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这样“装进”灵山港

流域两岸新增民宿、农家乐103家,年吸引游客200万人次,旅游收入18亿元

初夏走进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灵山港,碧水绕村、白鹭蹁跹,目之所及皆是灵动与生机。

15分钟亲水圈、水美乡镇、未来乡村彰显创新发展;历史文化街区、凤翔洲水文化公园诉说盛世芳华;水资源深加工产业、数字经济头部企业等落地,续写共富篇章。

灵山港为钱塘江水系一级支流,是龙游的母亲河。2022年5月,灵山港作为浙江省唯一一条河流入选水利部首批7个幸福河湖建设试点之一,由龙游县、遂昌县共同建设,其中龙游县投资1.65亿元,以流域为单元,从“防洪保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五大方面系统治理,主要完成治理灵山港干流和潼溪等支流,河长15.7公里。

在近日水利部公布的2022年全国首批7个幸福河湖项目建设成效评估结果中,灵山港位列全国第一,成为美丽河湖向幸福河湖迭代升级的率先示范。

凝聚合力,共建共管

灵山港幸福河湖建设成效显著,离不开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河湖管理网络。以河湖长制为统领,遂昌、龙游两地建立河湖长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流域上下游两地协作机制,在项目建设、流域共富、管理宣传等方面共建共管。通过签订“流域共治联防共建合作协议”,构建跨市河长制合作平台,开展上下游联合巡河、联合执法等方式,两地形成区域联动协作合力,确保工作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

此外,水利、农业、文旅、体育等各部门也相向而行、融合推进,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各尽其责、协同治理、运转高效的河湖保护治理格局。

两手发力,助推共富

幸福河湖建设需要充足的资金保障,如何充分利用多元资金的杠杆效应实现水利“自我造血”是一门“必修课”。灵山港建设注重将公益性较强、经营性弱的水利项目与收益较好的关联产业有机融合,一体化规划、设计和实施,让水资源带来的经济价值反哺水利项目。

衢州市水利局和龙游县林业水利局在灵山港建设中优化“亲水圈”产业布局,通过建设水文化主题公园,打造天然浴场以及布局露营、垂钓等基地,推动文创、休闲、运动产业入驻。同时,积极撬动优质旅游项目签约落地,通过美丽沿江公路串联六春湖、龙山运动小镇、凤凰洲露营基地等一系列绿水生态旅游项目,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和农民土特产销售增收。目前,灵山港已成为吸引撬动超20亿元民间投资的“黄金河流”,近两年流域两岸民宿、农家乐新增103家,2023年吸引游客200万人次,创造旅游收入18亿元。

数字赋能,提升效能

灵山港的数字化建设中,整合了水利、环保、自然资源等部门数据资源,创新“天、空、地、人”一体化感知网,通过遥感影像覆盖全域、无人机智能巡检等智能化方式开展水域监管。

构建空中巡检网、视频智能识别、流量自动监测、水质监测等信息库,实现涉水事务信息实时监测、多维互联的智能感知。值得一提的是,龙游通APP上线了“亲水圈”服务模块,发布亲水骑行、垂钓、露营等产品,提供均质化水利公共服务,并通过“瀫水云直播”平台,在凤翔洲、小溪滩、六春湖等地24小时展示亲水圈慢生活实况,打造智慧的云端管护和服务。

彰显文化,创新发展

龙游姜席堰由姜村、席村二堰而得名,始建于元代,近700年来持续发挥灌溉作用,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依托“姜席堰世界灌溉遗产”“龙游八塔”等历史文化景点,以“灵动灵山港”为定位,重点打造“世遗之芯”。灵山港建设充分利用堰、石、渠、亭、墙、牌等设施,展示姑蔑、商帮等地方特色文化元素。同时,通过建设研学通道1.6公里、展示廊道2处、姜席堰天然沙盘等,新建水情教育基地、打造“15分钟亲水圈”、搭建姜席堰对外展示窗口,让群众直接参与姜席堰水文化的认知与保护。沿线大南门历史文化街区、溪口未来乡村等节点沿江蓬勃生长,水脉艺术节、“三月三”封堰祈雨等文化活动层出不穷,带动两岸区域均衡发展,形成水文化经济圈。

积极探索水利工程开放共享,将废弃水电站打造成艺术高地,吸引并转化一批艺术爱好者来到灵山港、留在灵山港,由“流量”转化为“留量”,以文化发展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衢州市水利局 王国成 倪嘉慧 供稿)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