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说:


你喜欢的那个人就是你赤裸裸的品味。


从这个角度讲,罗曼看上周慕孙时,品味确实不咋地。


毕竟,很多弹幕飘过说,周慕孙对罗曼说过的话里,频次最高的是:


你先去洗澡吧、我去洗澡了、洗澡了吗。


他对她,更多的是生理性喜欢。


所以两人频频争吵后,他能频频回头追她,也并不是多爱。


更多的是,他在她身上得到的还不够,而她又如此懂事,从不张口问她要什么,比如金钱和承诺。

亲爱的仇敌:没有男人回头是想重新爱你,他回头的原因只有两个

01

他能回头,只是因为在你身上得到的还不够


罗曼三次被周慕孙赶出家门。


之后,又在周慕孙三言两语的“哄撩”下,一次次重新回到他的家中、他的床上。


弹幕飘过:罗曼爱得太卑微了。


第一次被赶出家门,是因为周慕孙利用陈凯西背刺陈勉,惹恼了罗曼,导致两人大吵,周慕孙直接将罗曼赶出家门。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俩人是三观不同,周慕孙为了赢不择手段,而罗曼绝不会为了赢抛弃良知。


可事后,罗曼硬是在反思中,理解周慕孙,以便让自己对周慕孙的感情自洽。


与此同时,周慕孙也拿出了自己的态度,主动给罗曼台阶下。


罗曼以为,周慕孙回头,是爱,是舍不得。


结果,便屁颠屁颠地回到了他的怀抱。


玛格丽特说:


没有男人回头是想好好把你爱一遍,他回头的原因只有两个,要么是从你身上得到的还不够,要么是还没找到更好的。


周慕孙是喜欢罗曼,但更多的是生理性喜欢。


不然怎么会每次只有和罗曼上床时是开心的,而一旦涉及到利益纷争,和三观磨合时,便会大吵,周慕孙从不会让步,更不愿倾听罗曼的心声。


就拿罗曼过生日,周慕孙送礼物这事儿来说。


罗曼不喜欢他送的礼物,他连问她喜欢什么的耐心都没有,直接挂脸,反过来给她扣上一个“拜金女”的帽子,再次将她赶出家门。


罗曼每次回头,都因为情难自禁,都以为周慕孙是爱她的。


可周慕孙每次回头,不过是想从罗曼那儿得到更多,比如上床,比如他想要享受从未有过的一点点的“喜欢”的感觉。


一个赤诚热烈,一个计算得失,一开始,双方投入的就过于不平等。


所以,罗曼在这段关系里,患得患失。


余华说:


如果一个男人总是让你感到不安和焦虑,那么他一定不是你的良人。


和周慕孙几经折腾后,罗曼终于醒悟了。


他之所以和周慕孙纠缠的不死不休,是因为一开始,他就戴着滤镜看周慕孙。


她被他的颜、钱、社会地位蒙蔽了双眼,从而忽略了他是“天坑”的事实。


故事的最后,罗曼对周慕孙彻底祛魅了。


她说,周慕孙就像一个迷宫,打开一扇门,还有一扇门。


她以为门那么多,打开的那么难,里面一定有什么稀世珍宝吧,结果走到最后,进去一看,是空的。


所以说,“祛魅”真的是恋爱中的必须技能,其实都是普通人,只是自己把自己困在了预设的、美好的想象里罢了。


就像雾里看花,很朦胧,很美,但却不是花的本来面貌。


亲爱的仇敌:没有男人回头是想重新爱你,他回头的原因只有两个

02

他能回头,只是你还没触及他的利益


周慕孙对于他和罗曼关系的定义,很下头。


当罗曼满怀期待地问他,俩人现在是什么关系时,周慕孙说:


“我们的关系仅限于,我们有很好的沟通,我们每天聊天,性只是我们关系中的一部分。”


说白了,就是想玩儿,但又不愿负责,还想用一丢丢的感情绑住对方,让她对自己忠诚。


当周慕孙看到罗曼对于这个回答不是很满意时,他又说:


“我发现你这个新女性的外壳下面,多少装了一些传统女性的灵魂。”


周慕孙就是在用“开放”来包装自己的自私,用“反向指责”来规避自己的责任。


而周慕孙的精明之处,远不止于此。


在两个人的相处中,但凡罗曼的任何举动,即将触碰到他的利益时,他都很警惕,然后第一时间将罗曼这些“不合时宜”的念头,扼杀在摇篮里,以确保自己的利益处在绝对安全的位置上。


而罗曼,因为情难自禁,所以一直选择按照周慕孙制定好的游戏规则,在这段关系里,当一个卑微的玩家。


罗曼从不会打破周慕孙的“游戏规则”,不去触碰他的利益,这才是周慕孙频频回头追她的真实原因,而不是因为多爱她。


直到罗曼的父亲住院,她才彻底看透了周慕孙。


在她最需要人陪伴的时候,周慕孙却拒绝了同她探望父亲。


因为一旦上去,就表明了身份,就等同于要对这段关系负责。


彼时,罗曼才看明白,她想要的是一份坦荡的爱,而他能给的,只是一段不想负责、不想确定的关系而已。


杨绛说:


任何关系,你给我距离,我还你分寸,你给我珍惜,我必还你值得,这就是人与人之间最起码的尊重。


在这段关系里,罗曼从未被珍惜过。


就连最后一次,周慕孙回头想要和她重修旧好,都是打着爱情的幌子,实则是想背地里帮助陈勉控制住她,生怕她帮陈凯西干翻陈勉,影响陈勉和他的利益。


我很喜欢一句话:


比“现世安好”的时刻,关系中有利益冲突,观点分歧,资源不足的时刻,更能说明对方的为人,以及说明他对你的感情。


周慕孙从来就没有对罗曼投入过真情实感。


故事的最后,罗曼清醒地从这段感情里撤退了出来。


因为,没什么比自己的感受更重要,那些消耗你的、虚伪的、不那么有善意的人和事儿,都应该靠边站。

亲爱的仇敌:没有男人回头是想重新爱你,他回头的原因只有两个


03

与人相守,要看他品性的最低处


整部剧唯一的好男人,方驰。


他一出现,弹幕便飘过:弟弟给罗曼的爱,才是真实的,落地的。


我在上篇文章中写过这样一段话:


比起周慕孙给予的那种奢华却又无从抓起的“空泛的爱”,方驰给予的“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的真诚且确定的爱,才值得人珍惜。


方驰是一个内在很饱满的人,他有追求,但不是周慕孙和陈勉那种,眼里只有利益。


罗曼曾经说服他,让他参加她们团队制作的关于实习医生的纪录片的拍摄,方驰拒绝了。


罗曼不解,出名的机会就摆在眼前,一旦出名了,就赢在起跑线上了,这么好的机会怎么不要呢?


方驰说,于他而言,给每天前来问诊的患者,把病诊断正确,处方开对,治好他们的病,就是赢。


那一刻,罗曼看方驰的眼神里,有光。


方迟不仅在人生方向上有所追求,他人品的底色,也是干净透亮的。


当他发现陈勉在公司财产上动了手脚时,他在良知和亲情之间角逐了一番后,最终还是选择告诉了陈凯西。


因为,他不想让善良的人、付出多的那个人,被这世上的“恶意”深深的辜负了。


《知否》中有句台词:


与人相守,还是要看那最低处,品性的最低处。


我一直认为,对方的学历、样貌、财富,这些决定了一段关系的上限;


但对方的品性,决定了一段关系的下限,可以说,是一段关系的地基。


地基不稳,如何起高楼?即便能垒起来,坍塌也在顷刻间。


罗曼最终选择了方驰,告别了周慕孙这个“空心人”。


有句话很应景:


“选择一个本身就很好的人,然后在此基础之上,确定亲密关系。


这样的人,即便分手了,离婚了,他的品性也会约束他,不去做伤害你的事情,更不会去牺牲你换取他看重的利益。”


亲爱的仇敌:没有男人回头是想重新爱你,他回头的原因只有两个

写在最后


有这么一句话:


一个再出色的人,长期在差的关系和环境中浸泡打滚,也会变得暗淡无光。


所以,人要到能托举和滋养他的地方去。


虽然周慕孙给予罗曼的感情,倒不至于让她歇斯底里,暗淡无光,但也常常让她自我怀疑,陷入内耗。


这同样是一段不能给人以滋养的关系,甚至在消耗罗曼的时间和心力。


我始终认为,一段好的感情,应该是两个人都自带光芒,互相照亮对方,让彼此看到希望。


所以,方驰才是更适合开启亲密关系的另一半。

-END -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