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航空业新趋势:汉莎借人工智能“瘦身”,将裁员4000人
11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汉莎航空集团周一宣布,将在2030年前裁减约4000个岗位。与传统的裁员不同,这次调整的重点并非源于市场低迷或盈利压力,而是出于数字化与人工智能浪潮下的业务重塑。公司表示,未来将更多依赖AI和数字化工具来提高效率,同时通过整合旗下各成员航空公司的职能,减少重复工作,从而精简行政类岗位。
大部分裁员将集中在德国,主要涉及后台与行政部门,而非直接影响乘客体验的一线运营岗位。汉莎方面强调,这一转型是顺应行业趋势的必然选择。事实上,数字化在航空业已深刻改变了航司运营模式——从订票、行李追踪、客户服务,到运力调度和燃油优化,AI与数据分析都在不断提升效率,减少人力依赖。
汉莎集团旗下不仅包括德国的旗舰航空公司汉莎航空,还拥有奥地利航空、瑞士国际航空、布鲁塞尔航空以及意大利ITA航空(即阿丽塔利亚航空的继任者)。在集团内部,过去长期存在一定程度的职能重复,例如财务、人力资源和行政管理等部门的交叉。通过整合,这些冗余环节将在未来逐步消失。
从宏观环境看,这一决定并非源自需求不足。相反,汉莎在慕尼黑的投资者会议上透露,目前航空旅行需求依然强劲,而飞机和发动机的供应链却处于紧张状态。这种供不应求的局面,使得航班客座率维持高位,为公司带来可观的收入。换句话说,汉莎此时的裁员,更像是一种“主动瘦身”,以更轻盈的结构迎接未来。
公司预测,到本世纪末,其盈利能力将显著提升。与此同时,汉莎正在推进集团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机队更新计划:到2030年前将新增超过230架新飞机,其中包括100架远程航线飞机。这不仅将改善燃油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也符合欧洲航空业在碳排放和环保方面的转型要求。
从行业角度看,汉莎的举措体现了一个更广泛的趋势:大型传统航司正通过数字化和自动化,减少对高成本人力的依赖,以提升竞争力。尤其在疫情之后,航空公司普遍面临成本压力和环保政策约束,谁能率先在管理和运营模式上完成转型,谁就更可能在未来竞争中脱颖而出。
截至2024年,汉莎航空集团共有约10.17万名员工,全年营收达376亿欧元(约合440亿美元)。公司总部注册地在德国科隆,核心高管与运营部门则设在法兰克福。作为欧洲最大的航空集团之一,汉莎的动向无疑将成为全球航空业观察的重要风向标。
关键点在于,这并不是一场因衰退引发的被动裁员,而是一种因技术进步而产生的结构性变革。未来几年,汉莎能否在保持盈利增长的同时,实现平稳的人员调整,将成为其战略成功与否的关键考验,也将为别的航司打样。
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本账号观点。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