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费升级与体验经济碰撞的当下,“新消费”早已不是新鲜词,但能持续引发市场热议、兼具话题性与成长性的企业屈指可数。

泡泡玛特的“口红效应”与IP护城河
作为潮玩赛道的标杆,泡泡玛特的走红离不开“口红效应”的助推——消费者并非为“投资”买单,而是像买口红般用小额消费取悦自己,根据心情与个性选择产品。这种情绪驱动逻辑,让其避开了“茅台式囤货”的局限,更易扩大用户群体。
面对“拉布布被黄牛炒作、粉丝抢不到货”的争议,泡泡玛特的应对尽显成熟:不盲目扩张供应链以防热度退潮后产能过剩,也不透支品牌势能,这种供需平衡的思路增强了市场对管理层的信心。
其核心竞争力并非单一IP的偶然性爆火(如拉布布因明星带火),而是IP运营能力——围绕IP输出价值观与宇宙观(比如拉布布的家族关系、森林部落设定),通过短片、周边等丰富人设,区别于“纯营销型IP”,形成可持续的情感链接。
如今,其运营经验已复用于Molly、SchoolPanda等第二梯队IP,增长后劲十足。
出海成为新增长点是泡泡玛特的另一大亮点。2024年单月海外销售额已超过国内,纽约核心地铁站门店排队、法国门店挤满本地消费者,欧美市场的突破印证了其文化输出能力——这也是中国文化品牌首次真正打入发达国家市场。
老铺黄金:从“按克卖”到“奢侈品逻辑”的转型
老铺黄金则打破了传统黄金“按克定价”的魔咒,靠文化与设计实现溢价。比如一款2.1克的蝴蝶耳钉,因精致掐丝工艺售价超8000元,远超黄金本身价值;佛教元素的融入,还为其出海埋下伏笔。
尽管难以完全脱离金价关联,但“保值属性”反而成了它的优势——不少梵克雅宝、卡地亚用户转投老铺,看中的正是“设计不输大牌、更具保值性”。
它对行业的革新不止于此:率先用奢侈品逻辑运营,一口价定价、门店设计与服务对标国际大牌,原创设计甚至引导了行业审美;即便在商场非核心位置,业绩仍能达到同行业核心位置品牌的10倍,消费者用脚投票印证了其品牌力。
不过挑战同样存在:黄金饰品人均购买量有限,不同于潮玩的高频复购;部分用户对设计产生审美疲劳,且原创设计面临知识产权保护不足的问题。
而早期依赖的代购,如今因用户可直接享受商场折扣与会员福利,占比正逐步下降,完成了“获客助攻”的使命。
毛戈平:东方美学与线下体验的胜利
毛戈平的崛起,本质是“东方美妆审美”对欧美垄断的突破。其主打“光影美学”,精准契合东方女性修容需求,通过“古象妆容”等案例完成美妆教育,让消费者意识到“东方骨相美”的独特性。
产品力上,它借力大牌同源工厂(如莹特丽),以ODM/OEM模式用低成本获取贵妇级配方——2024年鱼子酱面膜年销8亿、无痕粉霜年销4亿,单这两款单品就占销售额30%,85%的毛利率位居行业前列。
线下体系是其另一大壁垒:400多家门店以直营为主,柜姐专业度极高,能通过化妆服务带动多品类销售;定期的免费护肤体验、会员小样推送,还实现了私域转化,线下曾贡献80%销售额,如今线上线下各占一半。
但瓶颈也很明显:化妆品赛道内卷严重,同行竞争激烈;“中国风”定位虽圈粉,却给出海带来难度(参考花西子出海遇阻);家族式管理导致组织力不足,外部人才难留存,运营执行细节有待优化。
蜜雪冰城:下沉市场的“饮品便利店”
与毛戈平的中高端路线不同,蜜雪冰城扎根下沉市场——60%门店位于三线及以下城市,占据十字路口等核心点位,成了下沉市场的优质流量入口。
它的定位并非“奶茶店”,而是“限制饮品便利店”,竞争对手更接近农夫山泉:4元柠檬水、平价冰淇淋,靠标准化、低价、安全的优势,在景点、高铁站等溢价场景中抢占用户。
其郑州旗舰店“蜜雪宇宙”虽测试了零食、潮玩等上千SKU,但并未盲目扩店型,仅将周转好的品类推广至全门店——这种谨慎源于对“品牌心智”的保护。
加盟模式上,蜜雪筛选严格,优先全职守店的个体户,会测算点位盈利性,不建议非盈利门店开业,这种对加盟商的负责态度,让其单店模型稳定。
出海表现同样亮眼,5000多家海外店以东南亚为核心,如今正逐步向欧美渗透。能同时玩转下沉市场与出海,背后是供应链、组织力的双重支撑,这也是其区别于其他茶饮品牌的核心壁垒。
投资视角:看懂新消费的“三大核心”
从投资角度看,这四家企业的共性在于商业模式、团队能力与安全边际的平衡。
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尊重时间、尊重经营”的理念,让团队凝聚力极强,早期核心成员至今仍在关键岗位。
老铺黄金创始人徐总对古法黄金的坚持与商业判断力,推动品牌向奢侈品转型,蜜雪冰城的张姓兄弟从刨冰店起家,一步步打磨供应链与加盟体系,“真人真心真产品”的价值观贯穿始终。
毛戈平虽偏保守,但稳扎稳打的风格让品牌根基扎实。
资深投资者强调,看新消费企业需剥离市场情绪,聚焦底层逻辑:比如泡泡玛特的IP运营能力、老铺黄金的品牌溢价能力、蜜雪的渠道控制力,这些才是决定长期价值的关键。
而普通投资者更需“沉浸式体验”——先成为企业用户,观察产品与服务的真实反馈,再结合自身认知圈做决策,避免盲目追高。
“新消费F4”的崛起,印证了中国消费市场的多元化潜力:既有泡泡玛特、老铺黄金靠文化与情绪价值破圈,也有毛戈平、蜜雪冰城凭精准定位占据不同赛道。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