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闻泰发布公告称,荷兰政府冻结其子公司安世半导体资产后,10月14日,安世半导体官网又透露了新消息:2025年10月4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出口管制通知,禁止安世中国及其分包商出口部分在中国制造的特定成品组件和子组件。


安世芯片到底火成啥样了

来源:安世官网


上周初,已经有部分安世芯片出现被扫货、抢货、暂停报价的现象,在接连的重大消息之后,现在安世芯片在芯片现货市场已经堪称火热。


阅读本文你将了解:安世的产能情况如何,这次受到多大影响?出现几十K、上百K芯片求购,安世现在在现货市场什么情况,价格和成交情况有哪些变化?咨询安世替代的人变多,安世有哪些产品,哪些公司可以替代,替代难度又如何?




01

疯狂的安世:

几十K、上百K芯片求购满天飞




自10月10日市场上流传“传原产于中国的部分或全部安世芯片被禁止出口”的消息后,芯片现货市场就热闹起来了,部分安世芯片开始逐渐出现被扫货、抢货、暂停报价的情况。(了解安世风波时间线可查看文末“推荐阅读”,这里暂不赘述)


在这种氛围之下,10月12日荷兰政府冻结安世资产以及10月14日安世表示中国禁止其出口在华生产的产品消息进一步催化了原本已经开始火热的市场。


  • 10月12日,闻泰科技发布公告称荷兰政府要求冻结控股子公司安世,不得对资产、知识产权等进行调整,为期一年;
  • 安世半导体10月14日在官网发表声明称,中国商务部本月4日发布出口管制公告,禁止安世半导体中国及其分包商出口在中国生产的特定成品部件和子组件。这也印证了此前的传闻是真的。


市场上最明显的变化,是安世芯片需求和买卖安世芯片的人增多了。


过去一周多,但凡是能看到的一些芯片行业群,都能看到关于安世芯片几十K 、上百K,甚至是KK级的需求,也有一些工厂库存表单在各类群里出货,有些原本不做安世芯片的人也开始参与进来。

安世芯片到底火成啥样了

来源:社交媒体


有安世代理商表示,他们给客户备了不少货,从国庆假期回来第一天就有销售、采购在帮客户抢货,排单交期基本都延迟了,原本交期12周,现在基本要20周,且以最终交货为准。也有其他代理表示,周二的时候已经开始忙疯了。


专做安世芯片的一位芯片贸易商表示,“这些天很多人来问,贸易和终端都有,贸易更多”,另一位贸易商则表示:“询价很多,一半贸易,一半终端,报价比较少,主要在观望行情,也担心出不了货”。


除了内贸需求多,外贸需求也不少。专做外贸的销售告诉我们,需求很多,尤其是欧洲汽车客户的需求特别多,但是碍于出货相关的因素,一直没有办法处理。


同时,也有不少芯片贸易商表示,最近出货的多,但报价的并不多,一般要有明确的TP(目标价),对方才会报价。


从价格上来看,安世芯片的价格都有增长,涨幅翻倍、两三倍甚至更多的都有,有贸易商表示:“有颗我们客户用的物料,我们给客户含税0.25元,市场上报价已经到了未税1元”。也有贸易商表示:“上周0.4元出的一颗,现在市场上的价格已经达到0.8元了”。


相关人士表示,报价是很高,成交可能不一定,具体还是以成交情况为准。


从成交方面来看,部分芯片贸易商表示,最终成交并没有特别多。主要因为变动和价格形势,很多客户基本处于边备安全库存边观望或者纯观望的状态。同时我们也观察到,在本周一、周二的时候,传芯片分销行业电商平台出现爆单情况。


这次事件,对安世的产能和出货可能有哪些影响?


安世的前身是恩智浦的标准件业务部门,目前总部位于荷兰奈梅亨,这里也是其最重要的研发和设计中心。


根据安世官网介绍,德国和英国是安世的制造中心。


位于德国汉堡的晶圆厂从1953年就已建立,现在每月生产超过35,000片晶圆(8英寸当量)。该产量每年转化成700亿半导体,使之成为针对小信号和二极管分立器件的全球最大晶圆厂。


英国曼彻斯特的晶圆厂专门生产6英寸TrenchMOS,是安世的功率MOSFET生产基地。这家工厂目前每月生产24,000片晶圆(8英寸当量)。


组装与测试有三家工厂:位于广东东莞的工厂超过80,000平方米,是规模最大的小信号组件工厂,年产量超过了500亿件;位于马来西亚芙蓉市的工厂主要侧重多引脚和高度多元化封装,每年处理另外200亿小信号和二极管器件;位于菲律宾卡布尧的工厂每年可以处理约10亿件产品。


此外,2020年,闻泰科技的兄弟公司鼎泰匠芯在上海投资了一座晶圆工厂


鼎泰匠芯与闻泰科技的控股公司均是闻天下科技集团。鼎泰匠芯这项投资的总规模超过120亿元,是一座12英寸车规级功率半导体晶圆厂。项目规划产能10万片/月,其中一期4.5万片/月,二期3.5万片/月,三期2万片/月。


这条遍布全球的半导体产业链,每年支撑安世向全球客户出货1100亿颗产品,应用在超过2.5万家客户终端。


此次事件发生之后,闻泰科技董事长杨沐表示:“从直接管理角度,东莞运营受荷兰主体管理;但上市公司子公司、分公司的整体利益最大化是首要原则。”并透露,安世80%封装产能在中国大陆,中国区营收约48%,这部分业务稳健。“整体业务将在优先守稳中国资产和中国业务的基础上,增加海外业务。”


杨沐还表示:“临港晶圆厂跟本次事件无直接关系,因为它是上市公司体系外工厂。相关业务影响还在具体评估中。”




02

安世的“备胎”们

开始忙起来了




在芯片分销商们热闹的同时,终端们也开始不安躁动,最近几天咨询安世替代的客户明显变多。


安世的产品主要有哪些,哪些国产品牌有机会替代,难度大吗?


母公司闻泰的年报显示,安世半导体是全球领先的分立与功率芯片IDM龙头厂商,是全球龙头的汽车半导体公司之一,拥有近 1.6 万种产品料号。


2024年,闻泰半导体业务(即安世业务)来源于汽车、移动及穿戴设备、工业与电力、计算机设备、消费领域的收入占比分别为 62.03%、7.99%、20.60%、5.36%、3.74%。安世90%的产品都符合车规级标准。


产品方面,官网文件显示主要产品分类:双极晶体管,二极管,ESD保护、TVS、信号调节,MOSFET,GaN FETs,模拟与逻辑IC、IGBT。


安世芯片到底火成啥样了

来源:安世官网


安世在各个细分领域均处于全球领先,小信号二极管和晶体管出货量全球第一、逻辑 IC 全球第二、ESD 保护器件全球第一、小信号MOSFET 全球排名第一、车规级 Power MOS 全球排名第二。


2024年,晶体管(包括保护类器件 ESD/TVS 等)、MOSFET 功率管、模拟与逻辑 IC,三大类产品占收入比重分别为 45.49%(其中保护类器件占比11.55%)、38.43%、16.02%。


可以看出,安世的主要产品是分立器件。分立器件是实现电流控制、电压控制、电路保护、调制信号等功能的核心部件之一,主要包括二极管、三极管、晶闸管、MOSFET等产品。


安世芯片到底火成啥样了

来源:洋葱投研


目前,分立器件全球市场的高端产品主要由欧洲、美国和日本厂商主导,除了安世半导体,核心企业还包括英飞凌、安森美、意法半导体、三菱电机 (Vincotech)、威世科技、东芝、富士电机、瑞萨电子和Diodes等。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的《2025年中国半导体分立器件行业市场前景预测研究报告》,我国高端IGBT及MOSFET领域仍面临约40%的进口依赖。


中国本土厂商主要包括华润微、士兰微、扬杰科技、斯达半导、捷捷微电、华微电子等,整体市场集中度较低,但在中低压 MOSFET、二极管等领域已实现规模化供应,且在政策驱动下加速向高端市场渗透。


安世芯片到底火成啥样了

来源:2025年中国半导体分立器件行业市场前景预测研究报告,中商产业研究院


如果从更加细分的功率器件来看,安世在全球功率分立器件公司中的排名逐年攀升,从 2019 年的全球第 11 名逐步上升到全球第3 名,并且连续多年稳居中国功率分立器件公司第 1 名(根据芯谋研究《中国功率分立器件市场年度报告》)。


安世芯片到底火成啥样了


从全球范围来看,根据英飞凌2025财年二季度财报,2024年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占情况如下:英飞凌(17.7%)、安森美(8.7%)、ST(7.0%)、三菱(4.7%)、富士(3.9%)、士兰微(3.3%)、比亚迪(3.1%)、Vishay(2.7%)、东芝(2.7%)、安世(2.6%)。


总结来看,安世的主要产品为分立器件,又以汽车类产品为主。2024年,安世产品收入的56.1%(11.33 亿美元)来自分销,39.7%来自OEM客户,4.3%来自EMS客户。也有市场上的贸易商表示,市场上安世的渠道商并不多,大订单基本是代理和大的贸易商在做,在芯片现货市场流通并不算多


有相关国产品牌代理商表示,现货市场上的安世物料主要在工业、医疗、大家电等领域。


最近几天,有多位客户前来询问安世的替代,以前有一些不愿意替代的工业及医疗客户,现在也开始咨询替代。不过,目前大都还在沟通验证备选方案阶段。


他表示,二三极管基本上都可以被替代,比如老牌的长晶、银河、扬杰、捷捷微、乐山等。像比较热门的74系列的逻辑器件,UTC(友顺)也有替代。


MOSFET替代难度比二三极管稍微大一点,不过不涉及到程序也还好,可能有些电路的阻容需要调整,未必是完完全全pin to pin的。也有功率器件原厂人士表示,MOS管主要关注耐压、电流、内阻、EAS、结电容等方面。有芯片分销商表示,可以替代安世MOS的品牌主要有:维安、新洁能、华润微等。


另有分销商表示,这几天替代品牌的咨询有一些,但不算多,主要还是问安世。


此外,有台媒表示,由于强茂产品线与安世高度重叠,已成为此次安世事件最大受益者。强茂透露,目前确有多家客户洽谈转单事宜,法人预计,非车用产品将最先发酵,最快有望于本季为营收带来增长,明年首季车用相关元件将接棒。


总的来看,目前大部分终端客户还在咨询过程中,但可以感受到寻找替代的意愿,而芯片分销商已经开始活跃,只为做好机会来临前的准备。




03

结 语




过去一周,安世在芯片市场越来越热,不少热门料号出现翻倍涨价,大量的求购出货消息在行业群内涌现。与此同时,国产的替代品牌也被越来越多客户拉进了讨论名单。接下来市场会怎么走?安世的供应能否稳定下来,替代品牌又能不能真正顶上?还有待后续观察。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