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万象硬核
编辑|万象硬核
«——【·前言·】——»
2016年7月5日,3名男子来到安徽芜湖游玩钓鱼,开车经过一片农田时,他们发现有一只大家伙正趴在田里。
他们立刻下车,用木棍把它打晕后把它拖到岸上。

后来这两人又用木棍打了一阵子,看它没动静了,就把它抬进了后备箱。
载着这只巨大的动物,三人来到一间棋牌室,他们把动物拖进食堂,准备将它剥皮破肚。
这时三人的朋友来到现场,将他们“处理食材”的画面拍摄下来,发到群里进行“直播”。
案件发生后,三人主动到公安局自首,最终因为捕猎杀害珍稀濒危动物,他们三个人都被判了几年的刑期。
那么究竟是什么动物被这三个人残忍杀害,还被“直播”剥皮破肚?

«——【·珍稀扬子鳄·】——»
据中国青年网报道,这是一只扬子鳄,受到暴雨洪水影响,大批扬子鳄从养殖场中集体出逃,它是落单的一只。
作为我国特有的鳄鱼品种,扬子鳄在体型上属于鳄鱼家族中的中小型成员。

一身灰褐色的硬鳞片包裹着扬子鳄的身体,质地坚硬且排列整齐。它们的背部颜色较深,而腹部颜色则浅得多,带着几分土黄或灰白。
扬子鳄头部扁平,嘴巴宽大,里面长着圆锥形的牙齿,咬合力很强。

它们四肢粗短,前腿有5个脚趾,后腿有4个脚趾,趾间有蹼,非常适合在水中活动。
另外它们的尾巴又长又粗,比头和身子加起来还长,既是游泳时的推进器,也是防御天敌的武器,攻击力很猛。

河流、湖泊、沼泽与湿地,都是扬子鳄乐于栖息的场所。这些地方水流缓慢且水草长得格外繁茂。
扬子鳄是我国特有物种,过去曾广泛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

但就目前来看,野生扬子鳄的分布范围已大幅收缩,其种群主要聚集在安徽南部的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野外,它们生活的地方往往分布着不少利于藏身的地方。

比如水边丛生的芦苇荡,风吹过时枝叶交错,能形成天然的遮蔽屏障。
还有那些山石间的缝隙,深浅不一的空间足以让它们隐匿身形。
这些隐蔽区域不仅为它们躲避天敌的追捕提供了安全保障,也让它们能悄悄潜伏,等待伏击猎物的最佳时机。

白天的扬子鳄更倾向于在洞穴中静养,避开白日的喧嚣与潜在干扰。
待到傍晚时分,天色渐暗,或是深夜万籁俱寂之时,它们才会活跃起来,离开洞穴四处活动。
因为是变温动物,扬子鳄的体温始终与环境温度保持一致。寒冬时节,低温会显著影响它们的生理机能,所以它们会选择进入冬眠。
从10月下旬到第二年的4月,躲在自己挖的洞穴里不吃不喝,靠储存的能量度过寒冷期。
扬子鳄的生长与繁殖遵循着严苛的季节规律,繁殖期固定在每年5月到10月。
从夏初开始,它们便进入繁殖的关键阶段,而最忙碌的时段要数 6 月中旬前后。

这一时期的扬子鳄,会将领地视为不容触碰的“禁区”,同时也变得几极具攻击性。
一旦感知到外界的威胁或领地被挑战,便会迅速展现出极具威慑力的攻击行为,以此保障繁殖过程的顺利进行。
雄鳄会通过发出低沉的叫声、鼓起脖子上的皮肤等方式吸引雌鳄。

交配后,雌鳄会在岸边找地势较高、植被茂密的地方建窝,用树枝、干草和泥土堆成一个直径约1米的巢。
然后在里面产下20-40枚卵,卵像鸭蛋大小,白色坚硬。雌鳄会守在巢边,直到小鳄孵化出来,这个过程大约需要2个月。

小鳄出壳时会发出叫声,雌鳄听到后会用嘴巴轻轻把小鳄叼到水里。
非常有趣的是,扬子鳄的幼崽性别不是由基因决定的,而是由孵化温度控制。
研究发现,当巢穴温度较低,孵化出的多是雌鳄。温度稍有上升,雄鳄比例会大幅增加。

如果温度忽高忽低,则可能出现雌雄混合的情况。
扬子鳄在野外的寿命能有50-60年,人工饲养的寿命可能更长。
扬子鳄是杂食性动物,食谱非常广泛。
在水域中,鱼、虾、螺、蚌是它们的主要食物来源,这些水生生物为其提供了丰富的蛋白质。

而到了岸边,蛙、鼠、鸟等小型动物也常会成为它们的捕猎目标,凭借着隐蔽的身形和突然的袭击,轻松捕获猎物。
它们捕食时不怎么主动追逐,多是埋伏在水边,等猎物靠近后突然发起攻击,用嘴巴咬住猎物后直接吞下。
此外,它们偶尔也会摄食一些水生植物的根茎与果实,以此补充身体所需的其他营养。
扬子鳄,这种仅存于我国的珍稀生灵,凭借一级保护动物的身份,获得了法律体系中最高规格的保护。
而在全球范围内,它更是鳄鱼家族中最濒危的成员之一。

到20世纪70年代,野外仅存不到100条。
为了保护扬子鳄,我国从1979年开始建立自然保护区,开展人工繁育工作。
从 03 年开始,工作人员从人工繁育的个体中精心筛选出健康状况优良、具备潜在野外生存能力的扬子鳄,将其放归到经过评估的适宜野外环境中,努力恢复野生种群。

尽管人工繁育让扬子鳄的数量积累到了相当规模,但要将它们放归野外,过程远非想象中简单。
工作人员需要先让它们在“野化训练场”学习生存技能。
比如,要让它们学会独自捕猎以获取食物,能够准确辨认出潜在的天敌并及时躲避,还要掌握挖洞穴作为居所的本领。

放归后还要长期监测,细致观察它们是否能融入野外环境、顺利觅食,以及能否成功完成繁殖。
目前放归的个体中,已有部分成功在野外存活并繁殖后代,这为野生种群恢复带来了希望。
如今,野生扬子鳄的数量已经有所回升,据最新调查,野外生存数量已经超过1920条。

虽然人工繁育等保护手段让扬子鳄的数量呈现回升态势,但这仅仅是保护进程中的一小步。
扬子鳄濒危的现状仍然没有改变,是生物保护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物种之一。
但是扬子鳄的种群恢复让我们看到了:我们对这些珍惜动物的保护措施是有成效的。

很多珍稀的野生动物正徘徊在灭绝的边缘,它们一旦消失,便是地球永久的损失,再也无法重现。
请珍视这份稀缺的存在,为它们留出生存空间,让这珍贵的生命延续下去。
参考:
中国青年网《三男子棒杀扬子鳄 微信直播破肚剥皮触犯刑法获刑》2016-11-20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