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斯维加斯夏季联赛开打,在一个周末的时间里,杨瀚森完成背靠背两场比赛,初战技惊四座,次战稳步前进,可以说为自己的NBA生涯开了一个好头。
两场比赛,杨瀚森得分都稳定上双,有从外线持球的单打操作,有低位篮下利用身高的强吃,有挡拆下顺以后举火烧天的单手劈扣,甚至还有一点幸运的三分进账。当然比起得分,他在传球上的想象力和精准度更为人所称道,连美国球迷都忙不迭地为此发出赞叹,一时间已经坐实了“中国约基奇”的名号。
当然,作为一个在美国甚至都没到合法饮酒年龄的小伙子,杨瀚森也暴露了自己的短板,他的手臂力量、弹速都让他在保护篮板球时颇为吃亏,脚步移速作为大型化中锋也难免遭遇挑战,更为严重的还有体能问题:连续两场比赛,我们都看到了杨瀚森在比赛中大口喘着粗气的画面,赛后的球员通道里,杨瀚森不断摇着头感叹着,“我天,快跑废我了。”
但杨瀚森能带给中国球迷一整个周末久违的愉快体验,他所带来的新鲜感还远不止于此,相信无论是屏幕前的各位,还是在现场的我们,都能感受到这位大个子身体里有一个不被束缚的灵魂,正是这样的状态,让杨瀚森如今在中美两国都已经圈粉无数。
在打完对阵灰熊的比赛后,满脸疲惫的杨瀚森依然是在混采区被留得最晚的那一个,他耐心地回答了很多问题,并且一如每次采访,总会留下些金句引起病毒式传播。比如在被问到第二天如何恢复体能时,杨瀚森说,“吃饱,睡好,不打游戏。”这句话也被翻译Chris精妙地加工成:Good food,good sleep,no PS5——既保留了杨瀚森原答案言简意赅的特色,同时也让他加盟开拓者发布会上玩PS5的名梗得到了延续。
在感叹杨瀚森有一个出色的翻译刘禹铖之余,我们或许回过头来才会想起:刚过20岁生日的杨瀚森,为什么总能在接受访谈时穿破语言的隔阂,依然营造出自己放松、有趣、大大咧咧的形象?用流行话术来说,如今杨瀚森身上的人物弧光是相当饱满的。
老艺术家在自己的社媒上已经发出了感慨,他对杨瀚森身上的松弛感印象最为深刻,和此前他所亲历过的老一辈中国球员闯荡NBA时大为不同:大郅,大巴,大姚,老杨同志用中国人传统的“温良恭俭让”来形容他们。
那么或许,杨瀚森和前辈们的不同,首先正是因为所处的时代不同。
21世纪初闯荡NBA的中国三大中锋,被外界形容为“移动长城”,给篮球世界留下了有关中国的初印象。但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待,不仅是这些球员们当时让美国感到陌生,外面的世界对彼时的中国球员而言也是完全陌生的,他们需要在黑暗中摸索,打拼,自己去寻找很多问题的答案。无论是成长时的年代背景,还是来到海外他乡的陌生环境,都会激起中国球员强烈的自我保护欲。
但杨瀚森不同,虽然成长在孔孟之乡,但作为一个2005年出生的球员,首先我们就应该认识到,他所成长的时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早已腾飞,而世界的距离已经被极速抹除。
如果说这样的形容过于宏观,我们或许可以举一些例子。
杨瀚森为什么能够在英文还不够好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在NBA环境里生活得相当自在?除了刘禹铖的帮助,在拉斯维加斯我们见证到的,是杨瀚森身边几乎具备了一个完全可以说中文解决任何事情的工作环境。
NBA方面,就有大量的中国面孔在负责杨瀚森相关事宜,他们负责对接媒体需求,满足甲方客户,还有本身就要产出杨瀚森相关的社媒内容;开拓者方面,同样也有球队中文社媒的工作人员们,已经成为球队的正式工作者,在帮助球队产出的时候,也扮演着杨瀚森和队伍沟通桥梁的角色;当然还有更大群体的媒体工作者,有一些球迷们已经比较熟悉,从杨瀚森选秀前就已经从国内出发长期陪同,可以说见证了小杨迈入NBA的全过程,还有不少当地的留学生群体,从波特兰到拉斯维加斯成为了可以随时加入工作的生力军。
如果各位还记得,老杨同志当初的重要人生履历,就是他曾经陪伴过三大中锋相对孤独闯荡美国的岁月,但在杨瀚森的时代,他没有一刻是绝对孤独的,20多年前的NBA球队根本不需要中文社媒工作者,也没有那么多在互联网上可以随时找得到的留学生群体。他们的存在,让杨瀚森生活在一个虽然身处美国,但却时刻看得到中国人面孔的时代。
成长经历也赋予了不同时代的年轻人以不同的自信。
曾经的中国运动员,在接受采访时总是小心翼翼,生怕说错一些什么。但在杨瀚森之前,我们早就看到了很多新时代运动员已经改变了:从泳池里的傅园慧到潘展乐,他们总是大大方方,霸气十足地在说话;还有网球世界里的郑钦文、张之臻、王欣瑜,出色的语言能力和独闯世界的经历,则让他们从容以对,随时都敢拿各种各样的话题开玩笑。
杨瀚森的成长经历在中国孩子中不算特殊,但和20年、30年前的教育环境相比,他们显然是更不被束缚的一代。当然需要补充的是,不被束缚的环境并不是完美的,杨瀚森同时代的太多中国球员,因为不被束缚而轻易地放飞了自我,他们提前拥有了超乎自己实力的自信心,而杨瀚森则不仅有着这一批球员中最高的天分,同时也几乎有着刚好的自我约束。
在身为一个e人的同时,杨瀚森又是一个恋家的宅男,在接受孟超采访时,我看到他提起最近在波特兰找房子安家的段落时,简直已经两眼放光,即便在青岛队时期他也没有经历过可以自己拥有一个家,然后随意布置装点它的权利,但当他在首轮被开拓者选中后,孩子这样的梦想轻易变成了现实,此外各位一定也已经知道了,如今杨瀚森已经拥有了一段甜蜜的感情,在私生活上非常地简单纯粹。
与此同时,在开拓者对待杨瀚森的态度上,同样也给予了他在场上场下都不受束缚的环境。
在赛场下,杨瀚森显然是2025年他们夏季联赛阵容里地位最高的球员,作为13人报名名单中唯一的本年度中选新秀,队友D.J.卡顿在一个节末压哨投篮时没看到杨瀚森要球的手势,节间赶紧跑去和小杨握手的画面已经成为了大家津津乐道的名场面,但杨瀚森所得到的重视还远不止于此。
在开拓者训练课后的官方采访时间,来到摄像机前的卡莱布·乐福,作为昔日的全美五星高中生,NCAA大学篮坛的顶流明星,却被开拓者当地记者追着问道,“你现在和瀚森关系怎么样啦”、“你有没有学一些普通话啊”、“你在亚利桑那虽然有这么多国际球员,但是不是都没哟见过这阵仗啊”。包括在开拓者队比赛时,ESPN将到现场围观的比卢普斯、卡马拉、克林根等教练球员请到话筒前时,无一例外地都被问及了有关杨瀚森的问题。
所以当我在酒店偶遇比卢普斯时,他对一个中国人单刀直入地问他有关杨瀚森怎么样已经毫不意外,甚至还在分别时主动和我这个陌生人碰拳告别。
那么在球场上,感谢杨瀚森自身所具备的能力,也使得他拥有了在夏联开拓者队内极高的战术地位。
从整个夏联开拓者第一回合的设计,用一个梯次掩护,让小个子们连续给杨瀚森设置掩护为他挡出接球空间,随后由他的弧顶持球来寻找队友的切入就能看出,杨瀚森就是开拓者夏联的头号人物。
于是杨瀚森可以在多个维度去参与比赛,他能在低位要球单打,他能在挡拆后顺下接球,而当他来到弧顶发牌时,我们更能看到他自信地指挥队友,如何来彼此设置掩护,如何来创造随后的切入机会,这样的自信源自于他的传球能力和外向性格,而当他的手动指挥屡屡见效后,队友们也自然进入了愿意听从的状态——毕竟谁不想在篮球场上轻松得分呢?现在听从杨老师的指挥,咱们就能立刻拥有上空篮的机会,那何乐而不为?
这是和同时代其他中国球员相比,比如性格可能比杨瀚森还外向的崔永熙所无法具备的,不管是已经发起冲击的小崔,还是计划着重返美国的曾凡博,到了NBA环境下可能都不得不简化工作,向一个3D锋线转化。但杨瀚森,因为他的身高和技术天赋,却能够继续扮演他所熟悉且喜爱的司令塔角色,于是杨鸣指导和我在解说席上才有了那段“夏联其他所有中锋都是牛马,只有他是领头杨”的对话。
所以,杨瀚森的个人能力,天然性格,比赛方式,球队地位,所在环境,这一切共同缔造了杨瀚森在夏联的完美开局。这个完美,并不是他个人表现有多么上天入地,而是在他坚实迈出前两步的同时,我们仿佛已经看到,他接下来走出的每一步,都已经有了方向。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