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故事部分情节虚构,请师友们理性阅读,切勿对号入座,感谢阅读,您的支持就是我继续创作的动力!】
"你刚说啥?推迟三天?"我拿着退伍证一脸不可思议,"连长,我家里都准备好接我了啊!老妈昨天打电话说杀鸡宰鸭的,村里人都知道我要回来了!"
连长笑着拍拍我肩膀:"小赵,就耽误你三天。咱们连队第一次进军区篮球赛决赛,缺你这个'投篮机器'可不行啊!老团长点名要你参赛呢。"
那是我服役的第三年末尾,本该踏上返乡的绿皮火车,可因为这场破篮球赛,硬是把我的命运拐了个弯。
早上出操时,我的行李都收拾好了,小王帮我把被子叠成了"豆腐块"——这可是我这三年来一直叠不好的东西。退伍证塞在胸前口袋,走路都感觉它硌得慌。食堂大师傅王叔还特意给我打了两个荷包蛋,说是"饯行餐"。
"小赵,记得回家路上照顾自己,别跟陌生人说话。"王叔语重心长地叮嘱,好像我是他儿子似的。
刚吃完饭,就听到广播里喊我去连部。我心想:完了,不会退伍证有问题吧?结果等来的是连长的篮球赛邀请,准确地说是"命令"。
我和老王躺在宿舍的上下铺上,他也是要退伍的一个,铺盖卷都准备好了。"赵子,你就牺牲三天呗,反正回家也是闲着。"他叼着根黄鹤楼,这烟是他攒了一个月津贴买的,专门准备回家路上威风用的。
"你是没听到我妈电话里那个激动劲儿。"我叹口气,"家里的红烧肉都炖上了,还说邻居家闺女专门请假回来,说是要见见我。"
"哟呵,还有姑娘等着?"老王来了精神,"那赶紧给家里打电话说一声吧,免得人姑娘空等。咱们所里有公用电话,去打吧。"
宿舍楼下的电话亭里,我拨通了家里的号码。电话那头,我妈噼里啪啦讲了一堆准备工作:鸡鸭鱼肉都准备好了,村长说要敲锣打鼓接我,还说隔壁李叔给找了个工作,全村都等着我回去。
"妈,对不起,我可能要晚三天回去..."我硬着头皮说。
电话那头先是沉默,然后是责问,最后是妥协。我妈说:"你们当兵的就是事多!行行行,我把肉先冻上,等你回来再炖。"
第二天,连队在水泥篮球场练习。说是篮球队,其实就是平时打得还行的几个人临时凑起来的。我在老家高中是校队,进了部队后又因为身高被连长拉进了篮球队当主力。
"小赵,这次打输了没脸见人!"教导员递给我一瓶水,"特务连那帮家伙太嚣张了,上次他们连长还跟我打赌说要赢我们二十分以上。"
"您放心,保证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我喝了口水,其实心里一点底都没有。
那两天训练强度大得吓人,连长跟疯了似的让我们一遍遍练战术配合。晚上回宿舍,我胳膊酸得连牙膏盖都拧不开,老王一边帮我拧一边笑话我:"这下好了,等回家那小姑娘看到满身肌肉的你,肯定心花怒放!"
"去你的!"我用湿毛巾砸他,心里却在想:这场球赛真的值得耽误我回家吗?
比赛那天,天不作美,下起了小雨。水泥场地都是水,打着打着鞋底一滑就摔个狗啃泥。特务连的配合明显比我们专业,上半场我们落后十七分。休息时,连长也不骂人,就坐在场边抽闷烟。
"连长,下半场交给我吧。"我擦了把脸上的雨水说。
下半场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浑身像有使不完的劲儿。特务连一个大个子老盯着我,但我就跟打了鸡血似的,三分线外连投三个,全进了。最后两分钟,我一个抢断,带球过半场,假投真传给小刘,他一个漂亮的上篮,反超一分!
终场哨声响起的那一刻,全连的人都疯了,连长激动得抱起我就转圈:"小赵,你小子行啊!"
我们成了全军区第一支在篮球赛中击败特务连的普通连队,当晚食堂加了鸡腿和啤酒庆祝。我才不管什么荣誉不荣誉,心想着明天总能回家了吧。
结果颁奖仪式后,一个戴着大檐帽的首长过来了。
"这小伙子身体素质不错,投篮姿势很标准啊。"首长问连长,"是要退伍了吧?"
"是啊,原本前天就该走了,硬是留下来打完这场比赛。"连长满脸骄傲。
首长看着我说:"小伙子,考虑来军区体工队吗?正好缺前锋位置的人才。"
那一刻,我脑子"嗡"的一声。体工队啊!那可是专业运动员待遇!我身边的老王用胳膊肘戳我,小声说:"赵子,这可是好机会啊!"
当晚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墙上贴着我家的全家福,爸妈在玉米地里笑得灿烂。我想起村里人都等着看我回家的风光样子,想起可能等着我的工作机会,也想起那个据说专程回来见我的姑娘。但转念又想到体工队的机会,想到打篮球时那种全场欢呼的感觉。
"老王,你说我该咋办?"我问上铺的战友。
"废话,留下啊!回家当农民有啥出息?"老王叼着烟卷说,"你再想想,咱们这批退伍的,回去能有几个好工作的?大多都是回家种地或者进小厂。"
第二天一早,我敲开了连长的门。
"连长,我想试试体工队。"我硬着头皮说。
连长脸上露出我从没见过的笑容:"我就知道你小子会这么选!走,咱们去找团长。"
就这样,因为那场推迟三天的篮球赛,我留在了部队。该退伍的战友们都走了,老王临走时把他那半包珍贵的黄鹤楼塞给我:"等我回老家,给你寄腊肉吃。"
给家里打电话时,我妈先是大吵大闹:"孩他爸都去牛头山给祖宗上香了,说是感谢祖宗保佑你平安回来!这下可咋整?"后来听说我能进体工队,情绪才好转:"那行吧,反正你爸在电视上最爱看篮球比赛了,以后能看到你打球,他肯定高兴。"
在体工队的日子比连队苦多了。每天早上六点起床跑十公里,然后是三个小时的体能训练,下午全是战术训练和实战。冬天室外训练,手冻得跟冰棍似的,但我从不喊苦。
第一年就参加了全军比赛,我们队获得第三名,我还被评为"最佳新人"。那晚我兴奋得睡不着,给家里打电话,爸爸在电话那头难得地夸我:"儿子,你比我强,我为你骄傲!"
五年后,我转业到了地方体育局工作,成了一名基层教练。带着孩子们打球时,我常感慨命运的神奇。如果当初连长没留我打那场比赛,如果我没被首长看中,我现在可能还在老家的小厂里,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
现在想来,那场改变命运的篮球赛,那个耽误我三天的决定,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每次带队参赛,我都会对队员们说:"拼尽全力打好每一场球,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哪一场比赛会改变你的人生。"
退役后回老家过年,我妈还会笑着说:"当年那锅红烧肉冻了又热、热了又冻,最后还是让你爸吃了。"而爸爸总是笑呵呵地补一句:"那肉没白吃,换来了我们村第一个篮球明星!"
许多年过去了,每当看到电视上的篮球比赛,我都会想起那个雨天的水泥球场,想起连长说的那句话:"小赵,就耽误你三天。"谁能想到,这短短的三天,却让我的人生走向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师友们,这个故事最打动你的地方在哪里?
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