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掌上长沙9月27日讯 据湖南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 刘笑雪 摄影 傅聪)27日,“智汇潇湘 才聚湖南”行动上海站专场活动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现场,湖南省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开启省校合作新篇章。

湖南与上海高校聚焦66个项目开展合作

省校双方决定,按照“五个转变”的思路和理念积极探索省校合作新路径、新范式,加快推动传统省校合作模式的赋能升级。

注重战略合作向战术合作的转变。立足“湖南所需”和“高校所能”,把目标定小、把内容做实,重点关注线上或点上可具象、可操作、可落地的合作场景。此次省校合作协议不再是宏观的战略框架,而是以产业合作为主体,以科技、教育合作为补充,聚焦人工智能、量子计算、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领域66个具体项目,预计初步投入资金约10.68亿元。投资来源为企业、科研单位、高校投资各占比46%、37%、17%。

注重从存量合作向增量合作的转变。相比传统合作,这次合作的项目都是新开发的,其中产业合作项目占比44%、科技合作项目占比26%、教育合作项目占比30%。其中部分是省校双方、相关单位一直都在寻找最佳合作方的项目,这次通过省校合作这个平台最终达成合作意愿,大幅拓展了发展前景和空间。

注重从单方面帮扶向互惠互利的转变。这次的合作项目,经过双方深入考察、反复论证,既充分挖掘了湖南的资源潜力,也有效发挥了高校的特色专长,最终实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例如,湖南文化、传媒等资源丰富,而复旦大学在“文化+科技”方面拥有雄厚实力,省校双方开发了10个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既能带动湖南相关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也能让复旦大学在实践中锻炼队伍、培养人才、提升学科实力。

注重从成果转移向共同开发的转变。湖南与4所高校的合作项目中,共有重点科研合作项目17个,双方将共同加强科研管理,搭建研究平台,共享实验器材和设备,联合申报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这批科研项目的实施,将助力湖南的科研人员走进4所高校参与学习和研究工作,而高校的专家学者也将有机会更多地参与到地方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生动实践。

注重从重量向重质的转变。为了确保合作质效,湖南在项目选择和推进过程中,坚持不求数量、只求质量的原则,重点关注合作项目的发展前景和质效,特别是对于省校双方互补性强、极具潜力的重点项目,将通过政府扶持、企业投入等各种措施力促尽早实现合作愿景,力争打造一批省校合作的样板和示范。

记者了解到,在具体落实“五个转变”过程中,湖南强化一系列制度安排,确保合作项目快速落地转化。推动项目库收储制度,省校双方每年滚动收集项目需求,经协商达成一致后形成年度项目库,确保合作的可持续性。推动专班制实施工作制度,省里由16个省直单位组成省校合作工作专班,并明确省教育厅牵头,做好统筹调度,高校也都指定了由相关部门负责日常工作,随时协调解决具体问题。推动市场化运作制度,签约仪式后,合作单位将进一步细化推进程序和具体细节,在省校双方共同协调支持下,以市场化运作方式推进项目合作。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