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渐消失的14个农村老物件,见过5个就是爷爷辈的,你还记得多少?

1、簸箕,在各个历朝历代都在使用,那时候没有电,全是人亲自操作,大堆的粮食放在场里看风向把粮食遂风扬粮食里边的杂过物就随风飘出去了,只剩粮食了,粮食少的时候,就双手拿住簸箕上下一簸杂物就出去了,这个物件也用了上千年,就是现在有电了农村,这个物件也无消失还有用!


逐渐消失的14个农村老物件,见过5个就是爷爷辈的,你还记得多少?

2、老式称杆称锤,这是“秆称”,判定重量用的计量器具。以前农村都用它称粮食。看着好熟悉,我姑姑家的厨房后面也挂一杆这样的称

逐渐消失的14个农村老物件,见过5个就是爷爷辈的,你还记得多少?

3、这种工具用于背负物品,通常被称为背兜或背篓。尽管各地的形状各异,但其功能相同。这种特定形状的背篓适用于山高路陡的地方。此外,还有一种配套使用的拐杖。行走时可以使用拐杖,休息时则可将拐杖的弯曲部分卡在背篓的适当位置,使背篓靠在山壁上,人可以轻抵背篓,重量由直杖承担,从而使人能够轻松休息

逐渐消失的14个农村老物件,见过5个就是爷爷辈的,你还记得多少?

4、安眼,驴拉磨蒙住眼睛,否则会转晕了。


逐渐消失的14个农村老物件,见过5个就是爷爷辈的,你还记得多少?

5、以前量具 叫升子,量具我见过的有三种,升子、斗、户子,( 户字不知怎么写,只好用户字代替)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担,一担四户,米比较重一点,一升约1.4一1.6市斤在右。老辈子用升交换粮食的、有大升、中升、小升、还有斗。

逐渐消失的14个农村老物件,见过5个就是爷爷辈的,你还记得多少?

6、马蟥!固定物体(木质)之间距离的老一套办法。我们当地人叫它扒锔子,是用来紧固砖木结构房屋的梁、檩结构的专用金属构件。是木制建筑用的,他是以前50一60年代的农村人修士房子,房梁上用来抓房领子用的。

逐渐消失的14个农村老物件,见过5个就是爷爷辈的,你还记得多少?

7、金刚钻,锔子可用来修补破裂的器物:瓷器、陶器、琉璃器,锅、碗、盆、盔、缸、瓮等。耳边仿佛又响起儿时的记忆:“锔盆儿喽~扒碗儿啵呵”还有:“没有金钢钻儿,就别揽瓷器活儿 ”。现金见不到这些啦!四十年的发展巨变,让许多的老手艺、老物件走入历史。这些手艺人,是几代人童年的记忆,更是情感延续的象征。

逐渐消失的14个农村老物件,见过5个就是爷爷辈的,你还记得多少?

8、这是一牛单,有二牛单,有三牛单,在80年代以前用牛梨田、拉木制四轮车用的。牛拉犁用的,钩子钩在大横杆上,两头牛绳线挂在大横杆两头。

逐渐消失的14个农村老物件,见过5个就是爷爷辈的,你还记得多少?

9、老家叫“落子”,织布绕线工具。酱了的线用打拐孑把线缠绕在落孑上,然后在京线,懂这个的人基本上最少也七十多岁了。50年代盛行,农民妇女织布机,纺车,落子。棉纺线落线……好多过程才能上机织土布。落子是其中的一种工具。

逐渐消失的14个农村老物件,见过5个就是爷爷辈的,你还记得多少?

10、我家有两种这种印模,一种是用于制作糍粑的,另一种是用于制作印子粑粑的。制作印子粑粑时,将糯米和粳米按比例浸泡后磨成浆,沥干水分,然后在锅中用小火搅拌至成型,变成柔软的饼状物。冷却后,饼子可以随意加工,加热后即可食用。


逐渐消失的14个农村老物件,见过5个就是爷爷辈的,你还记得多少?

11、过去我家有台织布机,图里这个东西是织布机上的一个关健部件,土名叫筝。在古代,织布机上的部件分为前后两部分。后部相对固定,称为“巨”。前部则可上下浮动,称为“筝”。两者协同工作,通过调整经线的角度来织入纬线。简而言之,这就是织布的过程。

逐渐消失的14个农村老物件,见过5个就是爷爷辈的,你还记得多少?

12、这是纺车,用于将棉花等纤维搓成2至3厘米的棉条,再通过纺车纺成棉线。早期的棉线较粗,织成的布称为土布或小布。后来引进了外国机器纺织技术,棉线变得更为细腻,可纺成16支或更细的32支棉线,现在还有更细的棉线。此外,还有蚕丝。纺车是纺织工业的起源。老物件也许是特定场景使用,现在场景已消失这个老物件叫做纺花车,是用织布前期做准备,把花纺织成线,在经过几个程序就能织成布了。

逐渐消失的14个农村老物件,见过5个就是爷爷辈的,你还记得多少?

13、鞋楦子,布鞋做完了需要整形,把鞋面弄潮湿,打入鞋楦子给布鞋定型。或许小时候看过老人用过它就是做给做鞋,用的鞋椅子。做完鞋以后过去都自个儿家做鞋吗?做完鞋以后让他把鞋撑起来撑,撑完以后再喷上水冲上冲干以后拿拔下来,这就叫学鱼子。

逐渐消失的14个农村老物件,见过5个就是爷爷辈的,你还记得多少?

14、这可能是六七十年代特有的物品,你们知道它的用途和名称吗?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