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碧落千山
编辑|可口枫达
9月28日,花江峡谷大桥正式通车,这座桥面距水面625米的世界第一高桥,以“横竖都是世界第一”的姿态,宣告了中国基建的新高度。
出人意料的事还在后面,这座桥刚方便了中国老百姓,隔着太平洋的那群美国议员就不乐意了,看到中国老百姓十月在放假四处旅游,一个个更是抓耳挠腮,破口大骂。
不过这一次美国佬们骂的可不是咱们,而是那个从10月1日直接开始“躺平”,成了特朗普一言堂的美国政府。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上观新闻纵览栏目】【央视新闻客户端】【环球网】【央视财经】(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世界第一高桥,却成了美国吵架导火索
花江峡谷大桥的通车,不仅是地理上的连接,更是一次技术上的跨越。这座被称为“地球裂缝”的大峡谷,曾让众多国际专家望而却步。
它不只在高度上超越了此前中国自己保持的记录,在技术难度上也达到了新的高峰。面对深达600多米的峡谷,建设团队交出了一份令人惊叹的答卷。
在600多米高空进行主要结构的吊装,那真是需要比穿绣花针还精准。近百节段,超过达2万吨的钢材,哪想到一个自主研发的“智慧缆索吊装系统”,仅用73天就全部完成。
“作为一名美国建筑师,我对这座美丽的建筑印象深刻。”这种来自外国网友专业领域内的认可,或许比任何宣传都更有说服力。
这座大桥打通了以后。以往需要绕行数小时的山路,如今一脚油门便能轻松跨越。就在咱们庆祝通车的几乎同一时刻,大西洋彼岸的红脖子们却在上演另一幕景象。
巴尔的摩,一座很有代表意义的大桥坍塌后,重建工作陷入了政治博弈的泥潭。前任总统拜登信誓旦旦联邦政府要出钱,却立即遭到了保守派议员的谴责。
共和党的丹·穆泽直接是连“离谱”都说出来了,就差指着鼻子骂人了。
马里兰州是由民主党人主导的“蓝州”,这更降低了共和党对紧急拨款的积极性。一些民主党人担心,这种政治对立可能导致国会难以批准联邦解决方案。
于是,一场关于公共安全的紧急事务,演变成了政治较量的筹码。
有美国网友在花江峡谷大桥的报道下评论:“三年建成,真是一项惊人的成就。而在我们这个国家,(加州州长)纽森甚至都搞不定一条铁路线的修建。”
反观纽森主导的所谓的高铁,稀稀拉拉盖了15年别说穿山过河了,短短57英里的轨道通车都难,纯粹是摆设。而且成本还在往上走,1350亿美元说不定都不够。
况且如今因为预算出了问题,连白宫都几乎停摆,就更谈不上考虑基建了。这种对比不禁让人思考:同样是基建,差距为何如此之大?
或许答案就在那位愤怒的美国议员的感慨中:“我们只会搞破坏!” 这句话,无意中道破了美国基建困境的真相——不是缺乏技术,不是缺少资金,而是政治上的分裂与短视。
基建差距,背后不止硬实力
中国基建的实力,不仅体现在国内的一座座大桥、一条条高铁上,更在海外赢得了广泛认可。
在加勒比地区的圭亚那,该国迄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的交通基础设施工程——新德梅拉拉河大桥即将通车。
这座由中国团队设计、施工、建造的现代化桥梁,将大大改变圭亚那首都乔治敦的交通状况,让当地老百姓彻底告别在拥堵的浮桥上排队过河的经历。
大桥通车前夕,圭亚那总统阿里接受专访,高度评价中国在圭建设成果,还通过总台为中国人民送上了节日祝福。
这种来自国际社会的认可,是中国基建实力最有力的证明。
而国内,沪苏湖高铁、常泰长江大桥等,也在这个小长假成了人来人往的热门线路。
以前绕路要1小时20分钟,如今过桥仅需20分钟,基建带来的便利肉眼可见。沪苏湖高铁不仅串起了一路上的四大机场,更推动“空铁联运”迈入现实。
中国与美国在基建上的差距,不仅仅体现在速度和规模上,更体现在发展理念上。
当中国在织密“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时,美国还在为一座坍塌大桥的重建经费争论不休。
目前,咱们的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建成率已经超过九成,覆盖超过80% 的县,服务九成左右的经济和人口。
而美国方面,据《国会山》日报报道,关于巴尔的摩大桥重建的辩论在电视新闻中迅速升温,保守派已经开始抨击在这个问题上投入更多联邦资金的想法。
甚至有人异想天开,提出将大桥修复资金与外国援助计划挂钩。这种将紧急国内事务与外交政策捆绑的做法,显得美国政治的生态是相当诡异。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在基建中体现出的人民至上、效率优先的原则。
在江苏,自9月1日起全省实施的高速公路车辆救援新政——拖车与吊车服务费用全部免收,江苏由此成为全国首个实现高速公路救援拖车、吊车服务全免费的省份。
万一发生了剐蹭,也只需要半小时不到就可以撤场,还不用掏拖车费!
从基建到民生,中国全面进步
中国的基建实力,不仅体现在宏大的桥梁和铁路上,也体现在贴近民生的细微之处。四通八达又宽阔平稳的农村公路,将大家需要的物资输送到每一个角落。
与水网一同延伸、升级的,是支撑乡村现代生活的强劲电能与信息桥梁——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高达99.9%,29个省份实现充电站“县县全覆盖”,14个省份实现充电桩“乡乡全覆盖”。
5G网的普及更是不必多说,不管多偏的地方总有人能上网分享生活。在湖南省安化县田庄乡,互联网还推动了乡村教育的升级。就连曾经最让乡村老师们头疼的英语课,也有了互联网助力。
中国花江峡谷大桥与美国巴尔的摩大桥重建的对比,不仅仅是两个基础设施项目的对比,更是两种发展理念、两种治理模式的对比。
咱们三年多建成世界第一高桥的中国速度,他们却陷入重建计划陷入政治争吵的美国困境;咱们有基建连民心、一路生花的中国温度,他们却只剩下党派利益至上、互相掣肘的美国政治。
有网友在对比中美基建效率时,提到了波士顿的“大隧道工程”:“原计划7年完工,实际耗时16年。最初预算25.6亿美元,最终耗资220亿美元。”
这种差距,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圭亚那总统阿里的点赞,或许是对中国基建最好的评价。而那位愤怒的美国议员的感慨——“我们只会搞破坏”,则从反面印证了中国道路的正确。
从北盘江第一桥到花江峡谷大桥,从贵州的深山谷到加勒比海岸,中国基建正以惊人的速度和卓越的质量,重塑着这个世界的地理连接。
而背后支撑这一切的,是中国和平发展的核心思路——只有建设,才能带来发展;只有发展,才能带来繁荣。
结语
花江峡谷大桥上,车流穿梭,两岸居民的生活因这座桥而发生着巨变。而在遥远的美国,政客们仍在为如何拆完一座坍塌的旧桥而争吵不休。
但美国人的问题还是交给他们自己解决吧,现在该中国人过自己舒舒服服的好日子了。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内容信息源自:【上观新闻纵览栏目】【央视新闻客户端】【环球网】【央视财经】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