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党主席选举在即,张亚中绝望呐喊,国民党历史绝响,蒋经国后国民党未真正执政再过几天,10月18日,国民党将举行党主席选举。 71岁的张亚中拼了。在10月13日的辩论会上,他已经不是在发表观点,而是在呐喊,在声嘶力竭地呐喊。 笔者在他的呐喊声中真切地感受到了一种心情:绝望。 一个党主席的竞选者在最后的辩论会上怀着绝望的心情发出的呐喊,或许会成为这个党历史上的绝响。张亚中之后,也许再也没有人发出这种振聋发聩的嘶吼了。 简要概括,张亚中的观点有二:其一,蒋经国之后,国民党在台湾没有真正执政过。李登辉背弃了国民党,其抛出的“两国论”为“台独”势力的发展火上浇油;马英九是自己的团队在执政,不是国民党执政。而且,最重要的两岸关系、教育部门,马英九任命的是具有“台独”和深绿背景的人。 其二,国民党已经丧失了的党魂,抛弃了孙中山的思想,放弃了中华文化、中华史观,任由“台独”势力修改历史教材荼毒台湾年轻人。张亚中特别提到,他上学的时候学历史,教材是本国史、世界史;到了李登辉、陈水扁时代,教材变成台湾史、中国史、世界史;现在的教材变成台湾史、东亚史、世界史,中国历史彻底消失了。在这个过程中,国民党毫无作为。 张亚中发出这样的嘶吼:“我的心中是悲愤的!我的心中是难过的!今天本党到了这个处境,在历史课纲、文化认同上闪闪躲躲!在两岸和平上,永远停留在口号!”“如果中国国民党你没有党魂,你没有党德,我告诉你,你不配做孙中山的信徒,你不配做中华民族的一份子,你更不配赢得2028!” 对于张亚中而言,此次国民党主席选举也许也是他一生中最后一个难得的机会,利用这个平台将自己的理念发送出去。可叹的是,相较于郑丽文、郝龙斌,他胜选的几率并不高。 也许很少有人注意到,除了张亚中等极个别人士外,国民党高层面对不同的选举,展示的政治立场是有差异的。党主席选举,候选人都在强调中国这个概念;到了台湾大选,候选人就淡化中国色彩,强调反“台独”。 为什么? 因为国民党现有党员33万多人,其中40岁以下的约占10%,40至60岁之间的约占 25%,60岁以上的约占65%。占多数的老龄党员,大多有浓厚的中国情节,所以候选人必须强调这个概念。 主席选举结束之后,面对台湾的政治现实,国民党会向哪个方向发展呢? 笔者认为,如果是郝龙斌当选,不排除国民党向民进党靠拢的可能性。 有一些蛛丝马迹已经显现了。比如,此次竞选过程中,张亚中、郑丽文都严厉挞伐民进党,郝龙斌则称民进党为朋友;再比如,郝龙斌的政治导师赵少康宣称大陆有网民干扰选举,呼吁赖清德当局关注、查处,这种给民进党递刀子的行为表面看起来很不光彩,但暗藏深意。 如果是郑丽文当选,国民党与民众党的合作会更加顺畅。如果2026年地方选举双方合作愉快,2028年大选两个党有可能联合推出候选人。 需要指出的是,赵少康指控大陆网民干扰选举,影响恶劣,已经给郝龙斌的选情造成严重冲击,所以10月14日郝龙斌紧急进行危机公关,召开记者会公布两岸关系五大政策,包括举办两岸政策大辩论、规划在北京和上海设置办事处、举办两岸论坛等。 郝龙斌此举能否赢得国民党60岁以上老党员的认同,难以预料。 张亚中则展现了一位斗士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郝龙斌的五大政策发布后,他随即发表评论,认为在两岸论述方面,自己是博士水平,郝龙斌是小学生家庭作业水平。 明眼人都知道,张亚中这是在隔山打牛,因为郝龙斌的后面,是赵少康。 这样的斗法,反衬了张亚中和赵少康的底色:一个是文人,一个是政客。文人一根筋,栉风沐雨;政客弹簧脚,跳来跳去。 谁将成为新的国民党主席呢? 答案很快揭晓。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