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河南18岁少女被卖给了一个放羊人,婚后她多次逃跑,但始终没有成功,没想到多年后,她竟成为“感动河北十大年度人物”,她的经历还被拍成了电影,这是为何? 一个河南姑娘外出打工途中突然失踪,多年后却在深山村里教书育人,还获省级荣誉,这中间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郜艳敏出生在河南许昌襄城县一个普通农家,1976年的事。那时候农村日子苦,家里靠种地勉强过活。她从小爱学习,初中毕业在村里算有文化的,可家里穷,没法继续上学。1993年,她17岁就去河北蠡县毛线厂打工,挣钱补贴家用。谁知1994年农历五月,她在石家庄火车站买票回老家时,被两个妇女以招工为名骗走,转手卖到河北曲阳县灵山镇下岸村,一个放羊汉子花2700元买了她。那村子在太行山里,穷山沟,路都不通,拐卖媳妇的事常见。 买她的汉子比她大6岁,放羊为生,买媳妇就为传宗接代。他不顾她的反抗,强迫成亲。她不服气,几次想跑,最远一次跑到集市边就被村民抓回,挨顿打。她还试过自杀,用绳子勒脖子,被发现救下。家里父母到处找,母亲眼睛哭坏了,父亲愁得瘦脱形。许昌警方也去河北查,可线索断了,没找到人。她就这样困在村里,生了孩子,日子一天天熬过去。 1995年,村小学缺老师。那学校破破烂烂,就几间土房。她起初不肯干,可村里孩子求她,她心一软,答应了。从此她教孩子们识字算数,用树枝在地上画字,冬天冻手也坚持。孩子们叫她老师,她用工资买纸笔发给大家。她的教学事迹慢慢传开。2005年,一个农民摄影师拍了她上课的照片,放网上,标题“大山里的女教师”,网友热议,她的拐卖遭遇才曝光。 2006年,她被评为“感动河北十大年度人物”。2007年领奖,2009年她的故事拍成电影《嫁给大山的女人》。电影讲她如何在大山扎根,教书育人。出名后,她没走,还是在村里教书。有人问她为啥不离开,她说孩子们需要她,希望他们学知识,走出去,别重蹈覆辙。她教的学生,有的考上大学,有的在外打工,改变了命。 她的故事也揭开村里拐卖媳妇的旧习。那村有几十个被拐妇女,买媳妇的男人多是穷汉,懒散不干正事,靠这维持香火。她的曝光让拐卖难以为继,有些人气不过,砸她家窗户,骂她坏了规矩。可她没理,继续上课。社会关注后,有人捐书修教室,村教育条件好转。 郜艳敏的经历告诉我们,农村拐卖妇女是顽疾,得靠法治打击人贩子,保护受害者。她从受害者变成老师,体现了中国妇女的坚韧。国家这些年加大打拐力度,乡村教育也进步,乡村振兴靠这样的人。她没忘根,把苦难变动力,教孩子知识,避免悲剧重演。这事提醒大家,关注基层妇女权益,推动社会公平。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