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雨晴
前言
在乘风破浪的舞台上,“才女”房琪一句:“担心姐姐精力不足”引发全网热议,
叶童也没惯着她,当众驳了房琪的面子,
估计房琪也是第一次遇上这种事情,显得有些惊慌失措,
事后,叶童也回应了,两个人之间的互动都是很坦白的,
房琪拒绝了我担心我也没有什么问题,
因为我当场就反击了,我并不会产生内耗。
不过现实也是,62岁的叶童每天都要训练近20个小时,房琪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
叶童也说,不要再对房琪有过度批判了,我们关系很好的。
经历过这件事之后,到了三公舞台,
叶童一句:我再也不想跟侯佩岑站一起了,再次引发热议。
她们整个组知名度比起其他组来说高了很多,且成员又认真努力。
但为什么每次都输给侯佩岑,这就要谈谈团队内部了。
叶童想要做好舞台,作为老前辈,可能是父母辈都有的毛病,
喜欢立规矩,指点江山,不听意见。
那小辈们面对这样的前辈,就显得有些不知所措,虽然叶童是半开玩笑的语气,
但观众依然感受到了她强大的气场,
组内成员也说:姐姐要把我们年轻人熬哭了。
在叶童眼里,撒娇卖萌也没用,叶童丝毫不惯着,小辈们敢怒不敢言,
不过这样也算一种娱乐圈的生存法则吧,
反观侯佩岑,带队专业也听从团员意见,
组内齐心,赢得比赛当然也不是什么难事。
这么一看,虽然叶童是前辈,也要多多向后辈学习呀。
隐忍还是豁达,从不计较
除了一把年纪还在拼事业,叶童的感情经历也充满了争议,
24岁选择结婚,与丈夫事业上相互扶持,更是相亲相爱的伴侣,
尽管港媒多次爆出她丈夫花边新闻,但叶童每次都坚定的选择相信。
而叶童从小的成长环境也很差,造就了她早熟要强的性格,
一旦做了什么决定,就会一直做下去,谈恋爱也是一样的,
与丈夫恋爱之后,叶童也一直说,丈夫是初恋,认定了就是一辈子。
但双方一直没要孩子,叶童觉得好像也没有要孩子的必要,只是资助了两名孤儿。
面对质疑,她也大方回应,在别人质疑年龄时,
她也会说,每一条皱纹都是我赚回来的故事,
她也很喜欢极限运动,这是很多年轻人敢想,但是大部分都做不到的事情。
强大如叶童,也有小女人脆弱的一面,
浪姐刚播的时候,给梁家辉通话,说出了自己担心辜负这次机会,
担忧是因为对自己要求很高,面对观众,
她希望以更好的一面出现,但她很快调整了自己。
觉得自己应该大胆尝试,如果不去试试,永远不知道自己的上限在哪里。
离开滤镜也是英姿飒爽的大女主
1974 年的香港深水埗,潮湿的巷弄里飘着鱼蛋车的香气,
11 岁的李思思蹲在地上帮邻居阿婆择菜,硬币在铁皮盒里叮当作响,
这是她为舞蹈班攒的学费。父亲早逝,母亲靠裁缝活儿拉扯三个孩子,
缝纫机的咔嗒声里,她过早懂得生存需要棱角。
17 岁那年,她挤在铜锣湾广告公司的应征人群里。
这个为凑学费而来的少女扎着利落马尾,在喧闹中被广告助理陈国熹的目光定格,
命运的齿轮就此转动,她接过人生第一支化妆品广告合约,
也遇见了未来相伴半生的伴侣与事业引路人,从此以 “叶童” 之名叩开演艺圈大门。
两年后,导演谭家明在试镜现场发现了这个敢直视镜头的新人。
1982 年,叶童与张国荣搭档主演《烈火青春》,饰演叛逆少女 “Tomato”。
首次触电的她在镜头前毫无生涩,雨中与哥哥对戏时眼尾的倔强泪光,
让香港影坛记住了这个 “会用眼神演戏” 的女孩,一举提名金像奖最佳新人。
次年,20 岁的她带着《表错七日情》里市井小女人的狡黠与温柔,
成为金像奖史上最年轻的影后,当颁奖嘉宾念出她的名字时,
台下林青霞、钟楚红等美人纷纷起身鼓掌,属于叶童的时代悄然开启。
在 80 年代香港影坛的 “神仙打架” 时期,叶童的美是独特的。
她单眼皮、薄唇,骨架纤细如竹,
却在银幕上展现出惊人的可塑性:《婚姻勿语》里隐忍的失婚女性,
《再度黄昏》中飒爽的职场精英,三次金像奖加冕让她成为首位 “双料影后”。
倪匡曾在《今夜不设防》里笑言:“叶童的美是越看越有味道的,
像一坛陈年花雕,初尝不惊艳,细品醉人心。”
1993 年,叶童北上参演《新白娘子传奇》,反串许仙的决定堪称神来之笔。
她褪去银幕上的凌厉,将书生的儒雅与深情融入举手投足,
断桥相遇时眼尾微垂的羞怯,金山寺诀别时泛红的眼眶,
甚至状元及第时的台步都写满文人风骨。
有人说 “叶童之后再无许仙”,却也有人困于她的反串形象,忽略了她戏路的千变万化。
正如周润发与她合作《和平饭店》后所言:阿童演戏从不像在‘演’,
她是把自己揉进角色的骨血里,连呼吸都是戏。
这种 “自然派” 的表演哲学,让叶童在角色中自由穿梭,
爱戏时全心沉浸,清醒时及时抽离。从金像奖最年轻影后到跨时代的 “许仙”。
她用三十年证明:真正的演员从不受限于皮囊,
当灵魂与角色共振,便能在光影里铸就永恒。
叶童的人生从来不是什么爽文大女主,
能让张国荣有这么高评价的人也绝对不是平庸之辈,
20岁的天才影后,到许仙火遍大江南北,再到如今62岁在舞台上尽情展现自己,
仍然被观众喜爱,她一步步走的扎实又坚定,人生也不是用来跟别人比较的,
与自己和解,对得起自己就足够了。
结语
如今的叶童,最爱穿宽松的亚麻衬衫,坐在阳台看老剧本,
阳光穿过她眼角的皱纹,在纸页上投下细碎的影。
她笑着回想去年回香港探望母亲,她蹲在老房子的缝纫机前,
突然想起 17 岁那年第一次拿到广告酬劳,给母亲买了一支口红。
母亲对着镜子抹眼泪,说:“我们思思有出息了”。
现在她对着镜头涂口红,故意把唇角画歪:“看,这就是生活的样子,不完美,但鲜活。”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