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印度拆解中国零件现尴尬一幕:离了中国造,自家无人机只剩螺旋桨
11197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当印度国防部下令全军装备“剔除中国零件”时,一场黑色幽默正在上演:拆开印军无人机,飞控芯片是深圳造、电机产自浙江、镜头贴着东莞标签——最后只剩螺旋桨勉强算“印度制造”。更讽刺的是,这场声势浩大的“技术切割”运动,恰与印度国防部长赴青岛参加上合组织防长会高喊“区域合作”同步推进,暴露其战略撕裂:一边伸手要合作,一边咬牙去中国化。
“技术换市场”反遭吞噬,中国技术输血养出竞争对手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国特高压技术遭“合法劫持”。保变电气转让印度子公司90%股权后,印度工程师带着全套特高压技术跳槽本土企业,反手用中国技术抢走中企订单。印度政府更以“本地化生产”为名,迫使中企“自愿”转让核心技术,将技术壁垒撕开缺口。
印度工业化真相:口号喊得震天响,离了中国转不动
莫迪政府4年前豪掷230亿美元激励措施推动“印度制造”,结果仅发放8%补贴,超60%企业未达生产目标。富士康300名中国工程师突遭撤离后,苹果印度产能扩张计划直接陷入僵局。
尽管印度宣称“全面排查中国零件”,却尴尬发现一个事实:钨钼金属、复合装甲、火药推进剂超60%依赖中国;号称世界第三的稀土储量,因提炼技术卡脖子,战略储备竟不足3个月。其军工体系宛如宣称戒烟却偷藏中国“工业维生素”的瘾君子。
锁死核心技术,中国已亮出三道“防火墙”
面对印度等国的技术盗窃,我们也开始采取各种措施。
一是立法筑墙:有人大代表正紧急推动《科技安全法》立法,要求动态评估“卡脖子”技术、建立敏感科技出口黑名单,对技术转让实施全链条监控。
二是稀土断供反制。中国启动“稀土人才档案”,锁定核心专家禁止赴印;同时掐紧镓、锗等关键矿产出口,直击印度半导体和军工命脉。
三是一些吃过亏的企业正在撤离止损。富士康撤离技术骨干仅是开始——中资企业正收紧对印技术合作,拒绝“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技术自卫战没有退路,印度军工的“螺旋桨困境”给中国敲响警钟。技术优势的保质期,取决于守护它的铁腕力度。 当美印联手推进半导体、AI、太空技术合作,当印度借美国之力升级网络战能力,中国若再抱持“技术无国界”的幻想,终将面临被动局面。
真理不在口号里,而在东风导弹的射程之内,更在锁死核心技术的密码箱中。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