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头条 聊热点#

本文首发头条平台,抄袭搬运必究!这是熊猫贝贝的第3278篇原创文章

(本文不含任何AI创作和自动生成内容)


7月28日,国内舆论和经济环境中,最大的新闻,莫过于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的正式公布了。

所有媒体,都对这个新闻进行了转发:

3600元育儿补贴仅是一个开始吗

图片来源:见图

没有任何争议,这绝对算得上是一个普天同庆的利好消息!

国家开始正式对3岁以下的孩子发钱了。

意味着,全国所有老百姓不分三六九等,不分高低贵贱,只要生孩子,都能够从政府手里领钱了。

这个政策,不再是文字鼓励,也不是空头支票,而是真金白银的发钱。

更关键的几个亮点:

  • 老百姓获得这个好处,并没有付出任何直接代价,这搁以前简直是连想都不敢想。
  • 普通人、不排队、有好处,这个不可能三角终于被打破了。这次,普通人也能够享受到这个好处了。
  • 上一次普天同庆,还是2500年前春秋战国时期的越国,面对全民进行生育补贴。(这里和标题相呼应,大家有兴趣可以去查一查,从全国性的福利政策角度出发,绝对没有标题党的意思。)

虽然互联网和舆论环境中,对于这个最新的,真金白银的动向的讨论和分析热度很高,但客观来说,绝大多数的内容都比较表面,当然,其中也不乏一些阴阳怪气嫌钱少的吐槽。

实际上,这个事情,绝对不是小事,而且折射出来的信号,以及从政治决策,政策实施的角度出发,对应的一些在态度层面的关键变化,才是关键。

这篇文章,将基于对7月28日最新公布的国家育儿补贴制度相关内容的详细梳理,结合国内生育率和经济环境的几个重要现实,从敬畏常识,尊重规律的角度,深入挖掘这个福利制度背后的关键信号和国家态度意图,并这个制度实施以后,可能给国内生育,经济等多个维度带来的确定性影响,进行一次有深度,有态度,有依有据的专题讨论和分析研究。

拒绝千篇一律,体面且繁复的内容,要聊,就聊点有现实意义的硬货。


阅读提示:

  • 文章略长,内容的阅读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并且需要进行思考。
  • 内容不求讨好所有读者,写作分享也是一个阅读群体和写作群体互相选择的过程。
  • 每个人的认知层次不同,不做强求,这篇文章的内容不是什么大路货,也不是什么看完能够带来轻松愉悦精神满足的爽文,请结合自身需要和认知需求理性看待。

(本号已在全网平台进行了关联认证和内容实时查重检测。如有未经明确允许的抄袭搬运情况,必将追究。)

3600元育儿补贴仅是一个开始吗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1

国家育儿补贴方案正式公布,具体是个什么情况?


具体的文件就不转发了,字太多,不符合浮躁的信息时代阅读习惯,这里找了两张官方的可视化图表,帮助大家能直观,一目了然的了解到相关内容和细节:

3600元育儿补贴仅是一个开始吗

图片来源:见图

3600元育儿补贴仅是一个开始吗

图片来源:见图

事情,就是这么一个事情,关于这个育儿补贴,有几个看点和亮点,这里为大家单独梳理一下:

1、育儿补贴是在全国全面向群众发放现金补贴,具有开创性意义。

注意,补贴的对象是:全国范围内所有群众。补贴方式是:现金补贴。

2、育儿补贴按年发放,现阶段国家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发放补贴至婴幼儿年满3周岁。

对2025年1月1日之前出生、不满3周岁的婴幼儿,按应补贴月数折算计发补贴。

简单来说就是,2025年1月1日后出生的孩子,能领3年,每年3600,也就是10800元。

早出生一个月,就少一个月的钱。2024年11月份出生,减去少领一个月300块,就是10500元。2022年1月份出生的孩子,差一个月就3岁了,那么只能领一个月的钱,也就是300元。

3、《实施方案》明确了育儿补贴的信息管理要求,以及对育儿补贴制度的实施进行全程监督。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确保补贴能够发放到普通老百姓手里面。

这种惠及全民,给全民“发钱”的政策,真的是“开创性”。

根据估算:0-3岁的婴儿数量,大概3300万,每年补贴3600元,等于每年补贴1200亿。

3600元育儿补贴仅是一个开始吗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2

不一样的深度解读:这个真金白银的育儿补贴方案,真正的看点和关键,是什么?


育儿补贴的消息出来以后,相关的评论区和讨论内容我也看了不少,不出意外,经济承压的这么一个特殊阶段,很多人把每一次的发声,都当作了宣泄不满情绪的机会,还是有很多吐槽和阴阳怪气的声音:

不少人说的是,这点钱,就是兰博基尼代金券,1年不够1个月工资的,为什么8090啥都赶到了山顶……等等,不一而足。

当然,言论自由,畅所欲言,无可厚非,但是这些观点和内容,显然只能算舆论杂音,肤浅浮躁,且没有任何现实意义和价值。

稍微有点政策敏感度,以及对历史发展规律有所了解的朋友应该能感觉到,这绝对不是一件小事,钱多钱少,也不是关键,真正重要的,是“真金白银促生育”这个态度表达。

这是一次制度性的新突破,可以说在刺激人口和生育上面,国家迈出了历史性的关键一步,迈出一步就比止步不前强,关键是体现了政策导向,还是非常惊喜的。

进一步来看,这一步的迈出,象征意义非同一般: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任何一点补贴,叠加人多,都是巨款。

而从历史的视野出发,这个方案的出现,对应的信号,更加不简单:

纵观中国历史,给老百姓发钱,鼓励生育,其实并不罕见。

从近到远,比如,明朝时期,对三胞胎家庭补贴;元朝,对三胞胎男孩家庭补贴;南宋时期,对穷人家庭生娃补贴;东汉时期,孕妇能够获得180公斤粮食;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管仲时期),给养五个孩子的家庭发双份口粮。

这些生孩子给补贴的政策,要么是针对贫困家庭,要么是针对生男孩,要么是针对多胎。

真正无差别,给生育进行补贴的,一个是现在,一个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越国。

在越王勾践时期,生一个男孩,奖两壶酒和一条狗;生一个女孩,奖两壶酒和一头猪;生双胞胎,国家提供免费食物;生三胞胎,国家派保姆抚养。

至于鼓励生育的原因,基本就两个原因:一个是遭遇战争,一个是遭遇灾荒。

除此之外,历史上,再也没有其他的因素,让国家补贴生育了。

千年为单位,并且是直接真金白银的政策,难道不值得高看一眼?


再进一步挖掘,国家在促生育这件事上,通过这个方案释放出来的态度信号,其实才是最关键的:结合社保制度的经验来看,在中国,一旦从制度层面确定下来的福利政策,往往都具有长期执行的惯性和确定性。

国家在生育补助这个事情上一旦开了口子,开始用真金白银进行刺激,而不是发文教育了,意味着未来就不可能停止了。

公平,永远是构筑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基础。


最后还有一点,经济社会,谈钱不俗,从钱的来源和发放的方案来看,这个方案本身也是一种财富分配改革和调整的重要实践。

这些钱大概率都得由国家财政出,大概率还是通过转移支付的各种名目的专项资金。国家财政的钱主要来自于税收和非税收(如国企盈利、银行利润等等),现在拿出一部分用于全民育儿补贴和推动幼儿园免费,将直接大幅降低家庭负担。

这些钱大概率都得由国家财政出,大概率还是通过转移支付的各种名目的专项资金。

国家财政的钱主要来自于税收和非税收(如国企盈利、银行利润等等),现在拿出一部分用于全民育儿补贴和推动幼儿园免费,将直接大幅降低家庭负担。

涉及全社会财富分配维度的,怎么可能是小事?

3600元育儿补贴仅是一个开始吗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3

趋势讨论:育儿补贴方案发布实施以后,能带来哪些后续的想象力?


在中国,想要理解一个政策的公布,究竟是宣传意义,还是趋势信号,有一个很简单的辨别和认知方法,那就是“看配套”:是否有一系列各个高级别维度的政策,行动,还有表态,贯穿一条主线来做一件事。

这个方法,用来分析育儿补贴,就再合适不过了。

这里给大家梳理一下:

除了国家性政策之外,2025年在全国范围内,已经有多个省份和地区发放一胎、二胎和三胎的一次性育儿补贴。

如合肥,给予二胎和三胎发放一次性育儿补贴,二胎给予2000元的一次性补贴,三胎给予5000元的一次性补贴。

如呼和浩特,生育一胎发放育儿补贴1万元,二胎发放育儿补贴5万元,每年1万,直到孩子5岁,三胎及以上发放育儿补贴10万元,每年1万元,直至孩子10周岁。

除此之外,全国大约有23个省份和地区出台了类似的育儿补贴政策,现在再加上国家性的政策,从中央到地方,中国国家的育儿保障体系的框架,其实在悄然无声之际,就已经正式搭建了起来。

一个重要的提法,不能忽视:

3600元育儿补贴仅是一个开始吗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另外,在7月25日的国常会上,明确部署要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免费学前教育覆盖的范围非常广,不仅仅是统筹到公立幼儿园,普惠性的私立幼儿园也将会包括在内。这是意味着未来3-6岁的孩子可以免费上幼儿园。

最新的,还有这个动向:

3600元育儿补贴仅是一个开始吗

图片来源:见图

零零总总的,还有其他很多的配套政策,动向,还有现实措施,都在围绕“促生育”这条主线在发力,够明显,够清晰了吧?

对于后续国内生育情况来说,3600元一年,带来的生育促进效果,是值得期待的。

3600元一年,这个额度绝对不是拍脑门定的,每个月300元是怎么得来的,官方也给了回应。

参照发达国家的标准,每孩每年获得的补贴占该国人均GDP的比例通常在2.4%到7.2%之间。

这个额度,对于地大物博,社会财富分布存在巨大差异的中国全国来说,不同地方的人,感知是完全不一样的。

高消费的北上广深,看不上这个钱,是正常的情况,实际上,国家在制度设计的时候,就没有指望原本就具有强力人口虹吸效应的这些头部城市能在生育刺激这个事情能有什么表现。

来看一个城市案例:7月24日,湖北天门市宣布,2025年上半年新生儿数量为3756人,同比增长5.6%。

3600元育儿补贴仅是一个开始吗

图片来源:网络

要知道,2024年天门市出生人口就暴增了17%,在全国一骑绝尘,一举扭转了出生人口连续6年滑坡的颓势。今年上半年再次延续了良好势头,说明人口反弹并非昙花一现。

3600元育儿补贴仅是一个开始吗

图片来源:网络

大城市看不上300元一个月的补助,不代表人均收入很低的,但是基数庞大的中小城市,广大县城就看不上吧?

哎,顶层设计的智慧和逻辑,还真的不是互联网上一些张嘴就来的喷子和键盘侠能理解的,就是这么个意思。

这次每个月发300元,有人觉得太少。一二线城市的确是这样,毕竟奶茶都是二三十元一杯,怎么劝也不会生,因为物质发达后整体趋向唯心化发展,但对三四五线城市,甚至农村来说,真的有刺激作用,关键是这一快速落地的政策背后释放了关键信号,生育政策正在积极改变,从“放开三孩”到“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减轻家庭负担”,就看后续能不能持续加大力度,精准的补贴。

对于后续国内生育情况来看,理性分析,国家将补贴生育,促进生育的高度提高,核心的思路很敞亮,那就是托底想生的,也尊重不想生的。

3600元一年的补助,配套一系列各个维度的“对生育友好社会”的建设,中国生育率进一步下行的势头有望能够得到缓和和企稳。

但是短期内就想实现生育率反弹,恢复生育高峰,并不现实。

万事开头难,既然开了头,也就无所谓困难了,但是对于刚刚启动的政策利好,放到14亿人口基数的中国来看,都需要眼光长远,保持务实态度,并且降低眼前的效果预期。


总之,对于有生育意愿的个体和家庭,对于中国老龄化的现实,这个方案,不折不扣,都算的上重大利好信号,以及提升趋势预期的重要举措。

3600元育儿补贴仅是一个开始吗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写在最后:

基于对这个最新的福利方案梳理和分析,能够得出哪些结论和启发?


文章最后,回归经济层面,没有什么宏观大词,宏伟叙事,用大白话,和大家唠点有深度的观点:

没有任何争议的一个现实就是,当下中国国内经济环境已经正式进入了存量时代,经过三十年的大发展,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财富了。

为什么国家要更强调分配,就是要开始有结构性的重新分配了。

具体到分配模式上,这一次育儿补贴最大的一个变化,其实网上很少有人说到,那就是这是中国这个国家,首次通过真金白银的形式,进行发钱。

从逻辑上来说,对于全体国人,都值得希望这个育儿补贴能够发挥出一个理想的效果。

原因很简单,今天国家可以为了促生育真金白银,那么未来,各个维度的社会困境和矛盾,都有发钱去解决的想象力了。

只要有效果,那么国家为了做到更加的有秩序更和谐,就一定要在公平和效率之间取一定的平衡。

大家可以仔细想想,中国过去关于“发钱”的讨论,哪一次能在现实中得到落实?

这一次,国家用真金白银补贴生育,怎么没有看见各路懂王和砖家们跳出来反驳了呢?他们敢吗?

整天一副忧国忧民,苦大仇深,满嘴大道理,打嘴炮从来没输过的这些人,去哪里了?

育儿补助这种真金白银上的倾斜,必然催动更多家庭结婚生娃、多生娃。同时,资金与人口带来的消费动力,自然又会促进经济正向循环。

总之,国家真金白银发钱给你养娃、推动学前教育免费,好处实在太多。

或许用不了几年,年轻人担心的生娃教育等开支负担,国家都几乎能给全包了。

而这,才是中国这个国家对于国内经济管理和财富分配进行调整改革和尝试的小小一步而已。

希望这一步,走的顺利,走的坚定,那么一个真正以人为本,以人民幸福为福祉的繁荣社会,才更容易实现。


从当下来看,这个利好信号背后,最重要的,其实是国家态度上的转变:一个涉及真金白银的福利制度,牵涉的既得利益群体和财富分配阻力,突然就消失了。

总归还是“形势比人强”:人口问题正在成为中国的“头等大事”。

别以为这只是统计表上的几个数字,它直接关乎国家的未来竞争力。2025年初,一份重磅政策文件高调出炉,明确将生育问题上升为“一把手工程”。

这意味着,地方领导班子的KPI里,多了一个硬指标——提高出生率。

往小了说,这是为了让大家敢生、愿生、能生;

往大了说,这是为了大国的长远战略。

促生育,已经清晰的上升到国策级别的高度,所以一切阻力,都成了土鸡瓦狗。

那么以此类推,当就业,居民收入被国家放到同样的位置的时候,是不是有更多的想象力了呢?


本文完,如果觉得内容不错,或有所收获和共鸣,还请大家“点赞,收藏,转发”三连支持一下。

3600元育儿补贴仅是一个开始吗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最新规定,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关于置业,投资等行为的明确建议,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正文,来自头条账号@熊猫贝贝小可爱

有问题欢迎留言,再不行就私信也行,文明交流,有问必答,谢谢各位。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