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该人家发财!男子去内蒙旅游,途中买了只羊,晚上住酒店担心羊肉放车里坏了,便求助路边店家,借冰柜冻一晚上,没想到老板一口就答应了下来,还特意收拾了一下冰柜,腾出一块空间!事后200块现金、微信转账全拒收,只说“举手之劳”。
那男的是从河北自驾去的内蒙,本来就是奔着当地的牛羊肉去的。在草原边上的集市转了大半天,才挑中一只肥瘦正好的羊,找师傅现杀处理好,装了满满两大袋。谁知道内蒙夏天的日头看着不烈,车里晒得跟蒸笼似的,傍晚回酒店一摸袋子,羊肉都有点发黏了。他急得转圈,酒店没大冰柜,总不能眼睁睁看着肉坏了,瞅见街角有家小超市兼杂货铺亮着灯,硬着头皮走了过去。
店老板是个四十来岁的大哥,皮肤晒得黝黑,正蹲在门口跟邻居唠嗑呢。听见这事儿,手里的瓜子壳一扔就站起来了:“多大点事儿,我这冰柜空着呢!”说着就把人往店里引,掀开冰柜盖,里面就放了几箱饮料和冻肉。大哥二话不说,把自己的东西往旁边挪了挪,还找了块干净的塑料布铺在底下,才让他把羊肉放进去。他赶紧掏出200块钱递过去,大哥手一挡:“你这是干啥?借个地方放东西还要钱,传出去我还怎么在这街上待?”他又想转微信,大哥直接把收款码收起来了,笑着说:“出门在外谁没个难事儿,下次你再来内蒙,记得来我这买瓶水就行。”
这事儿要是搁别的地方,还真不一定是这结果。前阵子我朋友去南方某个旅游小城,就因为在路边小店借充电器,老板张口就要10块钱“使用费”;还有人在景区借个塑料袋装东西,都被收5块钱。不是说不能谈钱,但总觉得少了点人情味儿,好像什么事都得用钞票衡量,多了点功利,少了点实在。
其实细想,这内蒙大哥才是真精明。他没收那200块,却换来了客人的记挂——后来那男的回去之后,逢人就夸内蒙人的实在,还推荐朋友去旅游时特意绕到那家店买东西。一来二去,店里的生意反而更火了。反观那些爱算小账的商家,看似赚了眼前的小钱,却把客人推远了,时间长了,谁还愿意去?
说到底,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善意,比那几百块钱金贵多了。大哥的“举手之劳”,看着是吃亏,实则是守住了做生意最根本的东西——真诚。这样的店家,生意能不好吗?说句“活该人家发财”,一点都不夸张。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