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近年来,微短剧凭借短小精悍、贴近生活、传播迅速等优势深受广大观众喜爱,微短剧用户规模、市场规模每年都是快速增长。但是微短剧爆火的背后,版权保护问题也日益突显,剧本抄袭、搬运盗播等各类侵权问题严重制约着行业的健康发展。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在多个电商平台上,只需要花1块钱就能买到两万多部盗版微短剧。
1块钱解锁2万部微短剧 还能每日更新
在某电商平台,记者搜索“短剧购买”,页面就出现了大量微短剧资源销售店铺,有些店铺直接宣称,只需要1块钱就可以观看20000多部微短剧,并且每日更新。卖家告诉记者,这些微短剧在买家付款后通过网盘链接形式进行分享,在现有20000多部微短剧的基础上,每天还会更新增加新的剧集,甚至全网最新上线的微短剧,在上线当天就可以免费更新到网盘中。

记者在付款后,很快就收到了网盘链接,点开后发现里面确实有多达21700多部微短剧,只要把想看的剧集保存到网盘就可以直接点开观看。

某微短剧平台内容负责人 乐力:整个行业的盗版现象现在是非常严重,通过网盘去到处传播这种盗版内容,目前的这个内容量,我觉得可以用泛滥来形容。很多的编剧、很多制作方实际上都依靠这部剧上线之后产生的那个流量收益,如果说这些东西最后一上线就发现有大量的用户可以通过盗版的形式就把内容给消费了,最后都不能给这些内容制作方带来收益的话,实际上会极大降低内容制作方生产创新的积极性。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大部分微短剧都是采用前几集免费、后面剧集通过付费或看广告解锁的模式来盈利,一般看完一部五六十集左右的微短剧,大概要花费几块钱到几十块钱。刚上线的新剧当天甚至五六个小时内就被盗版“搬运”,这让微短剧整个行业承受了巨大损失。

某微短剧平台内容负责人 乐力:我们之前内部也测算了一下,因为我们做了一些用户调研,然后大概测算了一下,现在整个国内看盗版的用户的这些流量规模,如果说这些流量能够转化成正版的流量的话,它能够产生的产值可能超出200亿元。
时间成本高 难寻盗版源头 微短剧维权难
按照业内人士的测算,微短剧盗版流量影响的产值可以达到200亿元。这是什么概念呢?根据最新数据,去年,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达到505亿元。如果按照这个数据计算,盗版侵权导致的行业损失已经占到整个市场规模的约四成。面对侵权盗版,微短剧行业如何维权?面临哪些难点?

微短剧的拍摄制作周期短、成本低,与大投入的电影、电视剧不同,它的播出平台处于完全开放的互联网空间,一部微短剧在网络平台上线后,在技术上非常容易被盗版复制,甚至有些低成本微短剧在上线前的宣发阶段,通过网络传输时就已经泄露了。

微短剧编剧 李奕兵:他们盗版没有成本,像我们拍一部剧可能要50万、100万,甚至几百万的成本,但是他们是直接盗版,他们几乎没有成本,零成本。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面对这种几乎没有成本的盗版“搬运”,他们的维权却存在很多难点。除了很难寻找盗版的源头,微短剧制作方、播出平台维权的时间成本也非常高,因为微短剧的收益期基本都集中在上线的前几天,如果刚上线就遭遇盗版,这种打击几乎是毁灭性的。

某微短剧制作公司负责人 曾明辉:基本上微短剧核心的收益期就集中在上线的前三天,可能长尾效应会存在一些,但是主要的收入肯定是出现在前三天以及就是首周的,所以说当你走完整个维权流程,其实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也早就已经走完了,这些都是我觉得一些难点吧。

微短剧编剧 李奕兵:维权取证都非常难,而且特别消耗精力,基本上我没有听说过制作方能去维权的,因为本身拍摄就很辛苦了,然后维权大量取证,这是制作方跟剧本方做不到的事情,耗不起那个时间。
阻断盗版传播 网络平台加强监管是关键
盗版容易维权难,这样的情况的确非常伤害微短剧这个新兴行业的健康发展。面对这样的侵权难题,微短剧行业应该怎么办?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包括电商平台、短剧播出平台在内的各大网络平台应该加强合作,阻断盗版内容的传播路径。

某微短剧平台内容负责人 乐力:这些大的公司、大的平台,无论是技术能力还是人力审核什么的,都是有这种能力拦截盗版的。我们也呼吁不论是视频的平台,还是做那种搜索浏览器的平台,都加入进来,能够主动做盗版内容的治理,去阻断盗版内容的流量传播的链条,我觉得这个才是对于行业来说长期健康有效的一种治理方式。
四部门联合启动“剑网2025”专项行动
除了行业自身加强监管,国家版权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四部门,近日已经联合启动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剑网2025”专项行动,将进一步加大微短剧等网络视听领域版权保护工作,推动微短剧行业版权生态健康发展。
针对网络视听领域的侵权盗版新情况、新类型,国家版权局将加大整治力度,在接下来组织开展的“剑网2025”专项行动中,将规范微短剧版权秩序作为重点任务,指导各级版权执法部门查办网络视听领域大案要案,充分发挥法律威慑作用。
此外,中国版权协会微短剧工作委员会维权中心日前正式成立,维权中心将面向会员单位积极开展微短剧版权保护与维权工作,并跟进版权侵权处理情况,定期整理汇总报有关行政、司法主管部门进一步处理。通过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微短剧行业健康发展。
(总台央视记者 赵继哲)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