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35战斗机,作为俄罗斯航空工业曾经的骄傲,号称能与西方先进战机抗衡。然而,这几年它的日子可不好过:多国退货、演习中被我国歼-10C吊打、实战中频频被击落,风评一路下滑。有人甚至调侃,这玩意儿是不是成了“花架子”,卖不出去还打不过人。那我国花20亿美元买了24架苏-35,到底图啥?现在还有啥用?

遭多国退货,演习不敌歼10C,实战被击落,中国的苏35还有啥用?

苏-35的辉煌与没落

苏-35的出身得从上世纪80年代末说起,那会儿冷战,美国的F-15“鹰”式战斗机横行霸道,苏联急了眼,搞出了苏-27“侧卫”作为对标。苏-35就是在这基础上升级来的,最早叫苏-27M,1988年首飞成功。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接手,在经济崩盘的90年代把项目硬撑了下来。到了21世纪初,俄罗斯缓过劲来,2003年推出深度改进的苏-35S,定位“4++代”战机,想拿它填补苏-57还没搞定前的空缺。

AL-41F1S矢量发动机,能让战机在空中玩儿出超机动动作;“雪豹-E”无源相控阵雷达,号称能看400公里外的目标;载弹量8吨,能挂空对空导弹和精确制导炸弹。2008年首飞后,俄罗斯空军2014年正式装备,2015年在叙利亚战场上初露锋芒。那会儿它低空轰炸、压制土耳其F-16,风头一时无两。埃及、印尼、阿尔及利亚这些国家一看,觉得这货靠谱,纷纷下单。

遭多国退货,演习不敌歼10C,实战被击落,中国的苏35还有啥用?

可好景不长,国际市场上,它接连被“退货”。2018年埃及签了24架的合同,价值20亿美元,结果2020年美国祭出CAATSA法案一威胁,埃及立马怂了,2022年取消订单,转头买了F-15。印尼2018年订了11架,2020年也因为美国制裁压力和预算问题撤单。阿尔及利亚本来也有意,后来嫌它雷达太落后。这些国家退货的理由差不多:一是怕美国制裁,二是觉得苏-35性能没吹得那么神,性价比不高。

演习不敌歼-10C,实战频被击落

演习上,我国空军的“金头盔”竞赛,算是我们自家的“红旗军演”,专门检验战机和飞行员的真功夫。2019到2021年,苏-35好几次跟歼-10C过招,结果被打得满地找牙。歼-10C靠着有源相控阵雷达和PL-10导弹,锁定快、机动灵活,苏-35的“雪豹-E”雷达一碰上电子干扰就抓瞎。军事专家傅前哨就说过,苏-35的航电和火控系统跟歼-10C比,完全不在一个量级。

遭多国退货,演习不敌歼10C,实战被击落,中国的苏35还有啥用?

实战上,俄乌冲突就是苏-35的照妖镜。2022年冲突一爆发,俄罗斯把苏-35派到乌克兰战场,想靠它打空优和对地攻击。可乌克兰的防空网不是吃素的,有“爱国者”、S-300这些等着。2022年4月3日,乌东伊久姆附近,一架苏-35被地空导弹干下来;2023年5月13日,布良斯克上空,又一架被“伏击”击落。据乌克兰官方数据,到2024年至少7架苏-35报销,照片和视频证据都有。

我国咋把苏-35玩出花儿来

那我国为什么还买苏-35?当时歼-20还在测试,空军急需一款强力战机顶上,苏-35就成了“救急”选择。2016年底,首批战机到货,部署在南部战区,主要在南海巡逻。2019年解放军报就提过,苏-35三机编队在南海搞实战化演练,驱离外军侦察机,靠着2000公里航程和8吨载弹量。

苏-35到手后,我国工程师没闲着,把AL-41F1S矢量发动机拆开研究,摸透了矢量推力技术;“雪豹-E”雷达的电路板也拿来分析,为歼-16、歼-20的航电升级攒经验。2018年还送回俄罗斯加装了国产长程导弹和信息头盔,硬是把“外来货”改得更合我们的口味。

遭多国退货,演习不敌歼10C,实战被击落,中国的苏35还有啥用?

训练上,苏-35更是“磨刀石”。它常被拉去当“假想敌”,跟歼-20、歼-16搞对抗演练。夜间突防也好,模拟空战也罢,苏-35都老老实实陪练,帮飞行员攒实战经验,也让空军战术体系更完善。

现在歼-20和歼-16都批量上阵了,苏-35的地位确实不如以前,但用处还在。它照样跑南海巡逻,在敏感区域刷存在感。2021年一次任务中,它就稳稳完成了警戒目标。更别提技术上的间接贡献,国产发动机和雷达的进步,跟苏-35的“献身”分不开。

遭多国退货,演习不敌歼10C,实战被击落,中国的苏35还有啥用?

虽然苏-35在国际上混得惨,但我国硬是把它用出了价值。我们不光填了战力空缺,还拿它当跳板,助推了航空工业的崛起。未来随着我国空军越来越强,苏-35可能慢慢退居二线,但它在我们航空史上留下的印记,谁也抹不掉。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