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持续近四年的异地恋,最终沦为精心设计的诈骗骗局。近日,新疆昭苏县人民法院对当地一起特殊诈骗案件作出终审判决,被告人拉某以恋爱名义隐瞒已婚事实,编造生病、怀孕等谎言骗取他人 11 万余元,为掩盖真相甚至制造 “死亡” 假象,最终因诈骗罪被依法判刑。这起掺杂情感欺骗与荒诞闹剧的案件,再度为公众敲响情感交往中的防范警钟。

相识与伪装:异地恋背后的婚姻谎言

女子假装未婚诈骗11万余元后怕暴露,在朋友圈发布死讯,男子携家人参加其葬礼发现还活着!法院判了

2020 年 12 月的昭苏县已透着寒意,当地居民努某经同村一位长辈牵线搭桥,添加了拉某的微信。介绍人当时提到 “拉某年纪和你相仿,性格文静,一直单身”,正希望寻找稳定伴侣的努某对此多了几分期待。

添加微信后的日子里,拉某始终以温柔体贴的形象与努某交流。她会主动分享日常:“今天帮邻居照看了果园,摘了几个熟透的苹果”“家里的暖气修好了,终于不用裹厚外套了”,偶尔还会发几张当地草原的风景照,配文带着些许文艺气息。努某常在工作间隙回复消息,拉某的秒回和贴心问候,让身处异地的他渐渐生出依赖。

两人从未见过面,始终维持着线上联系。拉某多次以 “疫情防控”“家里有事走不开” 为由推脱见面,每次都解释得恳切,还会发来自己 “委屈” 的表情包。努某对此并未怀疑,只当是恋人之间的正常等待。拉某始终向努某隐瞒自己已婚的事实,只称自己单身独居,两人在持续的线上交流中逐渐走近,最终确立了异地情侣关系。努某甚至开始规划,等开春天气转暖就去拉某的住处见面,商讨未来的生活。

层层设局:从生病到分娩的骗钱套路

女子假装未婚诈骗11万余元后怕暴露,在朋友圈发布死讯,男子携家人参加其葬礼发现还活着!法院判了

2020 年 12 月 3 日,也就是两人确立关系的第三天,拉某的微信消息突然带着焦急语气传来:“我肚子突然剧痛,去医院检查说是急性阑尾炎,要马上手术,可我手里没那么多押金。” 消息下方还附了一张模糊的缴费单照片,上面的金额隐约显示为 8000 元。

努某立刻回电询问情况,电话里拉某的声音带着哭腔,断断续续说着 “医生催得急”。挂了电话,努某当即通过微信转账 5000 元,还特意留言 “不够再跟我说,别耽误治疗”。拉某很快回复 “谢谢亲爱的,等我好了就还你”,可这句承诺此后再也没有提起。

这是骗局的开端,此后三年多时间里,拉某的 “麻烦” 接连不断。2021 年夏天,她告诉努某自己 “意外怀孕”,发来一张显示 “阳性” 的验孕棒照片,语气既惊喜又慌张:“我们还没见面就有宝宝了,可我现在连产检的钱都没有。” 努某又惊又喜,陆续以 “B 超检查”“唐筛筛查” 等名义转账 8600 元。

2022 年初,拉某称 “孕期反应严重,胎盘低置需要住院保胎”,一次性索要 2 万元。为让谎言更可信,她从网上下载了孕妇输液的图片,配上文字 “躺在病床上好想你”。2023 年春天,她又编造 “顺利分娩” 的消息,发来一张陌生婴儿的照片,以 “孩子黄疸高照蓝光”“产后恢复需要营养品” 为由,先后骗取 4 万余元。

截至 2024 年 5 月 27 日,拉某以各种虚假理由从努某处骗取钱财共计 112458.53 元。这些钱款并未用于她所说的 “治疗”“产检”,而是全部流入她的个人生活 —— 购买新款手机、给自家孩子添置衣物、支付家庭日常开支,甚至还为自己买了金项链。

假死闹剧:朋友圈 “死讯” 与奔丧现场的真相

2024 年 5 月下旬,努某因工作调动有了空闲时间,再次提出见面,还规划了详细的行程。拉某的谎言已编织到极致,怀孕、分娩的时间线早已出现漏洞,她无法解释孩子为何迟迟 “见不了面”,更害怕见面后已婚的真相彻底暴露。恐慌之下,她想出了一个极端的办法 —— 制造自己死亡的假象。

6 月初的一个清晨,努某打开微信朋友圈,赫然看到拉某的账号更新了一条动态:“姐姐拉某因突发心脏病,于今日凌晨 3 点不幸离世,感谢各位亲友挂念,葬礼定于 6 月 10 日在家中举行。” 动态下方配了一张黑白女性照片,照片上的人并非拉某,而是她从网上随意下载的图像。

为增强可信度,拉某还用另一个闲置微信账号冒充 “拉某的妹妹”,主动添加努某为好友,发来哭泣的语音:“我姐走得太突然了,她生前总提起你,你要是方便就来送送她吧。”

努某得知 “死讯” 后,整个人陷入崩溃。他立刻向单位请假,和家人一起准备了挽联、花圈和祭品,驱车三个多小时赶往拉某的家乡。6 月 10 日上午,当他带着祭品走进拉某家的院子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如遭雷击 —— 院子里没有任何办丧事的痕迹,两个年幼的孩子正在追逐嬉戏,院子角落还晾晒着衣物和被褥。

屋内传来女人说话的声音,努某顺着声音走进堂屋,看见拉某正坐在炕沿上给一个小孩喂饭,旁边站着一个中年男子,自称是拉某的丈夫。拉某看到突然出现的努某,手中的勺子 “当啷” 一声掉在地上,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努某愣在原地半晌,直到反应过来自己被骗了整整三年半,当即拿出手机拨打了报警电话。

司法审理:11 万诈骗款与三年半刑期

昭苏县公安局接到报警后,立即展开调查。民警在拉某家中查获了她用于诈骗的两部手机,里面存着大量与努某的聊天记录、转账凭证,以及她从网上下载的虚假医疗图片、婴儿照片。面对证据,拉某无从抵赖,如实供述了自己隐瞒婚姻状况、编造谎言诈骗钱财的全部事实。

6 月 20 日,昭苏县人民检察院接到警方移送的案件后,迅速完成审查起诉工作。检察院指出,拉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根据新疆地区诈骗罪相关认定标准,诈骗金额五千元以上即属 “数额较大”,拉某涉案金额达 11 万余元,远超立案标准,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随后,检察院正式向昭苏县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法院依法公开审理了此案。庭审现场,拉某对自己的犯罪行为供认不讳,只是反复辩解 “一开始没想骗这么多,后来收不住了”。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拉某隐瞒已婚事实,以恋爱名义长期实施诈骗,作案时间跨度长,诈骗数额较大,且为掩盖罪行编造 “死亡” 假象,情节恶劣。结合其犯罪事实、认罪态度及涉案金额,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拉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 20000 元;同时责令拉某退赔被害人努某经济损失 112458.53 元。

女子假装未婚诈骗11万余元后怕暴露,在朋友圈发布死讯,男子携家人参加其葬礼发现还活着!法院判了

目前,该案判决已生效。努某在接到法院关于退赔事宜的通知时,只是平静地说了句 “钱能不能要回来不重要,只希望以后没人再被骗”。他删除了与拉某相关的所有聊天记录,唯独保留了那些转账截图,文件夹命名为 “教训”。拉某的丈夫已将家中积蓄拿出一部分,先行退赔给努某,剩余款项正在逐步筹措中。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