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培公是《康熙王朝》中的重要人物之一,因足智多谋被康熙所信任,多次为康熙化险为夷。特别是他见到宫里的蜡烛没有捻子,便推断出太监将要叛乱更是让人拜服。 其实早在审理黄敬一案时,周培公就有预感宫内暗潮涌动,太监很可能要作乱,只是不知道具体时间。而他恰巧发现蜡烛没有灯捻子则是太监们还未发出的信号弹。 康熙登基之初,清朝统治并不稳固:内有鳌拜等权臣,外有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还有明朝的朱三太子朱慈炯,这些人都对康熙虎视眈眈,特别是后者更要置康熙于死地。

康熙除掉鳌拜后不久,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掀起叛乱,席卷半壁江山。此时,朱三太子认为时机已到,意欲同吴三桂联手合作。不过由于双方条件没有谈拢,朱三太子只能单独行事。 朱三太子是崇祯皇帝的儿子,明朝灭亡后他在外潜伏多年,矢志反清复明。他在紫禁城内安插了许多眼线,绝大多数都是宫内的太监。他计划利用康熙全力应对三藩之乱时,组织宫内的太监在夜晚发动突然袭击,擒杀康熙。然后亮明身份,号召天下义士反清复明。 在太监作乱之前,朱三太子就买通了黄敬利用歌女毒杀康熙,不过计划泄露。这时周培公已经在宫中嗅到了不一样的气味,他知道太监会生变,只是不知道具体的时间。而当晚,周培公和其他重臣在宫中商议。恰好屋内蜡烛即将燃尽,周培公便吩咐太监换蜡烛。

太监拿出十几根蜡烛,周培公随手点了一根,发现点不着,一看是没有灯捻子。又换了好几根,还是如此。正当其他大臣还以为是这批蜡烛质量不好的时候,周培公走到门口对胡太医说,当心小心太监作乱! 果不其然,当蜡烛燃尽的时候,作乱的太监便拿出刀剑从四面杀出。亏得周培公这一喊,胡太医才不至于措手不及,并成功扑灭了这场变乱。 那为何周培公看到蜡烛没有捻子就知道太监要作乱呢? 因为蜡烛是由宫内太监保管的物品,只有太监才能经手。偶尔有一两根蜡烛没有灯捻子也很正常,不过连着十几根都没有,就说明大有问题了。 因为蜡烛是宫中的照明工具,这批蜡烛都没灯捻子,必然宫内会同时陷入一片黑暗,这对于太监来说是非常明显的信号弹,而其他人则不以为然。这些太监一看灯灭,便趁势作乱。

亏得周培公心思缜密,看出了其中的破绽,不然康熙真是难逃此劫。事后,周培公得到重用,但最终还是兔死狗烹,因满人的反对,被康熙发落到苦寒之地,染病而亡。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