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超”淘汰赛第一阶段结束,四强对阵也尘埃落定,南京、泰州、南通、无锡4队携手晋级,而有些出人意料的是,4场淘汰赛黯然离场的连云港队、徐州队、淮安队和盐城队全都是苏北球队,再加上被挡在八强之外的宿迁队,曾经在常规赛出尽风头的“苏北五虎”竟然集体遇到了“武松”。莫非,这又是玄学在作祟?
这个夏天,“苏超”火到不行,球迷的热情被完全点燃,不得不说,“苏北五虎”贡献了太多的名场面。宿迁队虽然在最后一刻错过了季后赛的班车,但尾声阶段的一波三连胜还是让人刮目相看,而其队内射手高驰12场9球的纪录至今无人超越,仍是金靴的有力争夺者;连云港队一直不显山不露水,但常规赛最后4轮3胜1平狂揽10分,将命运牢牢抓在自己手中,淘汰赛90分钟逼平南京队,也足以看出“有两把刷子”;被称为“徐老大”的徐州队无疑是苏北球队的“扛把子”,常规赛稳居前四,也是“苏北五虎”中最具冠军相的,只可惜点球大战中惜败泰州队,功亏一篑;淮安队是整个“苏超”最神奇的存在,号称“实力不详,遇强则强”,不光踢平南京队和徐州队,还以一己之力终止了南通队的连胜势头,捍卫了城市荣耀;盐城队是一支充满激情的球队,常规赛3:0胜泰州,5:0胜常州,都让球迷们眼前一亮,只可惜在1/4决赛马失前蹄,最终无缘四强。
平心而论,“苏北五虎”随便拉出一支球队,都是虎虎生风,让对手不寒而栗,却为何没能走得更远呢?个中缘由值得慢慢细品。
其一是队伍和教练。“苏北五虎”所在城市,全都没有足球职业球队,这让他们在组织参赛队伍时捉襟见肘,教练是临时找来“救火”的,大部分球员都从大学和中学挑来,再加上少数退役的职业球员,临时拼凑的“游击队”,偶尔打个伏击还可以,但遇到一支以职业队伍为班底的球队,就会显得力不从心。更何况,没有青训的帮衬,板凳深度也成了问题,淮安队在与南通队的比赛中,队员拼到抽筋倒地,却仍要坚持比赛,不是教练固执不肯换人,而是替补席上实在无人可换。
其二是训练和保障。苏北体育很强,每个城市都培养了大批的世界冠军,但足球项目则是明显的短板,即便偶尔冒出一两个天才球员,家乡也留不住人,只好眼看着“自己的孩子”背井离乡、外出闯荡。正因为没有成熟的配套体系,很多的足球爱好者只能是踢野球解渴,无法在标准的训练场地上训练。甚至,在组队出征时,领队、顾问、队医等等也都无法与苏南苏中强队相比,这多多少少也会让队伍的战斗力打上折扣。
其三是心理和经验。“十三太保”中,各队的实力悬殊并不大,关键时刻心理素质和比赛经验很有可能成为胜负手。像淮安队和盐城队淘汰赛阶段的突然崩盘,徐州队点球大战时的遗憾落败,都透露出大赛经验不足、队员抗压能力不足的弱点。而这些东西不是靠教练的几句鼓励、球迷的几声助威能够改变的,需要在训练和比赛中不断地积累,逐渐成长。
足球比赛比的是底蕴。“苏超”四强中,南京、南通、无锡、泰州4市都有自己的职业俱乐部,有的还不止一家,这让他们在选教练、选球员、组织保障团队都具有先天优势,而且一个队伍中3条线如果都有熟悉的队友,球员几乎不用磨合,就能自然形成流畅的配合。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的球队看起来一盘散沙,有的球队则更像一个整体。
2025的“苏超”已进入尾声,但属于“苏北五虎”的故事远未结束,他们都在这个赛季几乎完美地展示了自己。今后的几个月,他们想必会为下一个赛季提前准备,一方面招兵买马,囤积粮草;一方面卧薪尝胆,枕戈待旦,以图东山再起。只要能尽快对标强队发现不足、补齐短板,相信他们很快可以实现实力的跃升,待到明年,我们或许又可以看到“苏北五虎”啸聚山林,成为“苏超”联赛中不可小觑的队伍。
(胡波)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