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中文网9月9日写道:“随着与美国的贸易战愈演愈烈、中国国内经济放缓,中国商品大量涌入非洲。8月中国对非洲出口增长26%,今年前八个月对非洲贸易顺差与2024年全年水平相当。” 最近非洲市场上的中国货越来越多,这背后其实是生意场上的灵活转身。美国那边贸易战打个不停,国内经济又有点缓下来,精明的中国商家自然要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天地,而非洲这块热土正好接住了这波商机。 要说为啥非洲成了香饽饽,看看当地的需求就知道了。非洲朋友现在最需要的就是能改善生活、发展生产的实用物件,而中国恰好能把这些东西做得又好又便宜。 就拿农业来说,肯尼亚八成人口都靠种地吃饭,但以前全是手工劳作,效率低得可怜。今年浙江的农机企业就抓住了这个机会,他们带去的手扶拖拉机既能耕地又能抽水,换个配件还能收割,简直是为非洲小农户量身定做的多面手。永康有家企业老板说,他们在非洲建的海外仓,两个礼拜就能卖完一整个货柜的农机,国内工厂都赶不上订单速度,今年光这家企业就计划在非洲做500万美元的生意。 交通方便了,生意才好做。肯尼亚那条中国人修的蒙内铁路可不是摆设,今年1月货运量创了新高,一下子运了67.8万吨货。以前从乌干达到蒙巴萨港运货要21天,现在几天就到,生鲜坏在路上的损失少了一大半。 物流一顺畅,中国商品就能更方便地进入非洲内陆,反过来非洲的矿产、农产品也能更快运出去,这一来一回生意就活了。这条铁路现在贡献了肯尼亚2%的GDP,沿线工业产值涨了15%,当地人称它为经济引擎一点不夸张。 新能源车在非洲也火了起来,埃塞俄比亚今年干脆禁止进口燃油车,还对电动车免税,这政策一出来,中国的电动公交车、摩托车就顺着政策风口往里冲。 其实这不难理解,非洲国家本来就缺油,电费又便宜,电动车跑起来成本比燃油车低不少。有人算过,到2027年非洲电动车市场规模能到214亿美元,而像肯尼亚、尼日利亚这些国家,今年电动摩托车销量就可能突破80万辆,这市场增长速度简直让人咋舌。 说到底,这不是单方面的输出,而是双赢的买卖。中国工厂的产能有了新去处,非洲国家能用实惠的价格买到需要的商品和技术。浙江农机这几年对非出口年均增长近20%,2024年光和埃及、南非等12个国家的农机贸易就超过1500万元。非洲朋友用上了便宜的农机提高收成,开上了实惠的电动车降低生活成本,中国企业则在新市场里找到了增长动力,这种互补性的合作可比打贸易战划算多了。 世界这么大,生意本来就该多找路子。当有些国家还在纠结怎么把别人挡在门外时,中国已经在非洲大陆找到了新的增长点。今年前八个月的贸易顺差数据摆在那儿,这背后是无数个像浙江农机商、电动车厂家这样的企业在实实在在地开拓市场。事实证明,经济发展的路不止一条,把门关起来不如多修几条路,这大概就是中国经济能一直保持增长的秘密之一吧。 #MCN微头条伙伴计划#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