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他,中国的航母舰载机起飞技术,可能就无法实现从滑跃起飞到电磁弹射的飞跃;如果没有他,中国的潜艇可能还在受着被美日欧冠以“水下拖拉机”的冷嘲热讽。

有着“中国航天之父”和“中国导弹之父”等诸多美誉的钱学森院士,被美国人认为是“一个人顶五个师”,而咱们今天要讲的这位主角,则被外媒誉为“10个师都不换”,他就是“中国电磁弹射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马伟明。

1960年4月6日,马伟明出生在江苏省镇江市下属的县级市扬中,他的家境普通,母亲身体不太好,家里有兄弟姐妹5个,父亲肩上的担子有多重,可想而知。尽管马伟明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就展现了学习的天赋,成绩相当优异,不过在初中毕业后,马伟明还是被他的父亲强制退学了。

在马父看来,像他们这样的家庭,读书性价比不高,想要干一番事业,出人头地,更是难上加难,不如早点从学校出来,在社会上学习一门手艺,一来可以安身立命,二来可以养家糊口。就这样,马伟明被送去了当地的一所无线电修理厂,跟着老师傅学习电工方面的技术。

转眼这年高中开学报到的日子到了,考上高中的马伟明,却没有去报到,这让数学老师马逸云很不解,马伟明是转学了?辍学了?还是忘了报到的日子?几经打听之下,他才知道,马伟明被马父送去了当学徒,不念高中了。

马逸云立马坐不住了,因为在他眼里,马伟明是块好料子,好好雕琢塑造一下,非常有希望成为国之栋梁,可不能让这样的好苗子,被埋没了。于是他亲自上门,找马父谈,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说下,马父终于同意让马伟明复学。

毫无疑问,马逸云是马伟明在求学道路上,遇到的第一位伯乐。如果没有马逸云的慧眼识珠,马伟明或许早已泯然众人,可能现在已经从某个螺丝厂退休养老了。

复学后,马伟明开始了高中阶段的学习,他的成绩一如既往地优秀,其中数学和物理成绩更是像开了挂一样。1978年,马伟明顺利从高中毕业,而且时机刚刚好,此时的中国,结束了长达10年的动荡,选拔人才的高考制度,也恢复了。

以马伟明当时的成绩,考上一所好大学,根本没啥问题,关键就在于这个志愿怎么报,机缘巧合之下,马伟明被海军工程大学电气工程专业录取。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学府,可是在马伟明看来,这个录取结果并不合他的心意,不是说学校或者专业不好,而是他认为,他适应不了军校的学习和生活。

在后来的采访中,马伟明告诉媒体记者,他生性自由散漫,对军校的严格管束犯嘀咕。此时他面临上还是放弃的两难选择,上的话,军校的学习和生活,确实让他压力有点大;不上的话,第二年就不能报考了。

无奈之下,他还是硬着头皮,走进了海军工程大学的校门。想一想,在无线电修理厂的苦日子,都能熬过来,在象牙塔的日子,还能比无线电修理厂苦?凭着一腔热血和意志力,马伟明最终还是适应了军校的节奏。

1982年,马伟明从大学毕业,并留校工作,不过此时的工作,可不是他心仪的,他被分到了本校担任辅导员,这工作要说多难,其实也不太难,就是要处理各种琐事,而这并不是马伟明的强项。时间一长,马伟明的心态,出现了一些问题。就在这时,他收到了人生中第二位伯乐的指点。

他的导师张盖凡让马伟明考研,因为想要做科研,本科生的学历根本不够。于是马伟明考取了本校硕士。毕业后,他选择留校工作。

头顶高学历人才的光环,手里捧着“铁饭碗”,几十年的异常艰苦的求学生涯,似乎可以划上句号了,可以躺着享清福了。不过酷爱科研的马伟明,并没有选择“躺平”,而是继续“吾将上下而求索”。1993年,马伟明考取了清华大学的电机专业,在这所中国最高学府里攻读博士。

读博期间,不光是单纯的学习,还要搞科研,那么马伟明该选择什么样的科研方向呢?当时苏联解体,美苏争霸结束,而短暂的中美关系“蜜月期”,也已终结,加上海湾战争也结束不久,世界格局正在重塑当中,国际局势波诡云谲,似乎有更大的战争要发生。

那么中国应该如何应对当时复杂的局势呢?唯一的办法就是提升国防实力,而国防实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又依赖于先进的武器装备。当时中国海军的短板非常突出,几乎没有大型主力舰艇,有也是,从外国进口的。更为致命的是,当时舰艇装备的关键技术,几乎被美俄日欧等垄断。

一旦发生战争,外部切断中国海军获取装备技术的途径,中国海军的战斗力可能真的就瘫痪了。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马伟明根据国家的需要,将科研方向锁定在了舰船动力与电磁发射两个方面。

2001年,马伟明带领团队,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交直流双绕组发电机系统,一举填补了我国潜艇技术的空白。

在此之前,中国潜艇用的动力推进系统,噪音特别大,咱们的邻居日本曾嘲讽道,对付中国潜艇,根本不需要厉害的反潜设备,因为它一启动,就能听见噪音,通过声音就能定位。这样的嘲讽,真的是“伤害不大,侮辱拉满”。

当一艘潜艇能被对方轻而易举地发现,它也就没什么战斗力可谈了。所以马伟明取得的这项技术,对中国潜艇战斗力的提升,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也正是凭借这项革命性技术,马伟明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甚至一度是中国最年轻的工程院院士。

手握这么一项技术,马伟明并没有选择吃老本,而是向新的领域进发。在他搞科研期间,就听说美国海军在研发电磁弹射技术,这是一项新的舰载机起飞技术,相比滑跃起飞和蒸汽弹射起飞,电磁弹射的效率更高,而且更容易维护。另外电磁弹射装置占用的空间小,可以给航母腾出更多的空间,用来搭载舰载机或者弹药。

马伟明敏锐地意识到,电磁弹射是未来航母舰载机起飞的主流模式,中国航母的舰载机一定也要用上这种先进的技术。2008年,马伟明研制出了电磁弹射的小型样机,这意味着中国已经成为继美国之后,全球第二个掌握这项技术的国家。

不过低调谨慎的马伟明,并没有立马公布成果,或者说拿这项技术邀功评奖,他选择继续完善打磨技术。终于在2016年,央视公开曝光了这一技术。

目前中国第二艘国产航母“福建舰”,就搭载了电磁弹射装置,即将迎来海试。拿下电磁弹射技术,让中国的航母舰载机,从滑跃起飞直接跨过了蒸汽弹射,让中国海军在追赶美国海军的道路上,至少少走20年弯路。

福建舰

如今的马伟明,正在和他的团队,向第三大领域进发,这就是高能武器,一种与电磁相关的新型武器装备。按照许多军事专家的说法,高能武器的出现,将直接改变战场规则,谁掌握它,谁就在战场上,掌握主动权。

纵观马伟明几十年的学习科研生涯,主打一个默默奉献、精益求精和孜孜不倦。从之前的几人小团队到现在的几百人的大团队,马伟明始终冲在科研的第一线,几十年如一日,勤勤恳恳。有一次接受采访,马伟明告诉记者,只给30分钟时间。采访结束,马伟明立即赶回研究所,投入科研。

马伟明的科研理念,就是要搞技术,就得领先,“领先就要领先美国。”也正是坚持这个理念,让马伟明操刀的每一项技术,基本都能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甚至领跑全球。

几十年高强度的工作,让马伟明的身体一直处在高负荷运转的状态中,纵使再能扛,也逃不出身体向他亮红灯,可是每一次体检和疗养,都是匆匆结束,因为他不想浪费一丁点科研时间。

全身心的科研投入,马伟明自然免不了忽视家庭,他的父亲因病住院做手术,他甚至也没有前来医院探视。他的导师张盖凡去世时,马伟明也没有见到最后一面,在采访中,提到这件事,马伟明掩面痛哭,想必内心充满了遗憾和内疚。如果说父母生养了他,张盖凡无疑造就了他。

不过马父、张盖凡或者马伟明的亲朋好友,都能理解他。马伟明真正地做到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也践行了“为了国家利益和国防事业,我心甘情愿做一匹驾辕拉套的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诺言,他无愧“最美奋斗者”的称号。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