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今年秋天天气为啥乱套了
5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秋高气爽”,是我们最熟悉的秋天词汇。可今年的秋天似乎开了个大玩笑。
南方热得像夏天,十一长假,不少北方人都在江浙沪的太阳底下懵圈。
北方呢?连着下雨,好像秋天专门请来了“洗刷刷”模式。
01秋天乱套的背后
南方的高温、北方的连续秋雨,其实是一体两面——副热带高压带作怪。
想象一下,副热带高压像一只大手,压在南方,让空气下沉、干燥爆热;
而它的边缘,空气上升,水汽凝结,雨就来了。
这就是为什么夏天南方大旱,秋天北方连雨的气象逻辑。
华西秋雨更有戏剧性。西南季风把印度洋、孟加拉湾的暖湿空气带到四川盆地、陕南,遇上冷空气,雨就刷刷下个不停。
北方的秋雨,也和西太平洋副高有关。副高偏北,撤退慢,南海、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像“传送带”一样,把水汽送到京津冀平原,碰上南下的冷空气,雨就成了连绵模式。
全球变暖让这种“连阴雨”更频繁。空气里水汽更多,降雨有了“物质基础”;气候系统调整慢了,雨就能连续多天。
02大自然的平衡智慧
好消息是,我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差异大,自然会调剂余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江河湖泊、地形高低,各种资源互补。
虽然今年的秋天,让“秋高气爽”变成了稀罕物。但正是这种异常天气,让我们看到了大自然的智慧。站在河堤上,看着水面缓缓上涨、江河湖泊交错运作。我们人类也能参与其中:水库调度、南水北调、节约用水、防洪设施……都是在“配合”自然的节奏。正如丹江口水库在秋汛时精准截留和泄洪,既保护下游城市,又保障北方供水。
今年的秋天,让我们明白一件事:气候有大逻辑,雨水有“大算盘”,自然的每一次波动,都有迹可循:上游雨水汇入大江大河,水库调控水流,洪峰缓缓下泄,城市、田野和湖泊都在参与这场巨大的水量分配游戏。
我们能做的不只是感叹天气,更是理解、适应,合理利用水资源,珍惜每一滴水。就像农田里滴灌的水珠,每一滴都可能决定庄稼的丰收。这也提醒我们,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来都不是单向的,而是相互调节、相互依赖的智慧协作。
(资料参考:三联人物周刊)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