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台海爆发冲突,澳大利亚是否愿出兵?”7月13日,澳大利亚国防工业部长帕特·康罗伊在澳广播公司(ABC)节目中面对这个尖锐问题时,斩钉截铁的回应:“我们不会讨论假设性问题。是否出兵,只能由当时的民选政府决定。”这一表态直接回应了美国国防部近期的施压。五角大楼“三号人物”、国防部副部长埃尔布里奇·科尔比数月来频繁向日澳官员施压,要求两国明确“台海冲突中的角色定位”,甚至推动其做出“明确军事承诺”。

科尔比的施压引发日澳两国官员“集体惊讶”。一名知情人士直言:“美国从未对保卫台湾作出任何保证,却要求盟友承诺自己都不愿做的事,实在过分。”更深层的矛盾在于,美国试图让盟友充当“台海冲突急先锋”——五角大楼希望日澳“打头阵”,美军则在后方提供支持,形同“代理人战争”模式。而且,科尔比曾在3月国会听证会上称“台湾并非美国生死攸关的利益”,明确承诺保卫台湾“成本大于收益”。

美要求澳大利亚表态,战时是否愿出兵台海,澳当局的回应斩钉截铁

7月13日,澳大利亚与美国在悉尼港启动代号为“护身军刀”的联合军事演习

美国防部副助理部长奥斯汀·达默更露骨表示:“即便台湾失守,美国民众照样能过得不错。”一边贬低台湾的战略价值,一边强推盟友冲锋,美国的“双标”暴露无遗。康罗伊的拒绝实则是澳大利亚国家战略的连贯体现。尽管康罗伊声称担忧中国“在太平洋建军事基地”,但澳政府仍坚持“不在中美间选边”。因为澳大利亚通过过去几年中澳关系遇冷的经验教训,已经清楚了自身的定位。就在康罗伊表态前一天,访华的澳总理阿尔巴尼斯在上海直言:“与中国保持良好关系,就意味着澳大利亚有就业机会。”阿尔巴尼斯此行访华7天,足迹遍及上海、北京、成都三城,聚焦贸易、旅游与清洁能源合作,正推动两国关系向纵深发展。

但科尔比显然错估了形势,他的行动本质是特朗普“优先主义外交”的延伸,其主张通过区域国家联盟“消耗中国”,而美国仅需提供支持。他理想中的“反华联盟”包括日韩、印度、东南亚多国,甚至鼓吹“联盟成员无需自认在联盟内”,试图以模糊绑定裹挟盟友。

美要求澳大利亚表态,战时是否愿出兵台海,澳当局的回应斩钉截铁

然而现实给了当头一棒。首先,科尔比要求日本将国防开支从3%增至5%,直接激怒首相石破茂;而澳大利亚拒绝为假设冲突背书,坚持“国家利益高于同盟政治”;另外,东南亚越南、马来西亚等国被美列入“理想盟友”名单,却始终拒绝站队。盟友的抗拒揭示一个真相:美国“以实力求和平”的口号,正被解读为“以盟友为代价求霸权”。

澳日两国核心盟友拒绝对华“预设敌意”,可能削弱美国在印太的军事威慑力。阿尔巴尼斯访华期间见证澳旅游局与携程签约,并推动绿色矿产、清洁能源合作。中澳自贸协定十年间贸易额增长超一倍的事实,使经济纽带成为比安全胁迫更可靠的关系压舱石。另外,若美持续施压,日韩澳可能加速“战略自治”。正如澳国立大学教授休·怀特所言:“亚洲国家不愿为美国利益牺牲自身繁荣。”

美要求澳大利亚表态,战时是否愿出兵台海,澳当局的回应斩钉截铁

当澳大利亚25%的出口依赖中国市场,当中国游客养活百万就业人口,任何将澳拖入台海冲突的企图,都是对经济民生的背叛。真正的同盟从不是主仆契约,而是利益与尊重的共生体。当“美国优先”变成“盟友牺牲”,再坚固的盟约也终将崩解。而堪培拉的这次拒绝,不过是主权国家回归理性的一声钟鸣。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