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交社保”几乎是当下奶茶、咖啡门店的普遍做法?
8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司法解释,明确规定: 无论是员工主动签字,还是公司强制要求,所有关于“不缴社保”的协议、承诺、声明都一律无效,员工因此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法院将依法支持。
这条政策一经发布,迅速引爆社交平台,尤其是在茶饮行业和打工群体中掀起一阵“地震”,有网友直言:“ 很多小老板要被逼到绝路了。 ”
不交社保,
是茶饮行业的“默认模式”?
从网友们的真实表达来看,“不交社保”几乎是当下奶茶、咖啡门店的普遍做法。
而背后的原因,也很现实: 首先是茶饮门店的高流动性与短工属性太过强烈。
流动那么强,怎么交,我们店四年都是小年轻,没一个做得长。
干几天就跑了,交什么社保?
这样的情况,在茶饮门店中屡见不鲜。频繁更换的人手,让社保制度的办理成本变得“不划算”,于是很多老板干脆省掉这一步。
其次则是加盟体系的“灰色地带”。直营品牌通常社保合规,但加盟商则情况不一。一些个体店主会用“ 补贴代替社保 ”、或者签署“ 自愿放弃社保协议 ”的方式避责。有网友表示:“门店用工方面,交不交社保都由门店老板说了算。”
还有人提到更现实的问题:“最低工资2000左右,社保个人+公司1800左右,现在摇奶茶工资4000左右,扣掉社保剩2000没人愿意的。”
这其实说明了当前茶饮行业用人双方的双向妥协: 老板希望节约成本,员工也不一定有意识或能力承担社保缴费,从而形成了一种“互不追问”的行业默契。
全行业统一交社保,
会不会引发“闭店潮”?
政策规定9月1日起,所有“不缴社保”的协议一律无效。看似是一项保障劳动者权益的规定,落到茶饮行业的实际操作上,却引发了新的担忧: 当全行业都必须合规交社保,那小门店是否就活不下去了?
有网友直言:“加盟店本来利润就不高,一个月交三个人社保就得两三千块,这还怎么开?”
也有人补充:“品牌要抽成,房租又高,再合规交社保,闭店只是时间问题。”
可以预见,个体户、小型加盟店在成本大幅上涨的压力下,将首当其冲。 而原本就在人力端靠“低成本+灰色合约”运转的门店,可能真的会选择“止损离场”。
另外,不少茶饮店员工原本依赖灵活就业或短期工岗位,如今若大批门店关闭,“岗位减少”的现实压力,也是极可能发生的情况。
与此同时,一旦所有门店都必须合规运营,原本在用工方面被“灰色操作”压制的头部品牌则更具优势。具备管理体系、直营能力的品牌,如喜茶、奈雪、茶百道等,在合规化进程中更具“适应能力”,甚至可能在一轮轮淘汰中形成市场份额的进一步集中。
换句话说,这轮政策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但在执行成本与抗压能力的差异下,最终留下的,只可能是少数资源集中的大品牌。
社保,不只是钱的事,
但对个体门店来说,确实是钱的事
从大方向看,社保是为了保障医疗、工伤、生育、失业、养老,是一项基本公共保障。司法解释明确: 员工不能“自愿放弃”、用人单位不能“协商替代”,必须依法缴纳。
但从一线经营层面来看,对于一个个小门店而言,这条“必须交”的规定,却意味着原有的低成本人力结构彻底作废。一边是房租、原料、平台抽佣都在涨,一边是营业额趋于平稳甚至下滑,如今再叠加一笔无法绕过的人力支出。
很多原本还能“微利运转”的奶茶店,或许就由此变成亏损,这种情况下,有门店退出市场,也并不意外。
对茶饮行业而言,这像是一场“清扫”行动,将那些靠规避规则生存的店铺一点点逼出牌桌。
当然,我们无法简单地说“交社保=闭店”或“政策导致失业”。但当政策从模糊走向硬性、从“建议”走向“必须”,整个行业的生态,一定会经历一次深刻变化。
也许这就是一轮新的洗牌期。只不过,这一次不是拼产品、拼营销,而是拼谁活得更规矩、谁撑得更久。
至于结果如何,9月1日之后,市场会自己给出答案。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