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诡异电台”,你可能第一反应是科幻电影或者灵异故事,但今天要聊的这个,是真实存在的东西——UVB-76,一个从俄罗斯传出来的短波电台信号,40多年没停过。它每天24小时发出单调的“嗡嗡”声,偶尔蹦出几句俄语数字或名字,搞得全球无线电爱好者抓耳挠腮,连美国中情局都查不出个所以然。
UVB-76是个啥?
UVB-76,又叫“蜂鸣器”(The Buzzer),是个跑在4625千赫兹频率上的短波电台,信号源在俄罗斯。它从1970年代末开始被发现,每天不间断地发出一种单调的“嗡嗡”声,频率大概是每分钟25次,每次持续1.2秒,间隔1秒。这种声音听起来就像老式机器在运转,特别稳定。但每隔一段时间,这声音会被俄语的人声打断,内容通常是数字、字母组合,或者一些名字,比如“安娜”“尼古拉”之类的,听着就让人摸不着头脑。
这个电台最开始被欧洲和北美的无线电爱好者注意到。那会儿是冷战时期,大家都觉得这种数字电台可能是情报通讯用的。信号强到能传遍全球,爱好者们调着收音机就能收到,觉得这玩意儿肯定不简单。后来经过技术追踪,信号源被锁定在莫斯科西北方向的波瓦罗沃(Povarovo),那儿有个军事设施,周围都是沼泽和森林,透着一股子神秘劲儿。
UVB-76的名字是1997年12月24日第一次正式出现的。那天,一个男声用俄语念了“UZB-76”,但因为抄写失误,爱好者们记成了“UVB-76”,就这么流传开了。从那以后,这个呼号就成了它的代号。不过到了2010年,电台的发射地点变了,搬到了圣彼得堡附近,呼号也改成了“MDZhB”。这变化让大家更觉得它背后有故事。
从冷战到现在:UVB-76的历史
UVB-76的历史得从1970年代末说起。那时候冷战正激烈,美苏双方都在搞各种秘密通讯,短波电台是常见工具。UVB-76的“嗡嗡”声最早就是那会儿被发现的。当时的监听者觉得它可能是苏联军方的东西,但具体干嘛用,没人说得清。信号源在波瓦罗沃,附近有个军事基地,基本坐实了它和军方的关系。
1997年的那次语音广播是UVB-76的一个转折点。第一次有人明确报出呼号,算是给这个神秘信号起了个正式名字。之后几年,电台偶尔会传出一些奇怪的内容。比如2001年11月3日,有人录到一段俄语:“我是143,未收到发射器……这些东西从设备室传来。”听着像是内部通讯不小心泄露了,爱好者们讨论得热火朝天。
到了2010年,UVB-76突然来了个大动作——沉默了整整三个月。从6月到9月,全球的监听者都盯着收音机,心想这回是不是真停了。结果9月信号又回来了,但发射点挪到了圣彼得堡附近的凯罗马西夫(Kerro Massiv),呼号也变成了“MDZhB”。这次沉默让很多人怀疑电台是不是升级了,或者跟当时俄罗斯的局势有啥联系。同年9月,它还播了一段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片段,之后一个女声报了一堆莫名其妙的话,比如“执勤站‘首演’的军官,少尉乌斯彭斯卡娅”之类,听得人一头雾水。
2010年还有个事儿挺有意思。一群城市探险者跑去波瓦罗沃的老发射点探秘,发现那儿已经废弃了,但设备居然还在跑,电源灯还亮着。这事儿在网上传开后,UVB-76的名声更响了。现在它的信号据说从莫斯科附近的纳罗福明斯克(Naro-Fominsk)发出,属于俄罗斯的第69通信中心,活动比以前还频繁了点。
最近几年,UVB-76也没消停。2020年5月15日,有人录到一段法语对话,内容不清楚。2022年1月,它还发了带光谱图的信号,搞得跟图像编码似的,但没人破解出来。2022年还被黑客入侵过,播了《江南Style》这种网络歌曲,估计是俄乌冲突期间乌克兰黑客干的。2024年5月3日,有人试图干扰信号,结果电台操作员用多个发射器硬生生压过去了。第二天还有个俄语黑客想跟电台聊天,问能不能讲笑话,操作员回了两次“嗡嗡”声,意思是“滚蛋”。
UVB-76到底是干嘛用的?
UVB-76的用途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但40多年过去了,还是没个定论。网上和爱好者圈子里猜了各种可能性,咱们挨个儿聊聊。
猜想一:军方通讯工具
最主流的说法是UVB-76是俄罗斯军方的数字电台,可能用来跟间谍或者潜艇联系。短波信号覆盖范围广,接收方不需要回应,很适合秘密通讯。冷战时期这种电台挺常见,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可能沿用了这套系统。2010年发射点搬家和设备升级也支持这个说法,毕竟军方得保证通讯稳定。
猜想二:“死手”系统的一部分
有个更刺激的理论,说UVB-76是俄罗斯“死手”(Perimeter)系统的一部分。这个系统是冷战时期的产物,设计思路是如果俄罗斯遭到核打击,指挥部全挂了,“死手”会自动检测信号中断,然后触发核反击。UVB-76的“嗡嗡”声可能是这种系统的“心跳信号”,一旦停了就意味着大事不妙。不过2010年那三个月沉默啥也没发生,这个猜想就有点站不住脚了。
猜想三:电离层研究
还有人觉得它可能是用来研究电离层的。短波信号能反射大气层变化,科学家有时会用这种方法测量数据。但问题是,UVB-76那些语音广播干嘛用的?报数字和名字跟研究大气有啥关系?所以这个说法支持的人不多。
当然,网上还有些奇葩想法,比如它是外星人信号中转站,或者苏联的秘密实验遗留物。这些就太离谱了,没啥证据,咱就不多说了。
不管是哪种猜想,美国中情局和英国军情六处都盯着它研究过。他们找了一堆专家分析信号波形,试图破译内容,但一直没结果。俄罗斯官方态度很硬,就说这是普通军事电台,没啥好查的。可越是这样,大家越觉得有猫腻。
UVB-76能火到今天,全靠全球的无线电爱好者。这帮人守着收音机,天天监听,把每次异常信号都记下来,还建了网站分享。比如uvb-76.net就提供实时监听,Priyom和Numbers and Oddities这些组织也收集了大量录音和资料。
有个叫西蒙·梅森(Simon Mason)的英国爱好者挺出名。他从1990年代开始研究数字电台,把UVB-76的信号录下来,整理成书,叫《秘密信号》。他还建了个网站,上传录音和笔记,2010年代中期退出前把资料捐给了爱好者组织。现在他的网站虽然存档了,但还是研究UVB-76的重要参考。
这些爱好者不光是听,还试着分析。比如2013年8月27日,电台播了句“135号指令已执行”,大家紧张半天,结果没下文。2022年的光谱图信号也有人用软件解码,折腾半天还是没搞明白。这帮人就是喜欢这种烧脑的挑战,觉得总有一天能挖出真相。
UVB-76的魅力在于它既真实又神秘。40多年不间断运行,信号稳定得吓人,偶尔还整点花活儿,像在故意撩拨人。它不像UFO那种纯靠想象的东西,有实打实的证据——你打开收音机就能听到。加上冷战背景和军方联系,感觉就像一部没结局的谍战片,谁不想知道下一集啥样?
再说,它还接地气。不用高科技,随便弄台短波收音机就能收听,普通人也能参与讨论。网上那些监听记录和分析贴,看着就像一群侦探在破案,特别有代入感。
到现在,UVB-76还在4625千赫兹上跑着,信号没停过。最近的发射点在纳罗福明斯克,活动比以前多了点。黑客入侵、奇怪广播这些事儿说明它没被废弃,有人维护着,作用可能比我们想的还重要。
UVB-76就像个甩不掉的谜。它不声不响地“嗡”了40多年,勾着全世界的好奇心。可能是军方通讯,也可能是冷战遗物,甚至可能藏着更大的秘密。爱好者们还在听,研究还在继续,也许哪天真相就浮出水面了。你觉得它背后是啥故事?有啥想法随时聊聊,咱们一起当回“电台侦探”!
参考资料
魏红霞主编. 《地理未解之谜》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