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舰首次穿越台湾海峡赴南海训练,为何让美英在不到 24 小时内,就紧急派出军舰联合过航台海?

英国派出现役护卫舰参与行动,是真能对台海局势施加影响,还是只能充当 “陪练”?

日本紧盯福建舰动向并急喊 “强化防卫力”,这份焦虑的背后,藏着怎样的战略考量?

而这一连串动作,实则是台海及东亚地区力量博弈的最新缩影。

福建舰南下不到24小时,美英军舰一齐闯入台海,美国按捺不住了?

福建舰逐渐形成战斗力

9月11日,日本防卫省统合幕僚监部率先披露,中国福建舰在钓鱼岛西北200公里海域出现,正前往台海方向,预计首次穿越台湾海峡后、将驶向南海

作为中国首艘8万余吨级电磁弹射航母,这是福建舰首次开展跨区科研试验与训练,其意义不言而喻。

这不仅是航母建造进程中的关键一步,更向外界传递出中国海军远洋作战能力的新突破。

就在福建舰踪迹被确认不到24小时,9月12日,美国 “希金斯” 号驱逐舰与英国 “里士满” 号护卫舰,便以所谓 “航行自由” 为名过航台湾海峡

东部战区随即宣布组织海空兵力全程跟监警戒,有效应对处置。

福建舰南下不到24小时,美英军舰一齐闯入台海,美国按捺不住了?

美舰过航台海

从时间线来看,美英此次行动的 “紧迫性” 绝非偶然。

回顾2019年,中国山东舰在11月17日首次穿越台湾海峡后,仅一个月便正式入列;

如今福建舰的跨区训练轨迹,与山东舰入列前高度相似,美英显然察觉到这一战略信号,试图通过联合挑衅,来抵消中方的战略增益。

而且美军“希金斯”号并非首次在台海挑事,之前它就曾单独过航台海。

而英军 “里士满” 号的参与更显特殊,它与美军联合行动,表面看是美英同盟协同施压,实则暴露了英国海军的力不从心

要知道,“里士满” 号是英国海军仅剩的6艘现役护卫舰之一,近年来英国军费持续缩减,却仍要硬撑着参与远在东亚的军事行动,其 “陪练” 本质不言而喻。

福建舰南下不到24小时,美英军舰一齐闯入台海,美国按捺不住了?

英国 “里士满” 号护卫舰

美英此次联合挑衅,更需放在全球博弈的框架下审视。

当前美国正面临台海、南海、东欧三线承压的局面:

为应对中国在印太地区的军事发展,美军不得不将大部分海军力量调往该区域,直接导致欧洲防务出现真空,乌克兰战场的美军援助物资多次延迟交付;

而英国作为美国的核心盟友,既需在欧洲配合美国对俄施压,又要远赴东亚参与对华挑衅,兵力与资源的分散让其疲于奔命。

这种 “双线作战” 的困境,在福建舰带来的战略牵制下愈发明显。

福建舰此次赴南海训练,看似是常规科研任务,实则是中国海军 “远洋存在预演” 的重要一步—— 打破美军长期构建的 “岛链封锁” 构想

福建舰南下不到24小时,美英军舰一齐闯入台海,美国按捺不住了?

我军双航母编队乘风破浪

此前,解放军组织“环台军演”时,台媒曾披露,面对解放军战机抵近金门“查证”,台军竟无战机及时升空。

这一细节足以说明,在福建舰带来的军力质变面前,美英所谓的 “协防” 承诺,更像一张 “空头支票”。​

福建舰的动向,除了牵动美英神经,也让日本陷入了明显的 “航母焦虑”。

9月12日,日本官房长官林芳正在记者会上直接提及福建舰,宣称 “将紧迫强化防卫力”。

这番表态与福建舰的电磁弹射技术优势,形成了鲜明对比。

福建舰南下不到24小时,美英军舰一齐闯入台海,美国按捺不住了?

日本官房长官林芳正

为了应对这种 “技术代差”,日本近期加速推进 “反击能力” 建设,计划2026年前部署射程超过1000公里的远程导弹。

同时,日本还想将对华监视机制常态化,比如2025年4月解放军环台军演时,日本就曾派出舰机抵近侦察,此次更是第一时间披露福建舰轨迹。

但这种 “以邻为壑” 的做法,反而加剧了东北亚地区的军备竞赛,形成 “安全悖论”:

日本越想通过强化军力寻求安全感,周边国家的防御性举措就越积极,不会给任何挑衅势力留下可乘之机。​

福建舰南下不到24小时,美英军舰一齐闯入台海,美国按捺不住了?

日本打造的反舰导弹

总而言之,从福建舰过航台海,到美英 24 小时内紧急回应,再到日本的焦虑反应。

这一系列事件,清晰地展现出了台海及东亚博弈的新态势:

中国已不再被动应对外部挑衅,而是通过福建舰这样的战略装备,主动定义博弈节奏。

美英同盟看似协同一致,实则暴露了 “心不齐、力不足” 的结构性缺陷。

美国想让盟友分摊压力,英国却连维持基本军力都困难;

日本试图借 “中国威胁” 突破和平宪法,却陷入了军备竞赛的泥潭。

福建舰南下不到24小时,美英军舰一齐闯入台海,美国按捺不住了?

美国和英国的盟友关系出现裂痕

未来,随着福建舰逐步形成战斗力,中国在维护国家主权与地区稳定上的筹码将更充足,而外部势力想通过军事挑衅干扰中国发展的难度,也将越来越大。​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