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0日,中国日报网刊发巴西总统卢拉题为《除了多边主义,别无选择》的署名文章。文章提到,必须坚持外交手段才能重建真正的多边主义架构,以回应人类对未来自身命运的担忧。“唯有如此,我们才能避免贫富差距的进一步分化,避免战火的肆意蔓延,避免我们的地球走上自我毁灭的不归路。”
文章表示,2025年本应是庆祝联合国成立八十周年的重要时刻,但2025年同样可以被历史记录为自1945年所建立起的国际秩序崩塌之年。
裂痕其实早已显现。从入侵伊拉克和阿富汗,到干预利比亚内战,部分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滥用不正当武力的行为已屡见不鲜。对于加沙地带上演种族灭绝行为的袖手旁观,更是对人类最基本价值的背弃。无法弥合分歧的现实,助长了中东地区冲突的升级,包括最近对伊朗进行的袭击。
强权政治威胁多边贸易体系。关税战冲击全球价值链,造成世界经济陷入滞涨的泥潭。世贸组织被边缘化,多哈回合被人们遗忘。
2008年的金融危机揭示了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失败,但世界依然被困在紧缩政策的窠臼中。各国选择优先救助富人群体和大型企业,却牺牲了普通民众和中小企业的利益,这进一步加剧了全球的贫富差距。在过去十年中,全球最富有的1%人群积累了33.9万亿美元的财富,是全球脱贫所需全部资金的22倍之多。
国家的行动能力遭遇扼杀,最终导致对公共机构的信任危机。社会的不满情绪成为极端主义叙事的温床,威胁民主制度,煽动仇恨为政治牟利。
许多国家本可以投入资源以推动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但却选择削减国际合作项目。这导致目前可用资源严重不足,融资成本高昂,手续繁琐,且融资条件脱离当地现实。
文章强调,“我们讨论的并不是施舍,而是数个世纪以来对亚非拉人民的剥削、干涉和暴力行为的纠正。在当今全球GDP总量超过100万亿美元的世界中,依然有超过7亿人忍饥挨饿、生活在缺电无水的困境中,这是绝对不可接受的。”
文章表示,碳排放问题的历史责任在于发达国家,但受到气候变化影响最深的却是贫穷国家。2024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这表明现实情况的发展已远远超过《巴黎协议》规定的框架。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京都议定书》被自愿减排目标所取代,哥本哈根气变大会上发达国家承诺提供的每年一千亿美元气候资金,至今尚未兑现。而北约最近宣布增加军费开支,更让这一承诺变得更加遥不可及。
那些对于国际机构提出的攻击,忽视了多边体系为人们生活带来的好处。时至今日,天花被彻底根除、臭氧层得以保护,工人权利在大部分国家获得保障,这些都离不开国际机构所做出的贡献。
在两极分化日益加剧的时代,“去全球化”之类的说法已经司空见惯。但人类共同的生活不可能被“去全球化”。我们没有足够高的围墙来维护被暴力和贫困包围的和平与繁荣之岛。
今天的世界已与1945年大相径庭。新的力量崛起,新的挑战抬头。如果今日的国际组织显得无能为力,那是因为它们已无法反映当今世界的现实。集体领导的缺位,导致单边主义和排他性行动愈演愈烈。解决多边主义危机的办法从来不是放弃多边主义,而是以更加公正、更加包容的方式对其进行重构。
无论是去年担任二十国集团主席国,还是今年担任金砖国家和COP30会议主办国,巴西一直是如此践行这个理念的,并始终致力于推动国家间的合作,以向世界证明:即便在不利的形势下,也能在分歧中找到共识。
文章结尾呼吁,“我们必须坚持外交手段,重建真正的多边主义架构,以回应人类对未来自身命运的担忧。唯有如此,我们才能避免贫富差距的进一步分化,避免战火的肆意蔓延,避免我们的地球走上自我毁灭的不归路。”
来源:中国日报网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