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驻美国、德国特约记者 李勇 青木 王逸 杨晨 柳玉鹏】美国总统特朗普称,将在当地时间10日宣布对所有进口的钢铝产品加征25%的关税。路透社说,这是他对美国贸易政策调整的“又一次重大升级”。这一轮关税行动被认为将影响美国的一些最大贸易伙伴与盟友:美国最大的钢铁进口国是加拿大、巴西和墨西哥;加拿大是美国最大的原铝供应国;另外,美国也是韩国、欧盟钢铁出口的最主要市场之一。美国盟友纷纷紧急作出反应,强调本国出口的产品对于美国“关键行业”或者在“创造就业”上的重要性。欧洲央行副行长德金多斯10日表示,美国新政府的政策“显然造成了一个巨大的不确定性”,关税的实施将引发“供给冲击”,并“从根本上”影响全球经济的增长。特朗普9日还预告称,他将在本周宣布“对等关税”。连日来,欧盟国家领导人及官员纷纷表示,已经准备好采取行动应对可能的贸易限制措施。就美政府计划对所有输美钢铝产品加征25%关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10日强调,搞保护主义没有出路,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

外媒:巴西正酝酿反击方案

新加坡《联合早报》10日称,对所有进口钢铝产品加征25%关税将进一步凸显特朗普对美国贸易政策的“全面调整”。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表示,新的关税将在现有钢铁和铝关税的基础上加征。

据路透社、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0日报道,特朗普在首个任期内对钢铁和铝分别加征25%和10%的关税,但随后为包括加拿大、墨西哥和巴西在内的多个贸易伙伴提供免关税配额。拜登执政后,又将免税配额的范围扩展至英国、日本和欧盟。根据美国政府及美国国际钢铁协会的数据,美国最大的钢铁进口国是加拿大、巴西和墨西哥,紧随其后的是韩国与越南。按重量计算,美国企业进口的钢铁中有近1/4来自加拿大。

据彭博社、路透社报道,水电资源丰富的加拿大是美国最大的原铝供应国,占其2024年前11个月进口的79%。此外,美国还主要依靠阿联酋、墨西哥等国来满足对铝的绝大部分需求。由于美国是印度最大的铝出口市场,因此后者也将面临打击。据报道,许多钢铁与铝的交易方原来预计,至少要到3月才需要为美国实施加征关税做准备。现在,他们必须努力寻找新的市场与供应商。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10日报道,加拿大安大略省省长福特指责特朗普“不断制造混乱,危及我们的经济”。加拿大创新、科学和工业部长商鹏飞在X上发帖称,“加拿大的钢铁与铝支持着美国的关键行业,包括国防、造船与汽车”。路透社称,有巴西媒体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巴西计划对美国一些科技企业征税,以回击美国对进口的钢铁加税。

据BBC、彭博社10日报道,特朗普的言论导致韩国主要钢铁与汽车制造商的股价下跌。按价值计算,美国仍是韩国钢铁的最大出口目的地。与此同时,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对议会说,澳政府将向美国陈述理由,要求后者给予澳钢铁与铝关税豁免。路透社称,澳大利亚贸易部长法瑞尔10日发表声明强调,澳向美国出口的钢铝“为美国创造了数以千计的高薪工作岗位”,并且是两国“共同国防利益的关键”。另据CNN报道,欧盟称美国是其2023年钢铁出口的最大市场。欧盟委员会10日表示,欧盟认为没有“正当理由”对其出口的产品加税。

就华盛顿对钢铝加征关税的影响,路透社援引澳新银行大宗商品高级策略师海恩斯的话说,美国制造商将不得不承担更高的价格。美国对钢铁与铝的进口依赖度很高,分别约为12%至15%和40%至45%,“我们首先会看到区域定价做出反应”。市场分析师罗达称,新一轮关税行动或加剧特朗普贸易政策带来的潜在价格冲击,短期内会导致通货膨胀,长期来看或将拖累经济增长。总部位于丹麦的盛宝银行的首席投资策略师查纳纳则说,“最紧迫的担忧或许不是通货膨胀,因为可能出现需求放缓等反作用。更大的担忧是不确定性和世界向更加保护主义的趋势转变”。

面对“关税威胁”,欧企做准备

特朗普9日对记者表示,他还将在2月11日或12日宣布“对等关税”,并计划让其立即生效。“很简单,如果他们向我们收费,我们就向他们收费。”特朗普说。路透社称,特朗普一直抱怨欧盟对进口汽车征收10%的关税高于美国的2.5%。他经常说,欧盟“不会接收我们(即美国)的汽车”,但每年向美国运送数以百万计的汽车。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10日称,“对等关税”的影响尚不明朗,因为每个国家的进口政策不同,但美国的行动最终可能会影响其主要贸易伙伴,比如加拿大、墨西哥、中国、欧盟、日本等。

美国《纽约时报》9日说,过去一周,特朗普几乎每天发出关税威胁,这已经震动了美国的外交与经济关系。华盛顿可以通过“对等关税”作为谈判中寻求对方让步的筹码,但这些关税实际上违反了美国对世贸组织的承诺。

据法新社报道,法国总统马克龙在9日播出的一档访谈节目中说,欧洲人要准备好应对特朗普可能会加征的关税。他警告美国称,“如果你们在多个领域加征关税,将会引起美国的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法国外长巴罗10日说,欧盟将坚决反击美加征钢铝关税,捍卫自身利益。欧盟委员会有权采取行动,并将确定反制措施涉及哪些行业。德国电视一台报道称,德国总理朔尔茨9日在与大选竞争对手默茨的电视辩论中表示,欧盟可以在“1小时内”就美国可能对欧盟27国加征关税的政策做出反应。

英国《金融时报》10日说,欧洲公司正准备应对与美国潜在的贸易战所带来的财务打击。德国莱茵集团的首席执行官克雷伯表示,关税威胁导致该公司减缓了对美国风能和太阳能项目的投资。报道称,欧盟约占美国进口总额的 15%,其中机械、药品和化学品是其对美国的主要出口产品。沃尔沃汽车称,该公司今年的盈利能力下降,部分原因是关税带来的不确定性。

日本舆论也出现担忧的声音。《日经亚洲评论》9日称,日本的农产品与汽车可能成为特朗普“对等关税”行动的目标。

《华尔街日报》10日称,此前,特朗普还称,美国最早将于2月中旬对计算机芯片、药品、铜、石油和天然气进口加征关税。彭博社称,关税行动是特朗普重塑美国经济、缩小贸易逆差、寻找新收入来源,以实现其税收议程的核心举措。不过这些举措可能对经济造成严重破坏,有经济学家表示,加征关税将提高美国制造商的成本、提高消费者面临的物价、减少贸易流动,且无法带来预计中的收入。

中方对美反制措施生效

10日,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产品加征关税生效引发了外媒的广泛关注。本月4日,美国政府对所有中国输美产品加征10%关税的决定生效后,中方宣布了反制措施,包括对煤炭、液化天然气加征15%关税,对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皮卡加征10%关税。

《金融时报》10日称,中国对美国加征关税涵盖价值约140亿美元的商品。与美国的“全面措施”相比,中国的举措被视作为避免广泛的贸易冲突而创造了谈判空间。《华尔街日报》则分析称,中方迄今的回应表明其打算既展示实力、又要减轻对中国经济产生显著影响。美国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卡特勒说,北京的反击措施“表明他们准备得有多么充分”。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援引穆迪分析师克鲁斯的话称,中方的举措是向美国发出“警告”。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10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强调,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损害的是两国人民的利益。现在需要的不是单方面加征关税,而是进行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对话与协商。“我们敦促美方纠正错误做法,停止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工具化。”

“对美关税生效当天,中国贸促会带中企赴哈萨克斯坦签新单。”新加坡《联合早报》10日引述中国媒体的报道称,中国贸促会当天带着30多家国内企业前往哈萨克斯坦,组织双方企业签署合作意向。这些企业涉及矿产能源、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等行业。接下来,贸促会还将带着中国企业前往中东、中亚、欧洲、非洲等地区开拓多元化市场。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