李世民愣在榻旁,动弹不得。
就在此时,武则天一个闪身,将他猛地推开。
下一秒,整片横梁塌下,砸在两人刚才所在的地方。
若非武则天及时出手,唐太宗可能已经命丧雷下。
这场突如其来的惊变,震得整个宫殿彻夜不宁。
李世民躲过一劫,望着那堆木板和灰尘中的断梁,久久没有言语。他不是没见过大风大浪,但这一夜,确实叫他惊出了冷汗。
他转头看看自己的救命恩人,是一个还未成年的少女。
也许正是这次披荆斩棘的动作,彻底改变了两人之间的相处方式。
也是从这一刻起,武则天开启了自己的不凡人生。
一般来说,后宫的女子必须被宠幸才能获得封号。
可这次,李世民破例。
虽然这夜并没有发生什么,但武则天却因救驾有功,被封为五品才人。
历史记住了这样一个细节——她成为帝王未宠而先封的第一位女子,开创了千年未破的先例。
这是皇帝的恩赏,却也预示着二人关系的微妙转变。
但也因这场雷击,李世民心中燃起一丝莫名的忌惮。
他不是怕女人,而是怕这女人。
这一夜里的“不吉”,让他开始有意保持距离,十二年间未召见武则天。
宫中其他女子有起伏变迁,而她,仿佛被封印在冷宫深处。
可武则天没有沉沦。
她习书法、读史书,不屑与人争宠,却也从不忘记沉默中的蛰伏。
她用安静写下另一个未来。
12年之后,风云再起。
李世民病重,太子李治日夜守侍左右。
那时的李治,常去佛堂,也常遇以前的才人——武则天。
这位曾被父亲冷落的女子,却在李治眼中,慢慢散发出与他人截然不同的光。
他们开始有了私语,也开始多了目光交会的瞬间。
太宗驾崩,武则天被送入感业寺为尼。
从高墙宫阙,到青灯古佛,看似是落入深渊,却也只是更长一段潜伏的开始。
不久之后,武则天重返宫廷,做了皇子李治的才人。
其实,这段缘分,从那夜雷电交加、她冲过去推开李世民起,已经注定牵引着她走向另一个高位。
她成了皇后,也成了女皇。
她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更改写了整个大唐的历史。
而这一切,都始于那一个夜晚。
一个少女,因一场雷击,被记进史书,也被命运推上无法回头的台阶。
那一夜她被册封为才人,成就后世皇宫女子从未企及的高点。
那一夜,她不仅救了一个皇帝,更救下了自己的未来。
从此后,不再只是依附与被选。
武则天不是靠美貌、也不是靠诡计改变命运。
而是靠胆识,靠文化,靠她不容忽视的存在感。
那一夜骤来的雷,照亮的不是屋檐,而是未来。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