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
巴西官方突然宣布了!
当地时间10月8日,巴西全国谷物出口商协会发布最新预测,2025年1月至10月巴西大豆出口总量将突破1亿吨大关,达到1.022亿吨,超过此前2023年全年创下的最高纪录,预计全年出口量将达1.1亿吨。协会数据显示,中国是巴西大豆的最大买家,今年截至目前,巴西79.9%的大豆出口至中国,仅9月份就有650万吨大豆销往中国,占当月出口总量的93%。
在我看来,巴西这次破纪录的出口数据,不是农业技术的突破,而是一场由关税战引发的全球供应链大转移。
说白了,美国自己把市场份额给丢了。今年4月中国对美国大豆加征125%关税后,美豆到岸价飙到每吨1026美元,巴西大豆才580美元,显然,这种近乎一倍的价差让采购决策变得毫无悬念。
回看2017年,中国从美国进口大豆还占总量的34%,到2024年已跌至21%,现在更是基本停摆。这种转变不是偶然,而是贸易壁垒政策适得其反的必然结果。
我觉得,背后是巴西早就准备好的后手。过去十年中国向巴西港口和铁路投了巨资,双方的合作早已超越简单买卖,而是在构建能抵御外部冲击的战略通道。就像下棋到了中盘,当主攻路线被堵死,早就准备好的另一条线立马派上用场。巴西种植面积从1993年的1060万公顷扩到2023年的4460万公顷,预计2025-2026年度还要扩到4820万公顷,配合单产提升至创纪录的3560公斤,这产能简直是冲着中国市场来的。美国农民现在恐怕才意识到代价有多大,2018年贸易战一开打,对华出口就断崖式下跌90%,七年过去,市场这张牌已经被巴西抢走了。
真实的算盘可能更深远。中国现在大豆进口巴西占比超70%,表面看依赖度高了,但实际上这种多元化策略正在开花——除了巴西,阿根廷、乌拉圭等南美国家份额也在增长,反倒把鸡蛋都放美国一个篮子的风险彻底规避了。明显,供应链转移一旦形成就很难逆转,美国农民短期靠补贴撑着,但失去的市场,还拿得回来吗?
大家对此怎么看?聊一聊。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