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关税战打到现在美国赢了吗
6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朋友们好我刚从美国回来。在美国停留了八天,此行兼顾个人休假、探亲、访友与学术访问,有两个感想想与大家分享。
第一个感想,若用一个词高度概括当前美国经济,那便是“过热”。
美国经济过热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物价居高不下,二是劳动力极度短缺。
关于物价高,我做了几组对比:在国内售价60元人民币的灯,在美国密歇根州一家名为“meijer”美国连锁超市品牌的商店,该店售价24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70元;国内50元人民币的小台灯,在该店售价13美元,折合人民币约90元。
这已经是当地最低价格但比我们国内物价还是贵很多,为什么美国现在也不敢对中国刻意征收太高的关税?因为关税高了以后他们仍然需要中国的产品,而高关税很大程度上被转嫁给美国的消费者。
为方便访问同事与教授,我住在校园内的酒店,其价格是上海陆家嘴五星级饭店的两倍。即便价格高昂,服务质量却很差:我入住五六天,白天几乎无人打扫房间,后来我提出需要打扫房间,向服务员讲英语沟通,对方却无法理解,最终需通过手机将我的英语翻译成西班牙语,再将西班牙语翻译成英语才能沟通。
如今美国服务业从业者中,有大量新移民,暂不论其移民身份合法与否,美国市场因劳动力短缺只要能基本使用英语便可上岗,导致服务效率极低。
在美国期间,我帮亲戚在宜家购买家具,有一件家具需订货,却迟迟未到。亲戚无奈之下在宜家选了另外一件替代品,结果想找人安装却找不到人,只能自行安装,可家具图纸又不全。
他拨打当地宜家服务电话无法接通,灵机一动,拨打了中国宜家门店电话,很快接通后工作人员迅速讲清了安装方法。
因此这并非语言问题,而是工作人员能力差异,我当时也向中国宜家工作人员表达了赞赏。实际上,我们在国内已习惯了高素质的劳动力服务,到美国后明显感受到差异。
由此可推出一个结论:依据基本辩证法,美国经济不可能一直过热。当经济降温,比如关税增加导致物价进一步上涨、消费下降后,美国对中国的怨怼情绪可能会加剧,对此我们需做好思想准备。
第二个感想,美国经济之所以能保持活跃,核心依靠两个圈子。
第一个是“科技+金融”圈,即华尔街与硅谷的结合。这个圈子能吸引全球资金,英伟达、微软等科技公司,以及其他国家的科技企业赴美上市,都促使外资持续涌入。大量外资流入推高了美元汇率,这也是以人民币计算物价时美国商品价格偏贵的原因之一。
第二个是消费侧。美国居民消费占总支出的60%至70%,且这部分消费中,服务型消费占比极高。
我在美国期间观察到,高速公路上车流不息,商场、餐馆、酒店都十分热闹,即便价格高昂的酒店内,酒吧也客流旺盛。中国为美国提供大量物质产品,而美国人则专注于服务型消费,形成了活跃的消费氛围。
需要说明的是,我并非全盘认同美国模式,只是认为我们应借鉴其在服务型消费与消费经济方面的成功经验。
当前,我国在这方面存在明显不足:社会整体缺乏放松的消费氛围,人们过度投入工作、陷入内卷,普遍处于紧绷状态。这种状况导致我国经济循环不畅,消费难以有效提振。
在此我感性呼吁:社会各界及政策制定部门应认真研究美国的相关经验,着力发展消费经济与服务经济。若能实现这一目标,我国经济结构将更趋平衡——既拥有强大的物质产品生产能力,也具备活跃的服务型消费市场;经济活力将显著提升,百姓的精神面貌我相信也会迈上一个新台阶。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