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幅画,在家族里像宝贝一样传了500多年。结果出了一个败家子,为了一口大烟,把它从墙里抠出来,拿到古玩店卖了10块钱。

几十年后,专家们一鉴定,说这幅画现在值五个亿。

这幅画就是北宋大文豪苏轼仅存于世的三幅真迹之一:《潇湘竹石图》。

传了500多年的祖宗之宝,被败家后代10块钱卖掉,如今价值5亿

现藏中国美术馆

东坡先生苏轼,我们都学过他的“明月几时有”,背过他的“大江东去”。但很多人不知道,他还是个画家,而且画作比诗词还稀少。

因为他晚年被一贬再贬,去世后朝廷里还有政敌搞事情,皇帝下令把他的墨宝统统烧掉。

这么一通折腾,他的画能留下来的,简直是凤毛麟角。

公元1085年,48岁的苏轼被贬到黄州,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惨,家里穷得叮当响。

传了500多年的祖宗之宝,被败家后代10块钱卖掉,如今价值5亿

明月几时有

有个好朋友叫孙觉(号莘老),经常请他吃饭喝酒,接济他的生活。苏轼心里过意不去,就画了这幅《潇湘竹石图》送给孙觉,算是一份情意深重的谢礼。

画不大,但意境深远,有山有水有风竹,小小的画幅里好像装下了千里江山。上面还有苏轼的亲笔落款“轼为莘老作”。

就这五个字,让后世多少人抢破了头。

宋朝灭亡后,这幅画流落到了民间,被元朝的收藏家发现,后来又转手了几次。到了明朝初期,一个叫李秉中的人,花了50两黄金的巨款,把它买回了家。

传了500多年的祖宗之宝,被败家后代10块钱卖掉,如今价值5亿

细节

李秉中把这画当成了心尖肉,看得比自己的命还重要。

他临死前,把儿孙叫到床前,千叮万嘱:“这画是咱们李家的根,是传家之宝。子子孙孙,永远不准卖!谁要是卖了,我在地下都闭不上眼!”

这句带着诅咒的遗训,让李家的后代守护了这幅画整整500多年。

在这期间,明朝的大才子杨慎,也就是写“滚滚长江东逝水”的那位,还在画上留下了自己的墨宝,这更是让这幅画的价值翻着跟头往上涨。

传了500多年的祖宗之宝,被败家后代10块钱卖掉,如今价值5亿

墨宝

时光飞逝,李家后人很给力,一路传承到民国。

但传到一个叫李长勋的后代手里时,家道的辉煌,也就到此为止了。

他是个“纯粹”的败家子,染上了抽大烟的恶习,家里能卖的古董、家具,早就被他卖得一干二净。

他知道家里还藏着件真正的宝贝,但长辈们防他跟防贼一样,死活不告诉他藏在哪里。

传了500多年的祖宗之宝,被败家后代10块钱卖掉,如今价值5亿

民国典当行老照片(配图)

1928年的一天,李长勋的烟瘾又上来了,浑身难受,像有蚂蚁在骨头里爬。他翻遍了家里最后一个角落,还是一无所获。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了供奉祖先的牌位上。那一刻,他彻底丧失了理智,冲上去推倒牌位,砸开后面的墙壁:一个秘藏的木匣终于露了出来。

里面躺着的,正是那幅《潇湘竹石图》。

李长勋揣着画,一路小跑冲进北京的“风雨楼”古玩店。店老板都是人精,一看他这着急的样子,心里就明白了七八分。

传了500多年的祖宗之宝,被败家后代10块钱卖掉,如今价值5亿

历代名家留下的墨宝

老板装模作样地看了看画,然后慢悠悠地说:“你这画啊,是明朝人仿的,不值钱。看你着急,我发发善心,10块钱收了吧。”

祖先死不瞑目的诅咒,就换了这么10块钱。李长勋虽然觉得太少,但烟瘾催命,也顾不了那么多,拿上钱就冲向了烟馆。

自此,这个人就下落不明,相关资料也懒得记载他了,就此消失在历史里。

而这幅画,命运的齿轮开始重新转动。

传了500多年的祖宗之宝,被败家后代10块钱卖掉,如今价值5亿

吴佩孚

当时大军阀吴佩孚的秘书白坚夫,是个鉴画顶尖高手,他是个懂行的人,风雨楼还有另一幅苏轼的真品《枯木怪石图》,他花费了整整10万大洋买下!

可能觉得自己连收两幅真品的概率,太小了。风雨楼老板便把那幅10块钱收的《潇湘竹石图》,当作添头一并打包给了白坚夫。

也是图挣钱,白坚夫后来把《枯木怪石图》以上千两黄金的价格,卖给日本商人阿部房次郎。这幅画直到2018年才重新出现在香港佳士得秋拍中,拍出了4.636亿港币的天价!

而《潇湘竹石图》被他一直留到1961年,期间想拿出来卖,结果因为杨慎题跋产生误会(他模仿过苏轼的画),让很多人认为是赝品。

传了500多年的祖宗之宝,被败家后代10块钱卖掉,如今价值5亿

邓拓

就在这幅画再次面临埋没的命运时,它遇到了最重要的一位私人收藏家:邓拓。他是著名新闻工作者,也是个大学问家和大收藏家。

他一看这画,就觉得气韵不凡,坚信这是真迹。他当场拿出5000元,买下了这幅画。邓拓是为了凑钱,还搭上了自己收藏的另外24幅画才够数。

更让人敬佩的是,邓拓买画不是为了囤积居奇。几年后,他默默地将自己收藏的包括《潇湘竹石图》在内的144件珍贵书画,全部无偿捐献给了国家。没有隆重的仪式,甚至连一张捐赠证书都没要。

传了500多年的祖宗之宝,被败家后代10块钱卖掉,如今价值5亿

早期鉴定专家

1984年,国家文物局组织了杨仁铠、刘九庵、谢稚柳、启功等七位顶级的书画鉴定大师,对《潇湘竹石图》进行了一场最高规格的“会诊”。

专家们仔细研究了画的材质、笔法,尤其是上面从元到明密密麻麻几十位名人的题跋,这就像一条完整的历史链条。

最终一致拍板:这就是苏轼的真迹,毋庸置疑!

传了500多年的祖宗之宝,被败家后代10块钱卖掉,如今价值5亿

局部欣赏

如今,这幅历经坎坷的《潇湘竹石图》,静静地躺在中国美术馆的恒温恒湿展柜里,是名副其实的镇馆之宝。有专家估算,它的市场价值至少超过5亿元。

但从它10块大洋被贱卖,到邓拓先生无偿捐献的故事来看,它的价值又怎能用金钱来衡量呢?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