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中国古代鞋履中,翘头鞋履因造型独特和内涵丰富成为其中颇具代表性的品类。
       翘头鞋履,即“翘头履”,顾名思义指鞋履前端向上翘起,或鞋头装饰物高于鞋面的鞋履。
       而在古代,翘头履也代表着穿着者的身份……
       那么,我们怎么从翘头履上分辨穿着者的身份呢?


       古代翘头履的变迁
       现代对足部所着之物,皆称为“鞋”,这种称呼自唐代便沿用至今。
       民俗学家的研究成果显示,历史上鞋类的统称曾发生过两次变化,先秦时期称“屦”,至汉魏称“履”,唐以后则统称为“鞋”。
       正如鞋履的叫法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变化,翘头鞋履在历史长河中也经历了兴衰与变迁。


       无论是先秦的“礼舄”还是秦汉的“歧头履”,亦或是魏晋隋唐缤纷各式的翘头履及五代宋明的小头履,不同时期的翘头形式都表现出其独特的时代风貌。
       翘头履发端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始终遵循礼的精神内涵,“服以旌礼”,依礼着服,等级有序,鞋履自然同样具备这一特点。
       汉刘熙《释名》中早有说明:“履,礼也,饰足所以为礼也。”


       作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实用物品,鞋履也是以礼仪为基础的中国衣冠体系中重要的符号性象征。
       “舄履”
       正是伴随着礼制与等级制度产生的,也是中国被穿着时间最长、最具代表性的翘头鞋履,亦被称为“舄”。
       舄是一种浅帮翘头之履,双层底,带有絇、繶、纯与綦等装饰。


       其中,“絇”即为位于履头形状高翘的装饰物,样式同刀衣鼻,即刀剑鞘上“璏”,其端上卷。
       舄的具体形象,可参考唐代阎立本所绘《历代帝王图》中帝王所着鞋履,歧头履始见于秦汉时期,至明代依然还有人穿用。
       湖南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鞋头上翘且呈分叉状的“丝履”,湖北江陵凤凰山号西汉墓中同样出土一双双尖翘头麻履,与《汉书·王莽传》中记载的此类鞋履相符。


       “莽稽首再拜,受缘韨衮冕衣裳,瑒琫瑒珌,句履”,唐颜师古注:“孟康曰:‘今齐祀履舄头饰也。出履三寸。’师古曰:其形歧头。”
       歧头履因鞋头分叉,形似分叉的歧路而得名。
       那么,翘头履是什么时候开始盛行的呢?


       翘头履的盛行
       五代马缟《中华古今注》记载:“至东晋,以草木织成,即有凤头之履、聚云履、五朵履。宋有重台履。梁有笏头履、分捎履、立凤履,又有五色云霞履。”
       可见,这一时期的鞋履样式丰富,尤其是在鞋头上的表现更为多彩。
       流行于南朝齐梁时期的笏头履,其鞋头样式同舄履类似,但为单层鞋底。


       在南北朝时期,因鞋头向上翻卷高翘形如笏板而多称为笏头履。
       样式如现藏于日本正仓院的唐代笏头履,与陕西省礼泉县烟霞镇陵光村韦贵妃墓出土壁画《舞蹈乐伎图》中女子所着鞋履。
       隋唐时期的翘头履在女性群体中异常流行。


       笏头履在这一时期演化出丛头履,其鞋头样式华丽新颖,有的似重叠山状,有的似盛开的花瓣,有的还用金线刺绣褶绉来装饰,多为贵族妇女所穿用。
       如唐代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中,虢国夫人姐妹及幼女端坐于马上,脚下着为丛头履。
       唐人所绘《宫乐图》中一仕女露出的鞋头如花朵盛开,也属于丛头履。


       唐时歧头履盛行于宫中,深得女性的喜爱,相较于汉时的歧头履,该时期的歧头履鞋头高翘,歧头变得圆润,中间凹陷,形如阎立本所绘《历代帝王图》中,侍女脚下所着鞋履。
       有的翘头履鞋头上还有装饰与精美的纹样,如新疆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一双唐代变体宝相花云头锦履,鞋头向上高高翘起并向内翻卷,形状如同卷云,与鞋面的宝相花纹搭配和谐。


       翘头履式微翘头履诞生之时,男女皆可穿着,在历史变迁中逐渐出现阶级化差异,并先后在女鞋和男鞋中淡出。
       翘头履式微在女鞋方面尤为明显。
       魏晋之后,女子翘头履形式多样,翘头样式丰富,而后至五代时期,女鞋翘头中流行小而尖的形式,较唐时的高头大履呈现出另一种截然不同的风貌,此类鞋履可称之为“小头履”。


       南唐顾德谦《弄萧图》中侍女所着鞋履与南唐宫廷画师周文矩所绘《仙姬文会图》中人物所着皆是小头履。
       宋以降,鞋头向着更尖更窄方面发展,如中国丝绸博物馆所藏宋代翘尖罗鞋;还有翘尖小头鞋履,鞋头高翘甚至向后翻折,如《宋仁宗后坐像》与《杂剧(打花鼓)图》中女子脚下所着样式。


       到明代,女鞋中的高头大履鲜有出现。
       从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的一双黄锦绣花鞋看来,鞋子在适应缠足的同时依然保留鞋尖高翘的特征,“小”而“翘”是鞋履的翘头特征在中国古代女鞋变迁过程中最后的折衷表达。
       到清代,满族贵族女性的主要鞋履是马蹄鞋,民间百姓中缠足之风更盛,达到了历史的顶峰,绣花小脚鞋成为这个时期女性的主要鞋履,鞋履翘头的特征就此消失。


       翘头履式微在男鞋方面从宋代始见端倪。
       男鞋方面,翘头履逐渐成为上层阶级的专用品类,平民百姓则只能穿平头鞋履。
       明太祖朱元璋在建立政权之后,尊孔复古,诏“衣冠如唐制”,命令男性效仿唐时习俗穿着靴履,且形成了以靴为主的公服体系。


       舄履制度退却到皇家礼服法令中,《明宫冠服仪仗图》中记载:“明洪武年冠服图……小绶三色同大绶,间施三玉环,朱袜赤舄。”
       男鞋中的翘头履仅以歧头、笏头两种形式最为常见,笏头履形如肖像画家曾鲸所绘《张卿子像》《葛震甫像》中人物所着鞋履,唐寅《斗茶图》中一地主阶级人物穿着歧头鞋履。


       此时的翘头履,样式简洁且无装饰,平淡无奇。
       清军入关后,满族成为中原大地的主人,实行“十从十不从”的措施,满族服饰随即取代了汉族服饰的地位。
       由于骑马等活动需要,靴子成为了男性主要穿着的鞋履,日常男鞋中也再难见到翘头履。


       中国衣冠自古便是上衣下裳,躯干服饰多以裙袍为主体,翘头履似乎与这种服饰体系存在着一种相辅相成的作用。
       裙袍下摆长至掩地,上翘的鞋头恰好可以自然地托起下摆,避免人在行走时因踩到下摆而跌倒。
       这种功能性使翘头履成为“礼”的一部分,并随着历史的演进,翘头履逐渐被附加上其他意味。


       穿着翘头履的人物,其身份也在这个历史进程中不断地发生变化,隋唐与两宋是翘头履穿着者身份有着明显差异的两个时期,尤其是宋代以后的穿着者身份变化导致了鞋履翘头特征逐渐地消失。
       穿着者身份的自上而下翘头履作为上衣下裳的搭配,在先秦时期的穿着者多为社会上层人士,即帝王、贵族等。
       随着纺织技术的进步,这种上襦下裙的着装逐渐向平民阶层过渡,因而这种具有功能性的翘头履也随之进入到大众阶层。


       从出土壁画与传世绘画中可见,自汉魏之后,直至唐朝,翘头履的穿着者身份已不局限于上层人士。
       山东省东平县物资局号墓出土的新朝至东汉年间的壁画中一方相氏赤足穿着笏头履,发须张扬,肌肉发达。
       唐代阎立本《历代帝王图》中各朝帝王身后的侍女、侍从也可穿着歧头或笏头鞋履,甚至陕西省礼泉县烟霞镇陵光村韦贵妃墓壁画《舞蹈乐伎图》中的舞姬亦着笏头履。


       尽管翘头履在宋之前,已为不同阶级与性别所接受,但可见其样式风格依然为高头大履。
       穿着者身份的由下返上宋时新儒学的流行使得整个社会更加注重“礼”的存在。
       唐时男性着“胡靴”的风尚已不在成为主流,翘头履恰好作为“礼”的象征又回归至男性着装之上。


       与此同时,礼制中那严格的等级制度就已决定,翘头履并不表示任何阶层都可以接触的存在。
       纵观宋代传世绘画作品发现,翘头履几乎是社会精英人士的礼制性服饰,尤其是脱胎于舄履的笏头、歧头式样,更是成为宋之后男性精英穿着的唯二样式,唯有神仙形象中可见女性穿着。
       在女性着装上,高头大履的风气悄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象征着“小而美”的翘尖小头履,并逐渐发展成为“三寸金莲”的缠足鞋,直至翘头特征消失。


       翘头履经历了从精英到平民再到精英的由上自下又由下返上的一个过程,其重要的时间节点在唐宋两时期。
       尤其是宋代翘头履,高头大履样式成为男性精英阶层的专属象征,女性翘头履独剩小头样式,并逐渐失去翘头特征。
       宋时发生这种转变,有几点原因,隋唐以后缠足之风的流行缠足之风的流行导致女性鞋履向着“小头”的方向逐渐发展。


       缠足风气发端于隋唐时期,但在民间尚未流行,仅见于宫廷,直至宋宣和年后推广于民间,《枫窗小牍》载:“汴京闺阁,宣和以后花鞋弓履,金虏中闺饰复尔。”
       《宋史·五行志》中对于缠足的描述:“理宗朝宫人束脚纤直,名曰‘快上马’。”
       苏轼《咏足》一词中同样也有对于“小脚”的描述:“偷穿宫样稳,并立双趺困。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


       自宋之后,缠足之风愈发兴盛,女性将脚缠裹起来,足尖变小之后,所穿鞋履为了适应这种脚部形态,自然呈现出区别于其他正常鞋履的样式。
       因此,符合缠足的翘尖小头鞋便应运而生。
       同时,鞋头变小也与宋代官方审美风尚有关,《宋史》记载宋太祖喜爱质朴自然的风格:“帝性孝友节俭,质朴自然,不事矫事。”。


       关于宋代的审美品格杭间概括为“理、典雅、平易、质朴、清淡、严谨、含蓄”。
       鞋头变小,自然无法在鞋头处做装饰,与宋代审美正相契合。
       男性则不受缠足的影响,所着翘头鞋履相较之前并无太多变化,高头大履的特征得以留存下来。


       宋代崇古思想的盛行宋初立国之时就有着复礼崇古的思想观念,宋博士聂崇义参考多种古代《三礼图》后纂辑《新定三礼图》,书中图文并茂,其冕服与后服图中清晰可见人物所着皆为翘头舄履。


       聂崇义将其呈于宋太祖而获嘉赏,礼部侍郎窦俨为其作序写道:“周世宗暨今皇帝恢尧舜之典则,总夏商之礼文,思隆大猷,崇正旧物”表明统治者更是有着超越汉唐,恢复尧舜之治的崇高理念,朱熹亦言:“国初人便已崇礼义、尊经术,欲复二帝三代,已自盛如唐人。”
       《宋会要辑稿·舆服》同样记载宋朝官方曾数次提议官方服饰弃靴改履,并履制随舄履古制。


       “徽宗重和元年,礼制局奏:‘履有絇、繶、纯、綦,古者舄履各随裳之色,有赤舄、白舄、黑舄,今履欲用黑革为之,其絇、繶、纯、綦,并随服色用之,以做古随裳色之意。重和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诏令礼制局先自先改用履。礼制局奏:‘履有絇、繶、纯、綦,请仿古制,皆随服之色。从之。十二月三日,编类御笔所礼制局奏:‘古者舄履各随裳之色,有赤舄、白舄、黑舄。今履欲用黑革为之,其絇、繶、纯、綦并随服色用之,以仿古随裳色之意。”
       在这种文化思潮的影响之下,崇古风气成为整个社会的一种美学标准。


       舄履作为礼制服饰的重要品类,翘头履自然也成为崇古的重要对象,因而在文人雅士等精英人士之间成为了穿着主流。
       宋明理学官方地位的确立宋代立国于五代十国的长期动乱之中,经年战乱导致了政治伦理纲常遭到破坏。
       政府急需重构社会秩序,能够“望其服而知贵贱,睹其用而明等威”。


       《易·系辞》载:“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
       作为儒家圣典的《周易》就早已说明服饰自诞生之日起就与“礼”有所挂钩,不仅有上下尊卑的区分,更是社会等级的象征。


       宋代的程朱理学将儒家“礼”学进一步升华,并演化成为官方的意识形态,将儒学从一种实践智慧蜕化成封闭的专家之学,使得中国传统服饰的等级尊卑功能发挥到极致,“非其人不得服其服,所以顺礼也”。
       舄履作为礼制的产物,“物畜然后有礼,故受之以履。”翘头履自然也不例外。


       结语
       在这种“理学”与“礼学”的严格规则之下,翘头履便成为了贵族文人等上层精英的专属穿着,平民之间不再也不能穿着翘头履。
       鞋履是以礼仪为基础的中国衣冠体系中重要的符号性象征,但因体量小、记载少、留存少所受关注不如其他服饰品类广泛。


       翘头履是其中蕴含丰富文化内涵和历史演进的重要载体,其形制和风格的演变不仅见证了工艺技术的革新和美学取向的多样化,还反映了随时间变化的社会身份认同和文化观念。
       自先秦时期舄履制度确定,翘头履首先成为帝王贵族的礼仪之鞋,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翘头履逐渐进入到平民大众的日常穿着之中,至隋唐时期更是呈现出五花八门的样貌。


       然而在宋代前后,翘头履先后在女鞋和男鞋中式微,其穿着者身份的转变也是翘头履在中国服饰文化中逐渐消失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女性群体中缠足风气的流行导致小头鞋履成为穿着主流,贵族文人群体的崇古思想使得翘头履相较于靴更受青睐,宋明理学中严格的等级制度迫使翘头履成为上层阶级的专属。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