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与中国三大运营商和主流手机厂商高调启动“AI加速计划”,另一边是因收购未依法申报而面临反垄断调查,高通公司在中国的两面处境揭示了外企在华发展面临的合规考验。
10月10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高通公司立案调查,原因是其收购Autotalks公司未依法申报经营者集中,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
就在不到一个月前,高通刚刚在北京盛大举行2025骁龙峰会,携手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以及小米、荣耀、vivo、OPPO等主流手机厂商启动“AI加速计划”,阵容强大。
这家全球芯片巨头在中国市场同时扮演着两个截然不同的角色:一个是携手中国产业伙伴共同创新的合作者,另一个则是涉嫌违反反垄断法的被调查者。
监管之剑
市场监管总局的通报简洁有力,直指高通公司收购Autotalks未依法申报的问题。
Autotalks是一家专注于车辆网联通信技术的芯片公司,高通此举意在进一步巩固在智能汽车领域的布局。
然而,任何达到申报标准的企业收购都必须经过监管审查,这是中国反垄断法的明确要求。
对高通来说,这并非首次与中国反垄断监管机构交锋。
2015年,中国发改委就对高通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开出了60亿元人民币的罚单,并提出了整改要求。
如今十年过去,高通再次面临监管挑战。
合作之路
与监管调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高通在中国市场的合作如火如荼。
9月24日,高通在北京举办2025骁龙峰会·中国,盛大启动 “AI加速计划” 。
这一计划的合作伙伴阵容堪称豪华:不仅囊括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还集结了小米、荣耀、vivo、OPPO等主流手机厂商,以及中兴、龙旗、华勤、立讯精密等产业链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本土大模型公司面壁智能也名列其中。
高通首席运营官Akash Palkhiwala介绍,该计划将聚焦三大方向:持续为智能手机带来更多AI功能、将智能体AI体验引入更多终端、以及与中国模型供应商和开发者共同探索更多AI应用落地。
市场之谜
高通在中国为何会同时走上两条不同的道路?
答案在于中国市场的双重重要性:既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也是正在崛起的AI创新中心。
高通中国区董事长孟樸曾强调,高通与中国产业的合作是“理念相投、价值相契”的结果。
从3G到5G,高通与中国伙伴在通信和智能手机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如今,随着AI技术的浪潮席卷全球,高通希望通过“AI加速计划”,将其技术影响力从手机扩展到PC、汽车、XR和物联网等更多领域。
然而,合作深化的同时,合规风险也随之而来。
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必须平衡商业野心与法律合规的两重边界。
规则之辩
经营者集中审查是中国反垄断法的重要制度设计,旨在预防可能造成的市场竞争限制。
高通收购Autotalks虽是为了加强在车联网领域的技术布局,但未依法申报触犯了法律红线。
这并不是高通第一次在反垄断领域接受中国的审查。
回顾过往,高通在全球多个司法辖区都曾面临反垄断调查和处罚,这表明各国对科技巨头的市场行为日益关注。
此次立案调查向所有跨国公司发出了明确信号:在华经营,合规先行。
未来之路
对高通而言,此次调查将带来何种影响?
短期看,调查可能延缓高通在相关领域的业务整合进程。
长期看,合规经营仍是外资企业在华发展的基本前提。
高通在中国的AI布局刚刚铺开,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已被小米17系列等旗舰手机采用。
中兴、vivo、索尼、三星等众多OEM厂商也将在旗舰产品中采用这一平台。
在智能手机之外的汽车、XR和物联网领域,高通的合作同样广泛。
与理想汽车、宇树科技、中科创达等企业的合作,展现了高通跨界拓展的雄心。
法律框架与商业野心之间,需要找到平衡点。在全球化的市场布局中,合规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高通在中国的AI故事才刚刚翻开篇章,而此次监管调查无疑为其上了深刻的一课:无论商业愿景多么宏大,都必须在法律规则的轨道内运行。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